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4月11日傍晚时刻,特朗普突然大笔一挥豁免了部分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其中包括手机,电脑、路由器等电子产品。此事发生后让很多条友摸不清头脑,就说前几天还发帖与中国硬刚,转眼间怎么又停止加税,特朗普玩的是阴谋还是阳谋?
通过这批豁免的电子商品可以看出大部分都在亚洲生产,这说明特朗普这次豁免是暂时的,其目的给这些企业生产线搬迁美国拖延时间。不过,综合来看也说明特朗普在一步一步的对中国妥协。

接下来我们从两个层面看这件事情:第一:特朗普关税战打响后,对美国冲击最大的就是电子科技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生产基地大部分在亚洲,而高额关税除了让这些公司的供应链短缺,还会迫使重依赖亚洲工厂的公司出现停摆状态,这对美国科技行业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打击。所以特朗普在这个时候豁免这些行业的关税,本意就在给这些企业下通牒,让他们抓紧时间搬过去。
第二:自从特朗普颁发对等关税后,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关税行为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尤其是这些科技行业已经公开点名特朗普了,特朗普考虑到民间的呼声和政治影响力,迫不得已对这些企业做出让步,当然,他作为美国总统岂能朝令夕改,于是,他就以停税名义给这些科技企业上眼药,如果这些企业对他妥协了,他就大张旗鼓继续施行的关税政策,如果这些企业没有按照时间搬迁到美国,下一步只能慢慢的对中国妥协,这样既能试探下企业心声,又能保住自己的影响力。就目前形势来看最大赢家应该是:苹果、微软和英伟达。

最后我们综合聊一聊,假设这些企业全部搬迁美国,美国的制造业再度繁荣吗?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从反面思考:美国制造业是如何衰败的:第一没有凝聚力的文化,过于追求享乐,这个时候让美国人踏踏实实的去搞基础设施,过不了一段时间就撂摊子了。
第二:制度过于松散,美国的基核心价值观自由,而制造业必须集体创造才能实现繁荣,这个时候美国人肯定没有耐力去搞这些繁琐的工作?这件事可以追溯到美国工业初期雇佣大量移民搞基础建设,那时候报社刊登的头版文章是说:出高价美国人也不愿意做基础工作,而外来移民非常吃苦,一半薪酬就工作了,所以从历史角度看,美国人不具备基础制造的素养。

第三:现在除了要克服以上条件,还要考虑各个企业的利益,因为资本是追求利益的,搬迁到美国能否实现利益最大化呢?如果搬迁到美国人工成本增高,效益低下,我想没有一个企业家会这么搞。
在退一万步讲;假设以上条件通通解决,没个十几年是不能稳定运转的,从新建厂,从新培训员工等,从新调配各方的利益真不是一朝一夕,说到底,这条路起初就是美国上一代政治家预定的,从一开始,美国人就没打算自己建厂,自己踏踏实实干,中国有句古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特朗普选择用关税的大刀来破几十年的寒冰,真的有点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