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沙特阿拉伯的秘密谈判于3月25日宣告破裂,普京提出的“解除制裁换停火”方案遭美方强硬拒绝。这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外交博弈,因双方立场悬殊演变为公开角力,暴露出大国博弈中难以调和的深层矛盾。
据参与闭门会议的外交人士透露,俄罗斯要求美欧在停火前解除对俄央行及金融机构的制裁,并承认其对乌东四州的控制权。这一条件直接触及西方底线——目前被冻结的俄海外资产高达3000亿美元,若解除制裁相当于默许俄方军事成果合法化。美国务院官员直言:“这如同要求胜利者向侵略者支付赔款。”
普京的“狮子大开口”早有预兆。此前俄方提出的“欧洲不得驻军乌克兰”“国际承认占领区”等条件已令谈判陷入僵局。而此次新增的金融解冻要求,恰逢俄乌战场出现微妙变化: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的反攻受挫,美国对乌610亿美元援助法案仍在国会搁浅。俄战略界认为,这是迫使西方妥协的“最佳时机”。
面对俄方施压,特朗普展现出矛盾姿态。他一方面公开指责普京“缺乏诚意”,另一方面却被曝通过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向俄传递秘密提案。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美方曾提出“以解除部分制裁换取俄停止与伊朗军事合作”,但遭俄方拒绝。这种“边打边谈”的策略,暴露出美国既想缓解中东压力,又不愿放弃对俄遏制的两难处境。
特朗普对沙特的倚重尤为明显。沙特王储此前承诺未来四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但在涉及加沙问题时却强硬回绝美方“接管计划”,强调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立场。这种“经济合作+政治独立”的平衡术,让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更显复杂。
欧盟对美俄秘密接触充满警惕。德国总理朔尔茨26日紧急召集欧盟特别峰会,强调“任何对俄和解须经集体决策”。法国总统马克龙更警告:“单方面解除制裁将摧毁欧洲安全架构。”这种分歧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尤为突出——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主张加大对俄压力,而意大利、匈牙利则暗示应探索外交出路。
值得关注的是,美欧在对华政策上却显现罕见一致性。七国集团内部文件显示,各国正协调技术出口管制清单,重点封锁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这种“对抗中俄”的共识,成为西方维系团结的脆弱纽带。
面对美俄的战略博弈与西方对华围堵,中国采取“精准拆解”策略。在中东,中方推动沙特与伊朗和解,成功斡旋也门停火协议;在欧亚,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合作项目抵御住西方制裁冲击。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全球发展倡议”吸引135国加入,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领域构建替代性合作框架。
正如奥地利《新闻报》所言:“当美俄在沙特的谈判桌上纠缠时,中国正在书写新的地缘规则。”这场大国博弈的终局,或许不取决于坦克与导弹的数量,而在于谁能塑造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