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尴尬了吗?《演员请就位》的综艺效果罢了,悖论之下演戏太难了

娱乐熊出没 2025-02-15 13:25:08

看过《演员请就位》的第一期节目之后,相信不少观众都会替参与其中的演员感到尴尬,表演初印象环节可谓从头到尾充斥着硬拗。

综艺效果之下的演技

于是大家便开始质疑演员们的演技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武断,虽说愿意来参加节目的演员普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差到一无是处的地步。看的人之所以觉着尴尬,不可否认有演员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节目组在追求综艺效果。

其中的逻辑非常简单,表演初印象环节要求演员在场景中选择地点、选择角色去进行表演,相当于游戏中的NPC。基于这样的认知,那么演员应该有两种状态,导师不在时,以自说自话的方式活在角色的日常生活中;导师出现了,那么便要进行适当的互动,从而将自己的表演立体化。

然而其中存在着悖论,以张亮和刘美含的角色为例,两人饰演卖菜的小摊贩,在看到陈凯歌和伊莎贝尔·于佩尔之后,进行互动属于角色的正常反应。不过张亮和刘美含明显反应过度了,根本原因在于企图向导师展示演技,说白了就是自我推销。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小摊贩跟顾客兜售商品相较于演员向导演毛遂自荐,两者的心态以及表现出来的状态能一样吗?

答案不言而喻,症结在于演员还不能不跟导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不互动即意味着放弃展现自己的机会,既然选择了参与节目,刻意保持佛系又是在闹哪样?

好演技不等于好演员

或许有人会说了,陈凯歌后来要求张亮和刘美含当两位导师不存在,然而继续自己的表演,只是他们没有把握住机会。平心而论,陈凯歌的要求有一些强人所难了,演员从选择地点、选择角色到开始表演,大约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还要与没有对过词儿的搭档将角演得活灵活现,影帝影后级的演员也未见得能够驾驭。但凡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不出戏、不冷场,甚至让旁人看不出破绽的演员,大概率不会出现在这里,业务能力足以比肩导师了。

不仅如此,影视剧中的群演只要表现出些许形似角色即可,《演员请就位》中的演员必须深度剖析角色才能将人物塑造得形神兼备,这就是优秀演员为什么在正式拍摄前要去体验角色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否则任凭演技如何精湛,也无法做到演什么像什么,因为你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在演一个什么样人。显而易见,张百乔的表演能够获得陈凯歌的肯定,源于其有过塑造同类型人物的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演技足以在《演员请就位》中鹤立鸡群,有待更多的角色去检验。

结语

综上所述,在悖论的作用之下,大多数演员的表演一定会让你觉着尴尬,而这样的尴尬恰恰是节目组所追求的综艺效果。随着节目的推进,演员后续的表演势必会越来越好,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有了剧本、有了揣摩角色的时间与空间、有了符合人物形象的服化道,只要不是能力太差,在观众眼里皆是演技大涨。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0 阅读:86

娱乐熊出没

简介:想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期待能与更多的网友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