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完后召开,二是大部分表述与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的与经济有关的内容相似。
今年也不例外,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政治局会议闭幕不久就在北京举行了;提到的内容包括“稳楼市股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这些表述均在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上见过。
这么来看我们好像没法从刚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稿子上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至少能够读出一些与财政政策有关的内容,甚至可以分析出明年的增量资金规模。
先要和大家讲明白一件事情,增量政策和增量资金不同,前者不涉及政府多借钱或者多花钱。比如,前几个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宣布的10万亿元化债方案,别看规模有10万亿之多但涉及的资金都是用来置换旧债的,没法直接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增量资金就不一样了,是实打实的多花钱,每一分都会用到投资、消费等各经济领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刺激经济政策。
我们来看具体有哪些增量资金。
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
2024年我国的赤字率是3%,明年确定提高赤字率意味着2025年的赤字率至少提高0.5%-1%,也就是3.5%至4%,能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呢?
赤字率=当年财政缺口/GDP,2024年预计我国的名义GDP为130万亿元,利用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提高0.5%至1%的赤字率将带来6500亿元至1.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本文说的所有增量资金都是在今年的基础上多出来的,如今年投入100元,明年投入115元,增量资金是多投入的15元)
二是发行更多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普通国债不同,不是每年都会发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总共也没有多少次。
今年年初的政府报告提出从2024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特别国债,资金主要用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明年会发行更多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考虑到2024年的发行规模是1万亿元,明年将高于这个数字,预计在1.5万亿元至2万亿元之间。这意味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带来的增量资金规模在5000亿元至1万亿元。
三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发行专项债获得的资金主要投入到地方上的各类基建项目上。此外,专项债对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这类收入里的大头是卖地收入,这两年楼市调整导致卖地收入下降,确实需要通过发行更多地方专项债弥补资金缺口,以提升地方财力。
2024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9万亿元,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让2025年的新增额度增加至4.3万亿元至4.6万亿元之间,对应的增量资金是4000亿元至7000亿元。
我们来总结一下。
赤字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1个百分点可以为明年带来6500亿元至1.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特别国债多5000亿元至1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多4000亿元至7000亿元,累加在一起就是1.55万亿元至3万亿元。
我要再强调一下,1.55万亿元至3万亿元是增量财政资金,指的是明年财政这边相比于今年能够实打实,为经济建设多提供的资金支持。
在我看来,无论是按照1.55万亿元的下限还是3万亿元的上限来看,都要比10万亿元的化债财政政策更加给力。因为后者不涉及任何增量资金,目的是防范风险;前者全部是增量资金,借债花钱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具体的赤字率、特别国债规模要等明年3月人大会议后才会官宣。在这三个月里,高层应该会根据内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可以确定的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让2025年的“水”远多于今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