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突发奇想去下馆子,席间突然低声问高智:你工资多少了

史在没有弦 2024-12-18 08:22:43

在1955年的一天,毛主席与随行人员在北京一处羊肉泡馍店用餐时,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饭后毛主席一行人因未携带现金,差点无法结账。尽管店家热情款待,毛主席却坚持要按时付清饭钱,并承诺第二天再来结算。此时外面正有群众发现了毛主席,纷纷聚集与他打招呼,令店主才意识到自己接待的竟是国家领袖。毛主席的低调与真诚,让这家小店从此声名远扬。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如此在意这一顿饭的账单?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毛主席

高智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2年。当时毛主席的工作异常繁忙,为了更好地处理事务,机要室新招了一些秘书,其中就有高智。作为新来的秘书,高智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紧张的是怕做不好,惹毛主席不高兴。

当日下午,高智按规定前往毛主席的办公室。推开门毛主席正低头翻阅着文件。高智站得笔直,心跳加速。毛主席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

毛主席

“报告主席,我叫高智,是机要室新来的秘书。” 高智声音略带颤抖。

毛主席似乎察觉到他的紧张,便轻松地问:“你家是哪里人?”“报告主席,我家是陕北葭县的。”“哦,我去过那里,吃过羊肉泡馍。” 毛主席随意地说道。这句话让高智瞬间放松了下来,因为羊肉泡馍是他最喜欢的食物,没想到毛主席也爱吃。这一瞬间距离感消失了,高智不再那么紧张。

毛主席关心工作还总是叮嘱身边的人要不断学习。“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读书。”毛主席常说,自己也是一直在学习的典范。高智深知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是莫大的荣幸,他开始更加用心投入工作。

有一次高智值夜班时不小心睡着了。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趴在桌上,毛主席竟然为他盖上了毯子。毛主席依旧在工作,毫无怨言。高智立刻道歉:“对不起,主席,下次我一定会小心。” 毛主席笑着安慰道:“没关系大家都辛苦,偶尔休息一下没什么。” 这一幕让高智深受感动,他暗自发誓,要在毛主席身边尽职尽责。

毛主席和工作人员

1955年5月,毛主席与秘书高智及警卫员一行外出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车队正驶回中南海,毛主席突然说:“我饿了。”高智答道:“主席,我们马上到家,回家吃饭。”没想到毛主席坚定地说:“不,我们去外面吃。

虽然大家知道毛主席偶尔想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家都犹豫不决。高智注意到毛主席眼中的一丝失落,于是鼓起勇气问:“主席,您想吃什么?”毛主席笑了笑,说:“你挑一家吧。”高智灵机一动:“不如去吃羊肉泡馍?”毛主席一听,眼睛一亮:“好久没吃了。”他补充道,“别搞得太复杂,吃简单点,别影响到百姓。

毛主席

他们最终选择了一家名叫“西安饭馆”的羊肉泡馍店。高智知道毛主席虽然享有崇高的地位,但他始终不喜欢引起不必要的骚动,尤其是在百姓面前。为了不影响普通市民的就餐,高智提前和警卫员商量好,从后门进入饭馆,并安排了一间小包间,确保不打扰到其他食客。

进入饭馆后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羊肉香气,毛主席闻到后眼睛一亮,笑着和高智说:“这味道真熟悉。” 高智也有些感触,因为这正是家乡的味道,让他不禁想起了陕北的那些日子。毛主席似乎也很享受这份乡愁,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毛主席

在席间,毛主席忽然问起高智:“你们现在工资多少了?”高智赶忙答道:“大约是100块。”毛主席闻言沉默了一下,深吸了一口烟,缓缓说道:“100块也不少了,但老百姓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那时的100块,在老百姓中算得上丰厚的收入,足以养活一家人。然而毛主席心中一直挂念着那些生活困苦的人民,言语间充满了对他们的关怀。很快羊肉泡馍端了上来。菜肴看起来色香味俱佳,羊肉薄如纸片,馍新鲜蓬松,还有辣椒、糖蒜、香菜等配料,显得尤为地道。

毛主席

毛主席看着那满满一大碗泡馍,突然有些犹豫:“我怕吃不了这么多,又不想浪费。” 他顿了顿,看着桌上的满碗汤料和馍。高智看出了毛主席的想法,立即拿起筷子,把自己碗中的泡馍分了一些给李银桥。毛主席看到后,眼里流露出一丝欣慰,随即端起碗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偶尔还询问高智:“味道怎么样?正宗吗?” 高智点头称赞,说这是他在北京吃过的最正宗的泡馍,毛主席听后非常高兴。

饭局气氛轻松愉快,毛主席对羊肉泡馍的味道赞不绝口,身边的警卫员也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这顿简单却让人愉悦的餐点。大家很少有机会这样放松下来,尤其是在陪毛主席时,更显得尤为珍贵。

彭老总

然而吃完饭后,问题来了。由于这次吃饭完全是临时起意,高智没有带够现金。结账时,当服务员告诉他总账是6元3角时,高智突然感到脸红,他一边从口袋里掏钱,一边焦急地发现自己根本没带足够的钱。

