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海外票房不理想,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非主流解读

娱乐熊出没 2025-02-19 16:50:57

《哪吒2》在海外火不火,舆论层面上形成了两极分化,各大短视频平台主打“一票难求”,而实时票房数据却不尽如人意。

譬如北美市场,《哪吒2》上映四天,累计票房不足1亿。有人认为《哪吒2》遭遇了不公平待遇,排片场次远远低于《美国队长4》……那么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非主流解读

不妨非主流解读一番,有没有可能是国内制片方不重视海外市场,才导致《哪吒2》在海外市场遇冷呢?

国内制片方为什么不重视海外市场,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在国内市场上映的话,《哪吒2》制片方的票房分账接近40%,而《美国队长4》只有25%,因为后者是进口影片。反之亦是如此,《哪吒2》在北美市场上映,制片方的票房分账肯定达不到40%,甚至会低于25%。

可能有人会说了,赚得少也是赚,由此断定国内制片方不重视海外市场难以服众。实则不然,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市场上映之前,其实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宣发。究其原因,不是好莱坞制片方不重视国产市场,而是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高,不需要通过铺天盖地的宣发来吸引观众,至少之前很多年皆是如此。

与之相对,国产电影在北美市场的认可度低,想要当地的院线增加排片量、当地的观众观影,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宣发,否则人家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部影片。相当于一部泰国电影要在国内市场上映,没有惊天动地的宣发,观众肯定寥寥无几,因为国内观众压根儿对泰国电影没有概念。关键在于即便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也未见得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赔本赚吆喝可能性同样不小,这就是国产电影海外发行的状态。

恶性循环

换而言之,如果《哪吒2》在北美市场的宣发达到了较高的人口覆盖率,制片方的票房分账有可能不足以覆盖宣发成本,或者是收益极低。换而言之就是高风险低回报,国内制片方自然更倾向于在国产市场加大宣发的力度,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海外市场。越是不经营,国产电影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越低,认可度意味着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必然不会花心思去经营,最后陷入了恶性循环。

当然了,国内制片方之所以这么任性,前提是国内市场足够大,哪怕放弃了海外市场,一样能赚得盆满钵满。以《哪吒2》为例,想要超越影史第一的《阿凡达》,目前来看基本没戏了,但若要论单一市场的票房纪录,恐怕短期内很难有后来者了。然而相较于华丽的数据,相信国人更希望国产电影能够迈出国门,因为电影是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当国产电影在海外市场上映时,不再单纯依赖宣发来吸引当地观众时,影史第一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结语

关于如何改变国产电影海外发行的现状,目前唯有期望那些在国内市场赚到钱制片方能不惧风险,以先行者的姿态去海外市场推广国产电影,逐步提高国产电影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方可比肩好莱坞,继而让国产电影风靡世界。可以持之以恒的话,将是周期长达十年以上的投资,由此产生的红利起码会维持三十年到四十年,而且是整个国内电影产业收益。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2 阅读:789
评论列表
  • 2025-02-20 09:24

    中国人的欣赏理念跟人家都不同好吧

  • 2025-02-20 09:29

    瞎扯

  • 2025-02-21 00:46

    说了一大堆没营养的话,不喷你能怎么办呢?[吃瓜]

娱乐熊出没

简介:想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期待能与更多的网友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