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薛宝钗那些细思爆笑的细节,作者前文一夸她,后文马上讽刺

薇薇聊红学 2024-05-07 11:23:58

读者都知道,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大悲剧。小说的作者,能把乐中写悲写到极致,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等等,这些表面上欢乐的情节中,都铺垫着深刻的悲剧内涵。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作者写小说原该张弛有度,他不能让读者的心一直绷着、悬着、紧张着,哪个作者要是敢这么干,读者会放弃阅读的。小说《红楼梦》中,有没有真正搞笑的情节,且这种搞笑内涵深刻,能让读者细思爆笑呢?

答案是有的,只是这些情节蕴藏的细节中,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罢了……

小说的作者,一般会用丑角来搞笑,红楼中的丑角不多,恐怕只有两个人是读者公认的丑角,负责了小说中的绝大部分笑点。这两个人是谁?

一个是薛蟠,一个是赵姨娘。

薛蟠的那一句名言: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

是整部《红楼梦》的爆笑点。

那赵姨娘呢?

赵姨娘的搞笑水准,也不弱于薛蟠:

赵姨娘也不答话,走上来,便将粉照芳官脸上摔来,手指着芳官骂道:“小娼妇养的!你是我们家银子钱买了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

张口就能骂人、抬手就打人的人,除了赵姨娘之外,还真没有别人吗,先卖个关子……

薛蟠和赵姨娘是《红楼梦》里的一对搞笑担当,这两个人的搞笑就摆在明面上,作者也是直接把这两个人当成丑角去写的,他们两个人的笑点不用去分析。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人,另一个人的笑点也非常密集,作者对她总是明夸暗讽,但这个人的笑点,读者要细思才能觉得爆笑!

这个人是谁?

不卖关子了,这个人是薛宝钗。

这时候一些钗粉会怼我,他们会说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之冠,作者在行文中描写的全是宝钗的优点,这么完美的姑娘你还要黑她?

这不是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说《红楼梦》中优秀的女子很多,可她们的缺点同样明显。

比如黛玉的清愁;迎春的窝囊;探春的势利:惜春的避世;李纨的算计;王熙凤的狠辣等等,这些缺点和优点并存,将一个一个的女性角色衬托得熠熠生辉……

对比之下,宝钗没有缺点,而没有缺点意味着什么?

这恐怕是作者对宝钗最狠的讽刺。

作者每夸一次宝钗,读者都能在行文中找到作者对宝姑娘细思爆笑的讽刺……

一.比薛蟠强10倍,很厉害吗?

在很多读者的眼中,包括我在内,虽然我不大喜欢宝钗,但我也从不否认,宝钗是个女学霸。

可在作者的眼中呢,作者对宝钗学问的定位是怎样的呢?

这是宝钗的出场亮相,古代小说中一个人物的出场亮相非常重要,几乎就是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直接定位,而作者对宝钗的定位如何: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薛宝钗的容貌、品行、学问、都进行了夸奖。

这可以证明宝钗的优秀吗?

细思爆笑的地方就出现在这里,作者在用比较的的方式来证明宝姑娘的优秀,可作者用来反衬宝钗优秀的是谁?

答案居然是薛蟠。

这就搞笑了,而且搞笑到离谱的程度。

薛蟠这个人有多少学问?

这一点读者的看法恐怕是相同的,薛蟠是个胸无点墨的草包。

作者在很多情节中,生动地刻画了薛蟠这个大草包的形象。

有上文中我已经引用过的,绣房撺出个大马猴的情节;

有薛蟠念错别字的情节:

薛蟠笑道:“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宝玉道:“别是这两字罢?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

这两段文字的叠加,读者可以轻松地感觉到薛蟠的学业水准。

从第1段文字中,读者可以看得出来薛蟠一定上过学,他清楚文字游戏的规矩,可重点是他不会作,他作出来的连打油诗都不算,只能算作是顺口溜还格调低下。

从第2段文字中,读者可以看得出来薛蟠的学是白上了。一个上过学的人不会作诗也还算可以理解,但至少应该认字了吧。

这里读者就应该注意到一个细节,薛蟠出场的时候可不是个小男孩,把他的年龄往最低线上去算,他也15岁了。(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认可这种年龄的算法,如果薛蟠15岁的话,那薛蟠的表妹王熙凤多大?

