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啃树皮到四菜一汤,我军饮食保障工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小神兵 2024-10-21 11:02:14

若论及可维持保障人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一项本能,那就是吃与喝。没有错,相比起住和穿,食物和水无疑更加重要。在某些极端条件下,人可以没有遮风避雨的住处,也可以没有顾及体面且御寒的衣物,但一定不能没有食物和水。唯有先解决了饮食问题,才能去着手解决其他问题。反过来说就是,如果连最基本的“活着”都保证不了,那还能去做什么呢?今儿个笔者就来聊聊我军在吃这件事情上,都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吧。

今天不谈单兵口粮为了防止有粉丝朋友们产生误会或提前自我代入,笔者先说明一下,咱这回谈的绝不是什么国产单兵口粮的演变与进步。必须承认的是,单兵口粮固然重要,也是现代军队在饮食保障工作一事上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但无论是曾亲身有过军旅生涯的粉丝朋友,还是身为普通百姓的粉丝小伙伴们必然都清楚,味道和口感再好的单兵口粮,也永远不可能比得上以尽可能新鲜的食材烹饪出来的“刚出锅的热乎饭”。

刚出锅的热饭才最香原因很简单,归根结底,单兵口粮仍是带有浓浓的应急色彩的食品,是在吃不上“刚出锅的热乎饭”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品。即便其可在分量、热量和营养丰富程度等方面不输于日常烹饪饮食,也绝无法在口味和菜色种类等方面比肩后者。而对于有着灿烂的饮食文化的中华民族来说,我们自然会更加看重这一点。无论是在条件极其艰苦恶劣的红军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还是国内经济条件、物资丰富程度和饮食保障能力等都较为理想的今天,如何让官兵们尽可能地“吃饱+吃好+吃得及时”,始终是小到基层炊事兵,大到后勤保障部门和装备研发部门的重点研究课题。

解放军炊事兵当然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环境和条件下,部队官兵能享用到的伙食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主要取决于三件事,即食材、烹饪工具和送饭手段。而在早期,烹饪工具和送饭手段则相对不怎么受重视。原因很简单,一是伙食保障技术和方式较为原始,二是因足够的食材都很难搞到手,部队哪还有余力去想着怎么把饭往好吃了去做呢?相信不少粉丝朋友们都知道,在土地革命时期和红军时期,我军的整体规模较小、综合战斗力也比较低,更麻烦的一点就在于缺乏面积足够大且可保持长期稳定的革命根据地,这就对食物的获取和存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侵华日军对村镇进行“扫荡”看过相关书籍、回忆录和报道的人,应该都对“跑反”一词不陌生。笔者的奶奶和姥姥都是上世纪30年代生人,她们就没少给我讲关于跑反的故事。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军阀混战时期和抗战初期,在只要一听到诸如“鬼子来了”或“遭殃军(中央军)来了”的消息,村里的百姓就会立即拿上少量食品、饮用水和衣物等随身物品后往外跑,目的地通常是村镇附近几里地之外的荒山或树林子,以躲避掠夺和烧杀。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临时驻扎或借住在村镇里的红军部队规模都不大,往往很难正面硬刚接近的日军或中央军,故红军战士们也会随老百姓一起转移,并为跑反的百姓提供掩护和断后。

部队难有埋锅做饭的机会在这种大背景下,吃饭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由于基本没有机械化运输手段,好不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筹措,以及在根据地内播种收获而来的粮食,就很难在部队转移过程中被完整地带走,只能通过人力背负和少量骡马牲口背负的方式带一些。而那些带不走的粮食就会落入侵华日军或中央军的手中,要么成为他们的所谓“缴获物资”,要么就会被付之一炬。不仅如此,受制于当时中国在农业、渔业、林业和畜牧业等领域的技术较为落后,红军不仅难以及时获得足量的粮食类主食,蔬菜、瓜果、豆类、肉类和蛋类等副食更是奇缺无比,往往唯有在过节等庆祝类场合才能吃到半碗红豆饭或分到一碗蔬菜汤,这就已经算是“改善生活”了,而日常则只能吃一些粗粮类主食和土豆,且还很难吃饱。

