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大基建出海,中南半岛静待瓜熟蒂落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24-08-21 23:24:05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十年苦心耕耘,如今渐入佳境。从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行,到中吉乌铁路的敲定,再到柬埔寨德崇富南运河的开工建设,上述大基建的陆续敲定、开工和运行,彰显着中国在全球基建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大基建之所以体现一个“大”字,一个是体量大,需要动用的建设资金、工程机械、所需工程人员数量庞大,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即,无力承担。另一个是建设周期长、牵涉面广、受影响的人员数量多,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后面持续推动,投入天量的资源去持续开发。对于周边小国而言,都是有心无力。

然而借助于“一带一路”优势,各国可以从中国借贷资金和技术,完成之前遥不可及的梦想。作为国家项目,自然优先照顾国企,更何况有能力承建一带一路规划中大基建项目的公司,也都基本是国内最顶尖的国企,可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比如从中老铁路的建设方中建、中铁、铁建、电建、中交等国字头,到中吉乌铁路的国铁,再到德崇富南运河的中国路桥。

图一 德崇富南运河开工仪式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国家前期投入巨大的精力去规划、沟通,一旦项目敲定,肯定是交给国企更放心,赚取的利润也能反哺中央财政。而随着这种模式的推开,对于国内陷入低迷的基建行业来说,无疑是开辟出一片新的蓝海。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国企没有办法完全啃下。不管是难啃的骨头也好,还是残羹冷炙也罢,终究会给民企留下相当份量的利润,这时候就是手快有手慢无了。毕竟,相较于体制僵化的国企,民企在有些事情上效率更高,更灵活,也就是所谓的国企吃肉,民企喝汤。

随着中美两国进入战略对峙期,国内企业对美欧出口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如何在保有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成为了民企老板们的优先选择。而事实上,没有比跟随国家战略更明智的决定,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政策倾斜和原有经济发展瓶颈的破除,当地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一波红利期,就是国内民企最大的机会。

经济发展,基建先行。伴随着基建的完善,周边邻国与国内交通便利化后,下一步就是针对性的定制化的规划发展。对于中亚国家来说,定义为原材料市场、能源基地,相应的重工业布局较多,国内轻工业往新疆地区转移,既可以减少原材料运输成本,又可以靠近消费市场,及时做出更新。

对于东盟地区来说,目前的亲华派老挝和柬埔寨,体量都很小,总共两千万人口出头,仅仅依靠贸易线就可以满足当地民众脱贫奔小康的需要。但是他们起到的表率作用对于东盟各国来说将是颠覆性的。毕竟,谁都希望朋友过得好,但没人希望朋友过得比自己好。一个当年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喊大哥的小弟,不过几年功夫就混得西装革履,出门就是红旗豪华轿车,进门全套小米智能家居,这让那些人妖和猴子们怎么接受?!

中老铁路和德崇富南运河的运行和开工,对周边邻国产生了极强的震撼,这也代表着中国并非只有他们可以选择。而错失了这次机会,对这些国家而言,将会是错过十年的发展时间。所以才有了苏林连夜北上,敲定中越间统一轨距;也有了泰国总理换人,及早确定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如此,中南半岛只剩一个缅甸,恐怕需要双管齐下,文火慢煎。

1 阅读:84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简介:二十年书虫,随意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