王熙凤几岁结婚?几岁生孩子?当时王熙凤至少已经嫁进荣国府两三年了,凤姐总不能10岁出头就结婚吧!由此可以推出,薛蟠出场15岁的年龄根本不合逻辑。

此时依然假设薛蟠15岁,他这个年纪也差不多初中毕业了,成绩再烂也不该是个文盲。

而薛蟠呢?

薛蟠还真就是一个文盲的水准,把唐寅念成庚黄,这几乎可以确定他没有阅读能力。

那薛宝钗呢?

用一个现代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去描述一下薛蟠的文化水准,这位呆霸王如果参加语文考试,大概能考5分左右。

那比薛蟠强10倍的薛宝钗呢?

薛宝钗就是50分,还是不及格的水准。

钗粉别急着怼我,这不是我说的,是作者这般比喻的。

现代读者会觉得,宝钗同大观园的姑娘相比同样才华横溢,可小说的作者未必会这么觉得。

论起综合文化素养,此时不提诗仙林黛玉,因为钗黛之争争了几百年也没有结果。

就只说大观园中居住的贾探春、史湘云、李纨、妙玉,她们的综合文化水准会比薛宝钗差吗!

答案是不可能。

这时候有读者会怼我,那宝钗写的优秀的《螃蟹咏》《柳絮词》又算什么?

答案还是那句话,优秀是比较出来的,在大观园群芳中,薛宝钗的文化水平其实就那么回事儿。

同时解释一下,我不是杠精,请读者别用薛宝钗来比我,我承认大观园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比我有文化。

我的文化水平比薛蟠高一点儿,薛蟠参加语文考试能考5分,我起码能考6分,别的不说,唐寅我还是认识的……

薛宝钗在大观园中结诗社能排第一,很大程度是因为贾宝玉的谦让、甚至是主动退让。

在大观园里,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那里同样是一个小社会,谁有地位、谁没地位、谁得宠、谁不得宠,那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事。

宝钗就是有地位且得宠之人。

大观园属于内宅,归王夫人管理,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薛宝钗在其中的地位,那真是别的姑娘不能比的。

只有贾宝玉这位凤凰公子哥,有资本和薛宝钗一争高下,在宝玉主动退让的前提下,没人有资源和薛宝钗去争。

李纨是一个寡妇,人家参加诗社想的就不是作诗,人家想的是利用诗社补偿自己的抱负;

迎春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庶女,凡事都不争不抢,是她能平静活下去的前提;

探春也是一个庶女,她敢和嫡母的亲外甥女去一争高下吗,不敢的;

惜春是宁国府的姑娘,在荣国府她同样得低调;

史湘云和林黛玉呢?这两个没有生母直接罩着的可怜娃,在诗社中闪闪发亮,从未输给过薛宝钗,这才叫本事呢。

宝钗算什么?

她能得第一,不过是仗着自己家中有资源,没人争得过她而已。

宝玉探春直接放弃,史湘云和林黛玉的光芒被李纨给压下去了,这才有了在一些读者眼中能看上去和史、林一较高下的薛宝钗。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那为什么薛宝钗还显得那么有才?

此时答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合,宝钗有没有才华得看跟谁比,宝钗比哥哥强10倍,那她的学习成绩还是50分。

在学问上,宝钗就是那么回事儿,在人际关系上,也同样如此。

二.宝钗得了谁的人心?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读者对薛宝钗都有一个错觉,认为她特别得人心。

这个结论是从何而得出的呢?

大概率出自于小说中的这段行文: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诩,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

本篇图文,并不是要解读黛玉和宝钗谁更优秀,咱们只来看关于宝钗的那部分。

在这段行文中,作者又一次给了宝钗高评价,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接下来,作者该怎样表达宝钗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呢?

答案很残酷,也很搞笑,作者根本就没有为他给宝钗的高评价写论据,而读者都知道,没有论据的论点是靠不住的。

作者给了这么高评价的宝姐姐,那可是很多读者认为是贤妻的典型呢。

宝玉喜欢宝钗吗?真的想娶宝钗为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者本人对宝玉想娶宝钗为妻这种说法,那是直接进行了打脸。

这打脸打的还细思爆笑,为什么呢?