很多伤病员得不到更好的营养保障在这种伙食条件下,部队官兵普遍出现了体格较为瘦弱、爆发力和耐力较差,以及因缺乏维生素而患上诸如夜盲症等疾病,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而这还不是最惨的,与今天各国军队会有针对性地为伤病员提供更具营养的伙食不同,当年的红军伤病员们根本没有所谓的“病号饭”,在饮食方面与其他士兵基本毫无二致。这种“寡淡”到极点、几乎仅是勉强维持人生存的军中伙食,大大增加了伤病员痊愈恢复的难度和周期,一些原本有望恢复的伤病员甚至因长期营养不良而落下终身残疾或疾病。还有,在频繁的跑反和部队转移过程中,炊事人员很难找到机会埋锅做饭,官兵们只能在运动状态下,饥一顿饱一顿地吃一些随身携带的生冷或较硬的食物,这也让许多人患上了各类消化系统疾病。

红军过草地期间对挖来的野菜进行试毒而在长征过程中,红军的饮食保障工作就更加难以展开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伙食条件可言”。笔者相信,很多粉丝小伙伴们都曾在学生时期学到过多篇反映和记载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的课文,其中都提到了部队食物短缺到了极点,只能想方设法地挖野菜、啃树皮、吃树叶、拿皮带和马鞍煮汤等。当然,长征路上的红军有时也能从其他地方搞到一些粮食,如在沿途村镇地区进行打土豪,对从土豪手中收没而来的粮食进行分配,以及向家中可能有一定粮食的百姓进行购买或以物易物。但请注意,这种方式所能筹措到的粮食仍是十分有限的,根本不可能确保所有部队都能吃上。《亮剑》这部小说中就曾提到,主人公李云龙麾下的部队在过草地之前,因前几波部队已把附近能筹措到的粮食都“搜罗”得差不多了,故转而向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求购粮食,但却并不顺利,以至于李云龙的部队不得不以近乎“强买强卖”的方式才搞到了少量粮食,并因此而受了军中处分。

抗日根据地时期基本上在红军时期,官兵们连最为基础的“吃饱”都难以获得较好的保证,足见当年部队的饮食保障工作的难度是多么大。这种情况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即国内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才逐步有所好转。一方面,蒋政府及其挥下的部队起码在大体上暂停对新生红色政权的敌对,八路军所面临的主要对手基本仅集中于侵华日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和威胁,且蒋政府也在“百团大战”爆发前,一直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维持着有限的经费和物资保障,虽然规模并不大,但好歹算是进行了一些分担。而另一方面,在仅需应对侵华日军威胁的情况下,抗日根据地的数量和面积比红军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有了一定的增长,保卫难度也有所减小。说到这里,笔者相信一些粉丝朋友们应该已经反应过来了。没有错,地方和人都有了,那中国人就该发挥属于自己的一项“天然属性”了——善于农耕。

中国玩家乐于搞基建和种菜在这几年的各类现代电子游戏中,很多外国玩家都对中国玩家在游戏里对“种菜”和“盖房子”一事上的痴迷而感到震惊。没错,我们既是“基建狂魔”,也是“种菜狂魔”,后者与中华民族在农耕领域长达几千年的辛勤耕作大有干系。“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深深地刻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具体看来,在抗战初期,大生产运动尚未展开,八路军多数部队的饮食保障工作水平依旧相对不高,普遍以杂粮、黑豆和野菜为主要食品,缺少油水、精米精面和调味料。为了让匮乏的食物好下咽一些,炊事人员会尝试用黑豆磨豆腐和使其生出豆芽。一些部队偶尔会允许官兵进山捕猎野猪和野鸡等,但数量很有限,倒不是因为怕因开枪引来敌人,而是八路军的武器弹药自给自足能力较弱,每一发子弹都无比宝贵。

根据地启动大生产运动当时间进入1940年后,因侵华日军“扫荡”行动日益疯狂、蒋当局的突然反目,以及国内多个地区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疫病,抗日根据地的日子愈发艰难起来,很多部队就连正常的粗粮供应都无法保证。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始了。期间,八路军总部要求各机关和直属队的官兵每人开垦荒地的面积不可少于2亩,努力做到自给自足3个月的粮食和全年的蔬菜。八路军115师下属的一个团成立了专门的生产队,在1942年春秋两季收获各类蔬菜2万公斤、高粱6500多公斤,光是大白菜就够全团吃4个月。

