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高龄被评鲁奖诗人,评成幼殊先生诗歌《归航》

迎蕾格命 2024-11-07 11:53:29

格命草诗评

原文

归航

文/成幼殊

白云朵朵,排列成队队骆驼,

昂首而来,在这晴空的大漠,

踏着灿灿黄沙,夕阳为之铺就,

迎着我——海外游子

箭一般飞向祖国。

请说,白云使者,

是什么在等待着我?

是暴雨后的山川,

断树挂着残果?

是炎炎的夏日,

祖国再度绿叶婆娑?

是砂岩般的任务,

把我这锈剑来磨?

白云骆驼,变化着姿态的骆驼,

飞奔,掠舷窗而过,

迎着我,越过太平洋,

在这碧空下灿黄的薄暮。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成幼殊的诗《归航》,从诗歌内容看,诗人描写的是搭乘飞机从海外归国时窗外的所见所感。此次飞行,诗人重点描写的对象是白云,将其比作骆驼,将晴空比作大漠,想象大胆,且天马行空,不由得让人产生某种错觉。在景物描写的背后,却是诗人一颗急切归国的心,白云又成了使者,诗人借白云的接待,幻想祖国大好河山的变化,心中满是期待,希望能快点回到祖国的怀抱,以被滋养。同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许是离开祖国太久,思乡之情难以抑制,借丰富的幻想来化解内心的急切。下面,进入诗中来感受诗人情绪的变化。

先看第一节,诗人描写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似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恢弘景象。然而,诗人将这一切搬到了天上来。白云成了驼队,晴空在夕阳的渲染下成了大漠,而诗人乘坐的飞机像一支箭由海外飞向祖国。此时的诗人似乎尝到了归心似箭的感觉,诗人借大漠骆驼这熟悉的且独有的场景,以表达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此情景交融,归国的情绪几乎到达顶点。

再是第二节,诗人把白云比作迎接自己的使者,仿佛要告诉诗人祖国的改变一样。看到这些白云使者,诗人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把对祖国的想念之情转移到白云以及幻想上,可想而知诗人盼归的心情是多么迫切。接着,诗人用一句“是什么在等待着我”开启对祖国多视角的想象。四个问句,如同情景再现一样,引发诗人和读者的想象。诗人的情绪在这一次次问中高涨,到最后这句“把我这锈剑来磨”,饱含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坐在飞机上的诗人,心中恐怕早早期待能快点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最后一节,诗人以自身为参照物,描写了运动中的白云骆驼,向着自己飞奔,将兴奋的心情进一步呈现。诗人组织了好几个动宾短语,如掠舷窗而过,迎着我,越过太平洋,这一系列的动作仿佛将诗人的心一次次往祖国的怀抱拉。从文字中可知,诗人是远离祖国的,而游子的心时刻与祖国相连,这是割舍不断的天然情感。

诗人的这首《归航》可以归为借景抒情诗,通过白云与大漠的天地链接,激发出诗人的归国心切之情。诗人对景物大量的描写,将情感隐入景物之中,情与景的融合,令诗人的心更加激动,尤其是结尾的动态过程,诗人的一颗孤独的心早已降落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就是诗人对祖国的情感,或许只有在老一辈诗人身上能感应得到。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成幼殊先生生于1924年,原籍湖南湘乡。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是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女诗人。1946年起在上海、香港、广州当外勤记者。1953年初参加中国外交工作直至离休,曾先后外驻于新德里、纽约、哥本哈根等地。长期坚持诗歌创作,写作生涯绵延六十多年。著有《幸存的一粟》《成幼殊短詩選》《哥本哈根大學》等。81岁高龄时诗集获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0 阅读:1

迎蕾格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