答案很耐人寻味,需要慢慢解读。

作者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宝姐姐,并且认为宝玉对宝钗一往情深的话,那么之下的情节就不会发生:

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

前文作者刚在夸薛宝钗,还是在同一回的后文中,宝玉就娶了警幻的妹妹兼美。

这兼美到底代表的是谁?不同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可无论怎样解读,都没有人可以把兼美仙子同薛宝钗挂上钩,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薛宝钗是朵人间富贵花,她从来就不是警幻妹妹级别的仙女!

那么作者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就有了另一种解读,宝玉已经结婚了,对于宝姐姐当然得空对着了,不然宝玉痴情公子的形象就毁了。

在宝玉已经结婚的前提下,同他举案齐眉的宝姐姐又算是什么?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宝玉的心,宝钗是得不到的……

那宝钗真能得到荣国府的下人之心吗?

答案还是否定的。

薛宝钗和荣国府哪个下人的关系好?

答案是读者在细节中根本找不到这个人。

与之相反的却是,宝钗需要讨好荣国府的下人。

宝钗需要讨好下人,和下人认为她好,这是两个概念,是不可以混淆的。

这是宝钗讨好荣国府下人的行为:

宝钗身边的贴身丫鬟莺儿,认宝玉贴身小厮茗烟的母亲做娘;

宝钗在大观园中当家的时候,给茗烟的母亲找了一份管理花木的肥差。

可反过来呢?小说中有关于荣国府的下人同宝钗关系密切的细节吗?

答案就细思爆笑了,只有一个小丫头同宝钗开过一句玩笑:

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

很多读者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是,这个小丫头靛儿究竟是谁的丫鬟?

如果抠细节独有者会发现不得了,这个仅出场一次的丫鬟靛儿,极大的概率是贾母的丫鬟。

这段情节发生在贾母的房里:

此时宝钗正在这里,那黛玉只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宝玉没什么说的……

当时的宝玉和黛玉又恰巧没带丫鬟出门:

黛玉回头叫丫头们,一个也没有。 凤姐 道:“又叫他们做什么,有我伏侍呢。”

宝黛没有带丫鬟出门,经常跟宝钗出门的就只有一个丫鬟莺儿,那这位突然出现的小丫头靛儿,读者把她解释成贾母的丫鬟才是最合理的。

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荣国府的所有人出于对贾母的尊重,对贾母身边的小丫鬟那也要高看三分!

贾母身边的丫鬟,哪怕只是最卑微的干粗活的小丫鬟,必然也是没有受过什么气的,她们都能保持着开朗、天真的鲜明个性。

同时呢?

贾母身边的小丫鬟同薛宝钗也没什么长期接触,薛家人给宝钗做广告,说宝钗得下人之心,小丫鬟也愿意和宝钗玩耍,贾母身边的一些小丫鬟自然也就信了。

可当靛儿真的信了这种广告,没把宝钗当主人,真的和宝钗玩笑了,她才会发现,她错的有多离谱。

其实宝姑娘自尊心极强且骄傲,她不好相处,下人若是对他有丝毫的不尊敬,她直接敢撂下脸子批评,连贾母身边的人都丝毫不给留面子。

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作者这段行文中还有一个细节,绝大多数读者都没有注意过,此时咱们就来仔细看一下吧,这个细节就是:宝钗指他道……

宝钗指他道,作者仅凭一个小细节,就能让读者细思爆笑了。

其实作者为薛宝钗准备了一个类比,同薛宝钗做类比的居然是红楼梦中的小丑赵姨娘。

赵姨娘也不答话,走上来,便将粉照芳官脸上摔来,手指着芳官骂道……

用手指着别人说话,无论古今,都是极不礼貌的粗鲁行为。同时,一个富家小姐,用手指着别人说话,那也是有失身份、惹人耻笑的事情。

读者能想象得到,一个举止端庄的大小姐会用手指着别人说话吗?

可读者,就是看到了一个和赵姨娘一样粗俗的薛宝钗。

就是咱们普通的百姓家庭,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也不可能允许自家孩子用手指着别人说话,这是要挨打的!可宝钗就是这么做的,这意味着什么?

这必然意味着作者对宝钗的讽刺,一个人会有端正的举止,来自于清肃的家风,更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可薛家是什么样的家庭?

读者都只注意到了宁国府的家风之差,这是宁国府在外界的口碑:

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可薛家呢?

