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封信的到来让89岁的陈云再次忙碌了起来,写信的人是原四野司令员的大女儿林晓霖,也就是林豆豆同父异母的大姐,林晓霖在信中提出了两个请求,称要以此替父亲赎罪。
作为林家的大女儿,许多人对林晓霖很陌生,她的母亲是当年陕北有名的大美女张梅,被誉为“陕北一枝花”。1941年,林晓霖出生在苏联,当时她的父亲在苏联养伤,母亲负责陪伴和照顾。
然而林晓霖出生之后不久,她父母之间的感情就出现了问题。1942年,林晓霖的父亲回国,此后她就跟着母亲生活,直到10岁的时候,林晓霖才再次见到父亲,在之后的生活中,父亲也给予了她很多的关爱。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林晓霖一直和父亲保持着距离,因此在父亲去世之后,林晓霖没有受到影响,不过她对父亲仍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她想在有生之年为父亲做一些事,以此替父亲赎罪。
林晓霖多次代替父亲为当年的所作所为道歉,后来她想通过实际行动来替父亲赎罪,主要是因为她发现其它野战军都出版了自己的战史,可是四野还没有自己的战史,林晓霖认为不应该让父亲连累四野的其他将领和战士。
于是林晓霖希望能修订四野的战史,这件事显然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她想到了曾经在东北民主联军任职过的陈云,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下,林晓霖鼓起勇气给陈云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提出了两个请求:一是为四野修订战史,二是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
89岁的陈云认真看完了林晓霖的信,从沉思一阵之后给开国上将洪学智打去了电话。洪学智是四野出身的开国上将,并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再次被授予上将衔,晚年仍旧受到重用,担任重用职务。
陈云在电话中并没有说是什么事,直接让洪学智赶紧到上海来见面详谈,晚年离休的陈云正是在上海休养。接到林晓霖的信后,陈云再次“忙碌”起来,洪学智到了之后,陈云对他说明情况和自己的想法。
陈云考虑自己年龄大了,让洪学智去负责这两件事,洪学智直言责任太重,尤其是修订四野战史一事,最终陈云答应担任修订工作的总顾问,让洪学智担任组长,负责具体的事宜。
在经过组织批准之后,在洪学智操办下修订四野战史一事开始投入进行,期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四野司令员的部分该如何去写?对此陈云表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写。”
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也被提上日程,不过纪念馆的选址问题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建议把纪念馆建在北京,有人建议建在天津,对此陈云认为,北京已经有了很多的纪念馆,建在天津更合适一些。
最终采纳了陈云的建议,平津战役纪念馆在天津选址动工了。1997年,平津战役纪念馆正式落成,遗憾的是陈云两年前病逝了,没能亲眼看到纪念馆落成。1998年,《第四野战军战史》修订出版,林晓霖的两个请求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