尴尬的局面让高智心生慌乱,他赶紧向服务员解释:“我们是临时决定来的,没带够钱,明天一早我们会把钱补上。” 服务员理解后,表示可以先走,等第二天再补上款项。

毛主席

高智带着一丝尴尬离开了饭馆。毛主席似乎并没有对此事有任何不满,他淡然一笑,心知这顿饭是自己临时决定的,大家平时辛苦工作,没带钱也是正常的。只要第二天补上即可。

第二天一早高智骑着自行车赶到饭馆,把欠款结清,并再次向服务员道谢。虽然有些窘迫,但毛主席对于这顿饭的满意,以及大家愉快的用餐氛围,依然让这次经历充满了温馨和意义。

毛主席

1960年,毛主席因公务繁忙频繁外出,然而渐渐发现,中南海内竟悄然滋生了严重的官僚主义。部分工作人员利用外出机会,借机从人民身上谋取私利,无论是过度消费,还是向百姓索要紧缺物资,这种行为让毛主席深感震惊和愤怒。

毛主席果断决定采取行动。他暗中派遣专员调查,证实了这一腐败风气的存在。这一发现让毛主席决定立即展开整风运动,亲自整顿纪律,重申党的初衷。为了以身作则,他开始每月将自己和家庭的收支情况公开,严格自律。而对于那些违反纪律的工作人员,毛主席毫不留情,直接调离并按党纪处置。

毛主席

毛主席心中最挂念的,还是因这场风波受损的老百姓。他深知,官员的行为伤害了群众的利益。为了弥补这一点毛主席主动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三万多元,亲自派人前往受影响的地方赔偿,并道歉。面对劝告他不要过于自责的话语,毛主席坚定回应:“这些稿费不是我的,是人民的!”

虽然对外界严格,毛主席对身边的人却格外关心。在他身边工作过的高智,回忆起与毛主席的相处时光时,常常提到毛主席关怀下属的种种细节。年轻时刚到延安的高智因害怕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心中忐忑不安。但毛主席并没有高高在上,反而时常关心他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生活困境,特别是那些家庭困难的同志。毛主席常拿出自己微薄的稿费,悄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智说:“主席是领袖,更像是家长一样,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即便在无数次紧张的工作中,毛主席也从未丢下任何一个身边的人,他的平易近人与宽厚胸怀,深深感染了每个与他共事的人。遗憾的是随着工作调动,高智最终被外派到陕西,结束了与毛主席的亲密接触。

1962年4月19日,高智正休息在家,突然接到电话:毛主席下午三点要见他。高智带着女儿一起去了中南海,把孩子交给工作人员后,他走进毛主席的房间。毛主席看到他,笑着握住他的手:“高智,你在我身边十年了,做得很好。我今天想问问你,愿意继续留在我身边,还是想去别的地方工作?”

毛主席

这让高智沉默片刻,回想起毛主席常说的“人不能永远待在表面”。他深知基层的工作才是真正的责任。他答道:“主席,我想去基层工作,特别是陕西。

毛主席听后微笑:“你决定了,我支持你。那你回西安吧,等你到那里后,我也会去看看。”接着毛主席沉思片刻,说:“你还记得当年我们东渡黄河的事吗?那匹青马拼命游上岸,我也想再去陕西走一趟。

毛主席

毛主席似乎有些不舍,但又劝高智:“你妻子快生了,等她生完再走吧。”高智犹豫了一下,知道拖延几个月会浪费时间,便坚定地告诉毛主席自己决定尽早去西安。毛主席点点头,未再多言。

临别时毛主席突然提议:“我们拍张合照吧。”他们一同走到院子里,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高智知道,这将是他与毛主席的最后一张合照。几天后高智正式离开中南海,回到陕西,开始了基层工作。虽不再提及过去的十年,他依旧坚定地走在毛主席所期望的路上。

臭豆腐

1965年1月13日高智来到北京汇报工作。刚刚到达北京他便收到了毛主席的亲自安排,希望尽快见面。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高智的心跳骤然加速。他早已多年未见毛主席,这一天终于能见到日思夜想的人,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毛主席看见高智的眼泪,神情柔和如长辈般,拉住他的手,亲切地询问:“高智,回到陕西后过得怎么样?一切还好吧?” 毛主席的声音温暖且真挚,手心传来的温度让高智觉得仿佛回到了那些和毛主席共事的岁月。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久久不愿松开,这份深厚的感情无言胜有言。

高智

毛主席言辞中透着一股牵挂,他告诉高智:“你先去陕西看看,打头阵,做点事情。有时间,我一定去陕西看看。”高智连忙点头答应,心中充满期待,盼望着毛主席能如约而至,再次回到陕西。

1976年9月9日,高智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时,心中一片空白,眼泪瞬间涌出,悲痛无以复加。尽管失去了见毛主席最后一面的机会,高智并未被悲伤击倒。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痛,他接到了李敏的电话,询问为何不去北京悼念毛主席。第二天,他与妻子便飞往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看到毛主席遗容的那一刻,高智激动得泪如泉涌:“主席,您没能去陕西看看,您怎么就走了?”

毛主席

尽管内心沉痛,高智很快明白,毛主席最希望看到的,是百姓的幸福与国家的昌盛。他决定以实际行动去践行毛主席的理想,继续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的精神也深深指引着他继续前行。

40年后,1986年,高智在西安去世,享年88岁。临终时他仍挂念毛主席,感慨道:“我永远记得主席,永远感激他。”这份深情令人动容。

右一:毛主席

参考资料:

《毛泽东秘书在毛泽东逝世后致信汪东兴:愿看守纪念堂》西安晚报

《毛泽东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当年的机要秘书有话说》高智

《从“不拿百姓一个红薯”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色档案

2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