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许世友二儿子被中央下令逮捕,许世友得知后:直接枪毙!

不吃亏加冰 2025-02-05 10:19:22

1979年,年逾七旬的许世友刚刚指挥完成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疲惫不堪的他正准备从繁重的工作中稍作休息。

然而,一纸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宁静——他的二儿子,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团级参谋的许建军,竟然因涉嫌走私和贪污受贿,被中央下令逮捕。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许世友的世界。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许世友一生秉持着廉洁自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深植人心。

身为父亲,听闻自己的儿子竟与贪污受贿挂上了钩,许世友震怒至极。他冷静地要求彻查此事,语气坚定且毫不含糊:“他竟然敢干出这种事,那就不要顾及我,查清楚之后直接枪毙!”许建军的命运究竟如何?

一刀惊退流寇

许世友出生在1905年2月28日,河南信阳新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生活艰难。

许世友从小便体会到了贫困带来的困扰,家里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少年时期的许世友非常勤奋,常常在家里做些杂活,帮助家里度过困境。然而,贫穷始终是他无法忽视的现实。

许世友的命运在他十五岁那年迎来了转折。一天,许世友通过一位缘分使然的朋友,得以进入嵩山少林寺,开始了自己的武学之路。

在少林寺的日子里,许世友并没有受到过多的特殊照顾,他与其他年轻僧人一样,早起练功,夜深时还需背诵佛经,日日如此。少林寺的生活严格且充满挑战,许世友从一开始便全身心投入其中。

少林寺的武艺,并非只局限于拳脚功夫,刀法也有着独特的技巧,许世友自小对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专心练习大刀,手中的刀似乎与他融为一体,犹如一只锐利的爪牙。

许世友沉浸其中,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让他的刀法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一次,少林寺附近的山寨流寇不安分,眼见寺中僧人虽然多,但似乎没有什么能与其抗衡的力量。流寇们便决定进山抢劫,企图在少林寺附近挑起一场冲突。

流寇的头目带着一群手下,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少林寺,准备强行破门而入。寺中的僧人虽然练过武,但大多年纪较大,且并不擅长实战,形势一度非常紧张。在这危急时刻,许世友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手持大刀直奔流寇头目。

只见他一刀挥下,锋利的大刀如猛虎出笼,瞬间将头目斩于马下。流寇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惊慌失措。一个气喘吁吁的流寇急忙大喊:“天神下凡了!天神下凡了!”这一声惊叫如同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余流寇也顿时动摇,纷纷选择逃命,没人再敢与许世友对抗。

1926年,正值中国动荡的年代,许世友心中怀有一腔热血,决定投身革命事业。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1927年,许世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抗日战场:刀下见真章

抗日战争期间,许世友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在胶东这一战场,许世友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敌人的铁蹄,他总是冲锋在前,带领自己的队伍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对抗。

一次,许世友带领部队突入敌军阵地,直接与日军展开了正面交锋。面对这场激烈的战斗,日军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阵形渐渐开始崩溃,眼见大势已去,不少敌人开始四散逃跑。

然而,战场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不甘心的存在,一个日军军官见状,愤怒之下拔出佩刀,准备与许世友一较高下。对于这个日本军官的挑战,许世友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惧怕。他冷静地握住自己手中的大刀,脚步稳健地朝着那个日本军官走去。

当两人相对时,敌人挥刀向许世友攻来,刀光闪烁,气势汹汹。可许世友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依旧从容应对,挥刀迎上。这一回合,两人的刀锋交接,许世友的动作迅捷且精准,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响声,那名日军军官便应声倒地,倒在血泊中,瞬间失去了生机。

许世友的刀法不仅速度快,而且威力大,敌人根本无法匹敌。在那一瞬间,周围的敌人被许世友的英勇和果敢所震慑,战斗的局势彻底倾斜,日军士气大减,纷纷溃逃。

毛主席曾评价他“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许世友凭借自己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领导能力,带领胶东军区的队伍屡次击败日军,成为了敌人最为忌惮的对手。

田普的革命初心

1939年,田普所在的家乡正遭遇着日军的侵略,战火四起,百姓深受摧残。家乡的田野变成了战场,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踏遍了每一寸土地,许多村庄在炮火中化为废墟。

