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情报战中真正的“伪装者”袁殊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6-22 09:08:26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地区环境复杂,这里不光是国内最大的城市,还是各方势力暗战的地方,包括了中共地下党、国民党的中统和军统、汪伪政府的“76号”特务组织、日本特务机关、上海本土青帮势力等。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有一个人却有着多种身份,他是上海青帮的弟子,也是军统和中统的重要成员,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加入了汪伪政府,并且受到过日本天皇的接见,更重的是他还和中共地下党也有联系。

1911年3月,袁殊出生于湖北黄冈,原名叫袁学易,他的父亲袁晓岚是一个秀才,母亲贾氏的娘家是盐商,家里特别富裕。

袁殊

清末的时候,全国到处都在闹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袁殊的父亲袁晓岚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一个革命党人。虽然袁晓岚有大义,但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根本不管家里妻儿的死活,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就带着妻子的嫁妆,跑到武汉去闹革命,把年幼袁殊交给妻子独自抚养。

幸好贾氏的娘家富裕,平时可以接济娘俩,如果靠袁晓岚的话,早就饿死了。

1919年,袁殊的外公和外婆去世,而不靠谱的父亲袁晓岚,在新加坡宣传革命的时候,把腿给弄伤了,只好返回上海。母亲贾氏为了和丈夫团聚,就把家产卖了,带着袁殊和弟弟,一起到上海和父亲团聚。

由于袁晓岚一直在闹革命,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根本没有能力照顾袁殊母子,当时母亲贾氏的三妹,正好也在上海,所以袁殊母子三人,就在三姨家里生活。袁殊从小聪明,三姨夫很喜欢他,于是就把袁殊送到学堂读书,让他接受教育。

等袁晓岚的伤好了,通过革命同志的帮助下,在上海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时候他居然和自己的女学生好上,对袁殊母子不管不问。不久后,三姨家里经济困难,袁殊母亲贾氏为了生活,就在一家私人学校,教工人读书写字,赚一些生活费。

没有学上后,十多岁的袁殊只能在大街上给人擦皮鞋和捡破烂,后来在三姨夫表弟的帮助下,袁殊被送到印刷厂当学徒。在印刷厂当了一段时间学徒后,袁殊对母亲说自己想读书,母亲说想读书的话,只能自己去找父亲袁晓岚。

之后在袁晓岚朋友袁绍先的帮助下,袁殊免费进入上海立达学院,在那里学习的几年时间中,袁殊接受了很多进步思想。

袁绍先

1925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年仅十四岁的袁殊,居然是立达学院的学生代表和宣传员,和同学一起参加游行,也是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的原名袁学易改成袁殊。

1926年,国民革命军江南革命司令胡定一,是袁晓岚从前的革命战友,通过父亲袁晓岚的推荐,袁殊到胡定一身边当贴身秘书,还帮胡定一给胡宗南送信过。

1927年3月,胡定一去往南京的时候,把袁殊也带在身边,因此袁殊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在政治宣传处当少尉股员。结果一个月后,蒋介石就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北洋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率兵反攻南京,结果没有成功。

由于第二十七军和孙传芳有联系,所以被国民政府强行解散,袁殊又跑到地十七师任职,没有多久就升为中尉军官。

孙传芳

1928年,袁殊离开部队返回上海,加入了高长虹组建的“狂飙社”,这个组织没有政府背景,属于民间组织。

1929年,袁殊去往日本留学,学习日语和新闻编辑。

1931年,袁殊从日本回到国内,在上海创办了《文艺新闻》。当时“左联”很多成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害,而报社根本不敢报道这件事,“左联”书记冯雪峰找到袁殊,他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件事登报出来,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也是在同一年中,中共特科的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受到巨大破坏,袁殊引起了潘某的注意,在冯雪峰的介绍下,袁殊认识了潘某。10月,袁殊成为特科的情报员,王子春是他的单线联络员。

1932年,袁殊的表哥贾伯涛,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由于贾伯涛之前受到过袁晓岚的帮助,所以贾伯涛就推荐袁殊加入中统。当时袁殊表面身份是记者,他在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认识了驻沪日本副领事岩井英一,正好袁殊也日本留学过两年,因此和岩井英一比较聊得来,袁殊假意成为岩井英一的情报员。

袁殊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内,袁殊一直通过自己的关系,从日本人那里套取情报,然后汇报给中共和中统,因此中统头目吴亚醒很看好袁殊。