根据地启动大生产运动得益于此,部队伙食条件不仅大大改善,食堂作坊还将部分收成和用花生等豆类副食榨成的油分给根据地百姓,以及暗中从敌占区进行以物易物,换回了不少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说到这里,自然不得不提八路军第359旅,其是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部队,因努力劳作和艰苦创业而被誉为“南泥湾精神”。从1943年开始,该旅官兵伙食水平提高到每天可吃上3顿饭,午饭和晚饭2菜1汤,每人每月配给四斤半猪肉。

纪念南泥湾精神的雕像当然了,光靠部队自己动手也不够,我军的一项光荣传统就是善于发动群众,在群众的帮助下“干大事”。大生产运动时期,部队在也根据地内帮助百姓搞生产,定期提供农业知识培训,并与各户组成互帮互助小组,互相监督、互相鼓劲,共同扩大生产规模。至于说红军时期的“打土豪”和收缴地主土豪的粮食,则在抗日战争期间逐步变为对地主和富户开展“减租减息”宣传,并以恰当合理的水平征收公粮,这体现出八路军在抗战期间建立更加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努力。

军民协作搞大生产运动从大生产运动开始到1944年,抗日根据地的生活水平和八路军的饮食保障工作均有了极大的提升。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年各类物资的获取和供应仍显得较为有限,但部队起码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吃饱”。先实现吃饱,才能向着吃好的方向发展,这就如同“先解决温饱,才能向着小康迈进”。不仅如此,大生产运动还让各根据地内的百姓与八路军建立了更加深厚的血肉联系,百姓目睹了官兵们“一边打鬼子,一边组织生产和帮助百姓改善生活条件”的付出和努力,这些都使得根据地青年参军热情普遍高涨,男女老少纷纷参与到“帮部队打鬼子”的行列中来。

数百万群众用小车帮助解放军赢得淮海战役在日后的解放战争、尤其是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中,几百万群众自发地用肩挑、小车和牲畜等为解放军长途跋涉地运送粮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民党军队密集的火力封锁,恰与抗战时期我军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只不过呢,在饮食保障工作中,除了吃饱吃好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事项,其实已经在抗战末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隐隐约约地出现了,那就是我军日渐暴露出来的一个不足——缺乏足够可靠的运补手段。

抗美援朝战争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八路军和解放军均颇为依靠名为“发动人民群众”的方式来与敌人作斗争,“人民战争”也确实将敌人淹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然而,当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即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所依赖的“人民战争”方式却在很大程度上失灵了……

李奇微曾成为我们的强劲对手在笔者家里的书柜中,有一套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纪实》,共分上下两册,其中记载了彭德怀元帅于朝鲜战场上向国内发报的部分内容,提及志愿军部队难以从当地百姓那里购买到足够的粮食,原因在于朝鲜的很多地区人烟稀少,鲜有具备一定规模的村落人家,部队只能尽量多自行携带一些粮食。也正因如此,当李奇微开始结果美军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后,其敏锐地发现了两件事:其一,在志愿军打响的抗美援朝前三次战役中,每次战役的作战行动持续时间基本都是8天,这被李奇微总结为“礼拜攻势”。其二,主要以徒步方式机动、惯于借助夜色的掩护开展进攻的志愿军,在一夜中的最大攻击和追击距离大约在20公里~35公里,鲜少出现更远的运动距离。

志愿军只能“一把炒面一把雪”发现这两个规律后,李奇微也很快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和弱点。之所以每次战役的作战行动均持续约8天,就是大都以自行携带给养的方式投入战斗的志愿军部队,所携物资可保障作战的最大天数就是一周左右。而夜间攻击和追击距离约为20公里~35公里,乃是徒步作战的志愿军在单次战斗中的运动距离极限。看明白这些后,李奇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磁性战术”,发挥美军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在夜间的战斗中“不硬刚”志愿军的攻势,主动后撤约20公里,待天亮后立即以猛烈的火力进攻当面的志愿军,并伺机夺回原阵地。不仅如此,李奇微还专挑志愿军刚刚结束大型战斗和战役、尤其是自身所携物资基本消耗殆尽之时,让美军发起突然反击……如此种种,都让志愿军出现了不少损失。

