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中国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为50.96%。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3月14日上午在呼伦贝尔市进行了第三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的丁丽萍教授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道新春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蒋世钊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一、起底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形似蝴蝶,位于颈部前方,甲状腺虽小却肩负着调节人体代谢、生长发育的重任。
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关键激素之一。它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热量消耗,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体重和能量水平。
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在胎儿和婴幼儿期,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即所谓的“呆小症”。
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调节作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以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敏感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加快心率,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从而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然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问题。
维持体内钙磷平衡:甲状腺激素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可以维持体内钙磷平衡,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根据《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中国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为50.96%。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等疾病持续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而规范化治疗比例却不足 5%。因此保护甲状腺健康,防止其功能受损,迫在眉睫。
二、甲状腺疾病会导致身体出现哪些变化?
甲亢:全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多,导致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都会出现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由于甲亢病因并不完全明确,不同患者之间的症状表现差异较大。但总体上患者多有多食、易饥、体重减轻、消瘦;怕热、爱出汗;心率加快、神经紧张;大便次数增多;肌肉乏力;眼球突出;女性月经频率变化等症状。
甲减: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导致的。这类患者多有怕冷、乏力、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经常肚子胀、便秘、毛发干燥稀疏、指甲又厚又脆等特点。
甲状腺结节:是对甲状腺内肿块的一个统称,肿块可以单发或多发,大部分甲状腺的结节,比如良性腺瘤样结节或囊肿,但有部分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肿瘤,也就是甲状腺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碘摄入的不当(过量或不足),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因此,了解甲状腺疾病对育龄女性的影响及其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三、甲状腺疾病对育龄女性有何影响?
影响生育能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增加流产的风险。甲状腺激素对女性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甲减会导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影响排卵和受孕。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虽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不孕,但甲亢患者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妊高症、充血性心衰及甲亢危象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影响胎儿健康:孕妇患有甲亢或甲减时,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甲亢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等问题;而甲减则可能导致胎儿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
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某些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也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育龄女性在备孕期间应提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增加孕期并发症风险: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妊高症、早产、产后出血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四、育龄女性甲状腺疾病防治的四驾马车!
1.定期体检:根据我国国情,建议育龄女性在备孕期间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自身甲状腺功能状态。筛查指标首选血清TSH,如果TSH异常,要进一步完善FT4、FT3、TPOAb、TgAb的检测。如果TSH降低,还需检测TSH受体抗体。甲状腺超声有助于判断甲状腺形态及甲状腺结节性质。筛查结果如有异常,应进行病因及临床严重程度判断和评估,并按转诊和诊治管理流程,适时转诊至内分泌科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已经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整治疗方案。育龄女性应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甲状腺结节等异常情况。
2.合理调整饮食:育龄女性应注意合理摄入碘元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或碘过量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因此,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育龄女性还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类、坚果等富含抗氧化剂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育龄女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同时,育龄女性还应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不良情绪可能对甲状腺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4.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患有甲状腺疾病,育龄女性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在治疗期间,育龄女性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结果,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五、慢性病之糖尿病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同样不容忽视。据不同来源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在35.2%左右,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超过一个处于糖尿病前期。此外,患病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有报道指出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或已超1.8亿,其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糖尿病前期不仅仅是糖尿病的前兆,也是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正常血糖者高出20%到30%。若糖尿病前期患者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规范,血糖水平可能持续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一旦发展为糖尿病,病情较难逆转,且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逆转要点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以及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通过均衡膳食、适量摄入低糖低脂食物,结合规律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在饮食和运动调控无法有效降低血糖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以期逆转糖尿病前期状态。
丁丽萍最后强调,甲状腺疾病对育龄女性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育龄女性应提高警惕,加强甲状腺健康的关注和保护。通过定期体检、合理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诊断和治疗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保障育龄女性的健康和安全。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甲状腺疾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甲状腺健康的认知程度,共同推动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