薛家的家风之差,和宁国府那是不分伯仲:

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

薛蟠是薛家的呆霸王,薛宝钗就是薛家的一朵霸王花。

三.霸王花薛宝钗

钗粉认为薛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中最优秀的姑娘,主要论据源自于这里:

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钗抽到的花名签是牡丹,还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这自然可以证明宝钗比谁都优秀!

对比之下,黛玉是芙蓉、探春是杏花、史湘云是海棠……这些花儿都比不上唯有牡丹真国色呢。

让读者细思爆笑的地方就在这里,宝钗是花王吗?

连作者都说她是花王了,她自然是花王,只是这句话的讽刺意味很大,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读者看不出来。

薛蟠是个呆霸王,这句话所有读者都能理解,是作者对他的讽刺。没有人会把呆霸王薛蟠,和豪迈悲壮的楚霸王项羽挂钩。

那请读者公平的看待薛蟠和薛宝钗,作者说薛蟠是呆霸王不是夸奖薛蟠,作者写宝钗是花王也未必是夸奖宝钗。

薛蟠的霸王是真,薛宝钗的花王也是真,用现在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话去解释,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薛宝钗是一朵霸王花,宝钗是一朵用百姓血泪滋养出来的霸王牡丹。

请读者注意看这个细节:

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不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

打死了冯渊、夺走了香菱、直接进京都的可不是呆霸王薛蟠一个人,与薛蟠同行的还有薛宝钗和薛姨妈。

如果薛宝钗不是一朵霸王花,她身上还有一丝善良和对百姓的怜悯,她也会对冯渊之死有愧疚之情。别的不说,破财消灾这种事情,宝钗这是可以替他哥哥做的,可宝钗这种霸王花同样不做。

骨子里的薛蟠和薛宝钗是一样的人,他们同样为富不仁。

进了荣国府的薛宝钗还是一朵霸王花,她眼高于顶,从未真的把任何一个平辈放在眼里过:

李纨是荣国府的正牌少奶奶,是大观园群芳的长嫂,大观园群芳出礼数,都应该表示出对她起码的尊敬。

大观园群芳结诗社,李纨自告奋勇要当社长,为什么?

李纨同样是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女子,人家也是满腔抱负,却碍于寡妇的身份无处发挥,当她终于有机会可以找存在感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放弃。

其他人,理应尊重李纨的选择。

可薛宝钗呢?

读者从细节中,就可以看到薛宝钗的霸道:

依我看来,竟难的很。如今一年的假也太多,一月的假也太少,竟给他半年的假,再派了宝兄弟帮着他……

大观园诗社的社长是李纨,可当惜春提出告假的时候,薛宝钗竟越俎代庖,直接替李纨做出了决定。

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觉不觉得薛宝钗可笑?宝姑娘平时得是多霸道的一个人,才能以荣国府客人的身份,替主人去做决定的!

宝钗可笑又霸道的地方还不止如此,王熙凤是她的表姐兼嫂子,她该称呼一声凤姐姐才对。

可人家宝钗呢?

宝钗是不分场合、没有长幼地叫自己的表姐凤丫头:

在贾母面前,宝钗敢直接叫凤姐凤丫头。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当着小姐妹,宝钗还是一口一个凤丫头。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

这样的宝姑娘,还真没把自家姐姐放在眼里。

宝钗把自家表姐都没放在眼里,对于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这样的便宜表妹,那是更不会放在眼里了。

对林黛玉

薛宝钗同样不分场合地把林黛玉叫颦儿,颦儿这个所谓林黛玉的字,除了宝姑娘之外,没有任何人使用过。

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对贾探春

探春当家的时候,宝钗那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这位玫瑰花三姑娘,探春的策划案刚提出,宝钗就进行了一大串的讽刺。

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对史湘云

其实史湘云是宝钗的小迷妹,史姑娘是最喜欢宝钗的那个人,可宝钗是怎么对湘云的?

抄检大观园之后,宝钗是说走就走了,甚至是不肯给湘云一个告别的时间。

而可怜的史湘云,还一心要把宝钗当亲姐姐呢。读者去细品这样的细节,会为之落泪吗?

恐怕不会的,这样的细节会让读者细思爆笑,然后在爆笑中感受到作者对宝钗的讽刺之毒辣和犀利。

这样的薛宝钗,够可笑也够霸道吧。

0 阅读:7

薇薇聊红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