西方国家一战时期的野战炊事车也就是于那时起,仅从部队饮食保障工作的角度来看,中国军队终于开始遇到一个全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将后方物资及时且足量地运到一线官兵的手中”,即饮食保障工作的范畴已不仅仅是解决食品有无,而是要将可靠的补给手段纳入考虑。不仅仅是与敌人真刀真枪拼杀的作战,饮食保障部队也自此出现了明确的机械化需求,而最为理想的状态自然就是一线部队走到哪,炊事部队、食材和烹饪工具等就能跟到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通过总结战场经验,国内后勤和军工部门提出了研制国产机械化炊事装备的初步构思。早在19世纪后期就出现的炊事车雏形,并在上世纪30年代于欧美国家军队中逐步得到发展和普及的野战炊事车,总算开始进入解放军的视野。

仅极少数装备部队的60-51式炊事车说起国产第一代机械化炊事装备,可能一些粉丝朋友们会想起上世纪80年代陆续诞生的80式营用炊事车、83式炊事车、83式面包加工车,以及配套的诸如饮用水净化车和主副食半成品加工车等,它们被统称为“80式系列”。但实际上,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一款名为60-51式炊事车的装备就曾极少量地交付部队试用,只不过这款国产炊事车的开山之作因缺点过于突出而没有受到部队的认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60-51式炊事车其实就是一款在两轮平板推车上加装了部分炊具而成的装备,主要由马匹拉动或人力推动,无法像很多西方国家军队惯用的挂车式炊事车那样,由卡车或其他车辆牵引,故很难伴随野战部队行动。不仅如此,60-51式炊事车无法携带和保存食材,所能携带的炊具种类也较为有限。在为连级作战部队做饭时,使用1辆60-51式炊事车需花费约2个小时才能为每名官兵做好2菜1汤,还不如埋锅做饭来得快,效率实在太低,这些都使得部队对其并不满意。

97式炊事车展开状态模型而在此之后,直到80年代初期的“80式系列”问世后,解放军饮食保障技术类装备才算是走上了正轨。当然了,作为第一代制式产品的“80式系列”依旧有很多欠考虑的地方,如炊具功能不够全面、可处理的食材种类不够多、缺乏快速冷冻和快速化冻能力、未对影响隐蔽性的油烟净化处理功能有所考虑,以及车辆底盘越野能力相对有限和炊事人员无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做饭等。只能说,“80式系列”算是初步解决了机械化炊事装备的有无问题,但离令人满意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真正让解放军野战部队的饮食保障工作步入现代化的机械化炊事装备,则是在1997年定型的97式野战炊事车。

炊事员在车内进行烹饪97式是一种挂车形式的炊事车,可由其他车辆牵引,也能由直升机吊运。得益于2张宽大的操作台、2口主食锅、2口炒菜锅、4个柴油炉和2个鼓风机,仅需4名手艺熟练的炊事兵,就能在1小时内烹饪出不低于45公斤的主副食品。时至今日,97式和其改型97A式,仍在部队中大量装备。而进入21世纪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野战炊事保障能力,国内还在东风EQ2102卡车底盘的基础上,发展出了XCZ2002-300型炊事车,这是一种自行式炊事车,不仅全面保留了97式的优点,还在车内增加了自动和面机和自动切菜机等装备,进一步提升了烹饪效率,基本可由4名炊事员在1小时内做出保障300人的热食。再加上该车具备在时速不高于40公里的情况下,允许人员在车内进行烹饪作业的能力,这种“边走边做”自然就有了更高的效能。

解放军在野战环境下也能吃到四菜一汤如今,解放军一线部队的伙食水平绝对算得上是全球各国军队中排名靠前的。无论是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还是在高海拔山区,抑或是无人密林之中,得益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且功能丰富的野战炊事车,一线官兵基本都能享受到不低于四菜一汤的饮食保障。正所谓“吃饭也是战斗力”,笔者认为,光是从“吃”这件事的发展之中,我们就已经能直观地感受到解放军综合战力水平的巨大进步了。

2 阅读:35

小神兵

简介:华夏小神兵,正气兵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