田普年仅15岁,但在这满目疮痍的年代,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八路军,决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入八路军的田普并没有立刻参加战斗,而是被安排进入了第五支队的被服厂。那时的军队物资非常紧张,战斗所需的每一件物品都显得极为珍贵,尤其是军服。

作为一名年轻的学员,田普的任务是协助制作和修补军服。她与其他年轻人一起,日复一日地坐在简陋的车间里,针线交织,忙碌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普的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她并未满足于仅仅在被服厂工作,而是希望能做更多的贡献。于是,她主动要求进入了八路军的宣传队,开始参与到演出宣传的工作中。

宣传队的任务是通过戏剧、歌舞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鼓舞士气,激励民众和士兵们的斗志。田普在队中负责演出,她唱歌、跳舞,并通过表演讲解革命的政策,宣传抗战的意义。尽管战火纷飞,民众的生活困苦,田普始终不曾动摇自己的信念。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田普和她的战友们在战地的舞台上尽情表演。每一场演出,她都看得出观众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虽然这些演出多是在简陋的环境中进行,甚至有时候是在战火中断断续续地上演,但田普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热情。她在舞台上尽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士气,为那时困苦中的百姓和士兵们带来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与许世友的相识相爱

1943年,田普与许世友的相识无疑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时的许世友已经是胶东军区的司令员。

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在部队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成为了战友们的依靠。而田普,作为一位积极参与抗战的年轻女性,在战斗中的表现和勇气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

两人的相识,得益于朋友吴克华的引荐。吴克华与田普是多年的朋友,也知晓许世友的能干与品格。一次,他们在山东相遇,通过吴克华的介绍,田普与许世友第一次见面。

当时,田普年仅19岁,而许世友已经38岁,两人年龄上的差距并没有成为隔阂,反而在许世友那稳重的性格和田普的聪明能干之间产生了强烈的默契。

随着两人频繁的接触和合作,他们在战斗中的默契日渐加深。田普也时常出现在许世友身边,帮助他整理文件、调度信息,照顾着他的日常事务。战争中的艰难岁月没有打垮他们,反而让他们在共同经历风雨之后更加信任对方,也让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

田普与许世友的婚礼是在1943年举行的,地点选在了山东的万第大捷之后。当时的许世友已经是中年,而田普还是个年轻的少女。婚礼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革命的情怀与深厚的感情。

严厉的父亲与不容忍的腐败

1955年,许世友晋升为上将,,尽管身为上将,他从未利用自己的军衔为家人谋取任何特权。。在家庭生活中,许世友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

无论是他个人的行为,还是他对子女的教育,都严格要求自律与正直。他总是告诉子女,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借助公职和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1979年,许世友已经年满74岁,刚刚参与指挥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战事告一段落,他还未完全脱下军装,便得到了一个让人愤怒至极的消息。

那一天,许世友正在广州军区,迎接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两人一见面,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聊起往昔,回忆着当年并肩作战的点滴,气氛显得格外亲切。

在一番寒暄过后,聂凤智的神色渐渐变得沉重,似乎心中有事难以启齿。他在许世友面前突然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欲言又止。许世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询问他有什么事情需要说。

终于,聂凤智开口了,带着一丝无奈和压抑的语气,他告诉许世友,许建军——他的二儿子,南京军区空军司团级参谋,因涉嫌走私和贪污受贿,已被中央下令逮捕。

许世友听后,表情变得极为严肃,愤怒的火光在他眼中一闪而过。他没有任何犹豫,厉声说道:“他竟然敢干出这种事,那就不要顾及我,查清楚之后直接枪毙。”这是许世友一生都遵循的原则——清正廉洁,绝不容忍任何腐败行为,哪怕是自己的亲骨肉。

聂凤智继续表示,自己会全力以赴,调查清楚此事,还许建军一个清白。在这段时间里,许建军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消息传出后,许建军也曾想过,是否能够通过父亲的影响力来改变局面。但想到许世友曾经严厉的教诲,他最终没有开口向父亲求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彻查,聂凤智最终带来了令人震惊的结果。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证实许建军并未涉及走私和贪污受贿的行为,所有的指控都被证实为虚假。

许建军被证明是冤枉的,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他完全没有犯下任何罪行。令人痛心的是,许世友在得知此事真相之前,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参考资料:[1]杨永利.许世友将军的革命生涯与爱国情怀评析[J].兰台世界(上旬),2013(12):18-19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