以前农村当柴烧,现在能卖1000元一斤,是长在树上的“金疙瘩”

老农民说事 2025-03-15 09:01:45

桑树,枝繁叶茂的壮年时期,能提供香甜适口的桑葚,翠绿的叶片还能用来当饲料,浑身都是宝。

随着年龄增大,结桑果能力降低,大部分结局都是被砍伐成为用来烧火的柴,部分被用来制造成家具。

砍伐桑树过程中常能发现,寄生于桑树,形状类似耳朵的真菌,因认知程度有限,无销售渠道,只能用来烧火。

其实,这种真菌叫桑黄,别名桑臣、桑耳、胡孙燕、桑黄菇等,是长在树上的金疙瘩,有森林黄金的美称。

它是极度稀缺的菌中极品,逐渐被国内消费者知晓和欢迎,野生老龄树的桑黄供应紧缺,想花高价都无门。

高价原因

过去普通的桑黄,成为真正的金疙瘩,销售价格逐年提高,原因既有内在价值,还有客观环境的改变。

实用价值高。桑黄是高等真菌,有效成分是真菌多糖、黄酮、三萜,能调节和改善人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这种价值早在古籍里就有记载,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桑黄的价值被充分认可,消费需求逐渐增长。

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重重压力就犹如大山,疲惫不堪,精神紧绷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

供应能力低。因为特殊复杂的生理状态,自然环境恶劣,桑黄子实体很难形成生长,野生的天然桑黄的数量稀少。

而且,消费市场接受程度更高的是老龄桑树长的桑黄,再因数年的过度采收,野生桑黄供应能力就越紧俏。

就算是采取人工栽培,培养的条件都比较苛刻,生长周期达3-4年,供应极度短缺,促进价格水涨船高。

资本的加持。虽然供需关系决定着价格的走向,但是资本的推波助澜也是关键,要不野生桑黄就永远离不开大山,更变不成高档的礼盒装。

只要是有高利润可图,就离不开资本,随着各类媒体的宣传,知名度就越高,需求量就增大,需求类型就越丰富。

假劣特征

这几年野生桑黄价格大涨,假劣的野生桑黄充斥消费市场,销售价格只有几十元,消费者被骗成为常态。

用杂树桑黄代替。目前,最常见的就是用杂树的桑黄,冒充真正的野生老树桑黄,营养成分的含量低。

狭义桑黄指的寄生在老桑树,而广义指寄生在松树、柳树、杨树、花椒树、山楂树、暴马丁香树等阔叶类树种的树桩、树干和倒木。

用种植桑黄代替。因桑黄的价值昂贵,市场的需求量大,近几年人工栽培的技术已相当成熟,既能温室栽培,还能模拟野生种植。

只要温度、湿度、光照基本条件适宜,都能在锯木屑和段木成功种植,但实际价值较老树桑黄的弱,且部分有农药残留。

用低年份桑黄代替。按照古人的观点,桑树的树龄越大,桑黄的生长时间就越长,价值就越高,相反树龄越小,桑黄价值就越低。

现实生活中,根据桑黄判断桑树年龄的难度很大,别太执着于老龄树的桑黄,除非是去实地采收,这样会增大采购成本。

辨别要点

假劣的桑黄泛滥,消费者想不被欺骗,就要认真观察,掌握辨别真假的要点,购买到货真价实的野生桑黄。

价格辨别法。野生的真桑黄价格昂贵,价格根据树龄长短有区别,30年树龄的1斤700-800,50年树龄的1斤900-1000元,而75年树龄的1斤1250-1300元。

如销售价格远低于该价格范围,品质就不能保障,遇到杂树桑黄的概率高,杨树桑黄200-600元1斤,松树桑黄30-60元1斤,暴马丁香桑黄20-40元1斤。

颜色辨别法。野生真桑黄皮面呈黄褐色,转方向颜色呈渐变状,有鸡蛋黄般的金边镶嵌,背面呈青灰色,有形似龟背的裂纹。

杂树桑黄颜色有区别,松树的桑黄背面的孔多孔大,呈现出咖啡色,暴马丁香树桑黄的颜色深沉暗淡。

味道辨别法。野生真桑黄闻起来有木质的清香,泡水有淡淡的菌菇味道,无明显香味,松树桑黄有松树的味道。

除上述外,还能通过触摸鉴别,野生真桑黄的菌孔细腻,摸起来触感光滑,切开后质地紧实,横切面层次感丰富。

最后要说,桑黄虽好,但购买要谨慎,仔细辨别,假冒伪劣的桑黄效益有限,别被制假售假的商家欺骗。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