1934年5月,袁殊被上海青帮老大曹幼珊收为关门弟子,成为和杜月笙一个辈分的青帮弟子,身上有了一些江湖色彩。

1934年底,袁殊因为父亲袁晓岚老国民党员的身份,被中共地下党组织不信任,所以被取消了共产党员的身份。

1935年初,袁殊和在中共地下党的上线王子春联系,可是怎么也见不到王子春,这让他非常的慌张,于是他找到夏衍,请他给中共地下党组织转交一份信。因为袁殊已经被开除出共产党,经过一番考虑,夏衍还是决定帮袁殊,于是把袁殊的信件交给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负责人蔡叔厚。

当时蔡叔厚被调入第三共产国际特工组织任职,所以袁殊也意外成为第三共产国际的特工人员,蔡叔厚帮袁殊找了新的上线接头人。

沈醉

1935年,“怪西人”事件爆发,军统特务沈醉抓捕了第三共产国际的陆海防,和第三共产国际的代表华尔敦,由于陆海防的出卖,导致当时上海著名的影星王莹和袁殊都被捕了。当时远在湖北老家的袁晓岚,听说儿子袁殊被抓了,不顾自己病重的身体,去找老朋友陈立夫帮忙,后来在陈立夫的关照下,袁殊以“文化罪”被判处两年刑期,关押在湖北的监狱里面。

后来袁晓岚去世,袁殊居然还出狱回老家料理父亲的后事,等父亲的后事处理好后,他继续在监狱里面服刑,不久后通过陈立夫的关照,袁殊被提前释放。出狱后,军统的人让袁殊去找陈立夫,可他不想再加入中统,于是返回上海,但已经和中共地下党失去了联系,他选择去日本继续留学。

戴笠

1937年初,袁殊回到国内,重新加入了中统,在和冯雪峰取得联系后,以非党员身份向潘某传送情报。6月,戴笠亲自接见袁殊,从此袁殊和军统也有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某找袁殊帮忙救“怪西人”华尔敦,于是袁殊找到戴笠,戴笠没有怀疑袁殊的身份,只是认为他是个情报贩子,再加上苏联的压力,戴笠答应释放华尔敦。不久后,袁殊正式加入军统,成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组长,在“淞沪会战”期间,袁殊还假扮成日本学生,到日军后方搜集情报。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戴笠让袁殊留守上海,成立特别行动组,专门来惩治汉奸,他率队破坏了日军的军事仓库,被军统总部嘉奖。在上海潜伏期间,袁殊把获得的日军军事地图,撕成一张张夹带到报纸里面,然后交给了潘某,恢复了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系。

李士群

1938年,袁殊准备暗杀汉奸李士群,结果遭到叛徒出卖被捕,当时岩井英一日本情报机构在上海的特务头子,在岩井英一的帮助下袁殊被释放,从此开始为“日本人做事”。

由于袁殊的办事能力强,他赴日办事期间,受到日本天皇的接见,这让汪伪政府内部的汉奸很嫉妒,但在岩井英一的推荐下,袁殊进入汪伪政府工作,担任伪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伪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39年,岩井英一回到上海,袁殊又回到他的身边。6月,袁殊和潘某在香港见面,袁殊询问自己党员身份什么时候确定,潘某不知道如何回答。11月,岩井英一建立了“兴亚建国运动”,袁殊利用这个机构,保护了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电台。

潘某

1941年3月,袁殊担任日伪的“清乡团团长”,在任职期间,袁殊用自己的权力护送了不少中共党员,安全的到达延安,使镇江成为中共情报人员的转移通道。袁殊还给潘某办了特别通行证,可以在日占区通行,由于只有潘某少数几人知道袁殊的特殊身份,所以每次袁殊以“清乡团团长”身份,配合日军扫荡江南抗日根据地的时候,都以为袁殊是一个铁杆汉奸。

7月,袁殊把日军和苏联有关的情报交给潘某,潘某第一时间把情报汇报给延安,再由延安把情报交给苏联方面。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时潘某想让袁殊帮忙,希望把一些滞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转移到抗日根据地,于是袁殊利用和岩井英一的关系,办理了很多通行证,让这些民主人士顺利到达安全区。

袁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军统的戴笠任命袁殊为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这时候的袁殊在变卖家产,把所得的钱财都交给了中共地下党组织。

1946年初,袁殊去往解放区,这下子军统才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于是通缉袁殊,由于特殊的经历,袁殊把名字改成第“曾达斋”。

1947年,袁殊重新入党。

1948年,袁殊继续在情报部门工作。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袁殊负责研究对港贸易问题,居住在北京。

1965年,因为特殊原因袁殊被捕。

1980年,袁殊被释放,确认为无罪。

1987年,袁殊在北京去世,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