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我们产业在肉眼可见的进步,失业却也肉眼可见的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单只11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6.1%,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7%,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8%。
再看腾讯和阿里2023年的年报。
2022年,腾讯拥有员工116213人,2023年3月31日,却是只有员工106221人,刚好减少约1万人。
同一时间段,阿里员工也从254941人减员至139740人,整整减员15201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何以产业升级后,就业却越发的困难呢?
一切只因产业越往高端进步,这个产业需要的工作人员就越少,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
如果现在我们仍然是在生产衣服和袜子,那倒是人人都有工作的机会,不过工资非常低而已。
现在呢,我们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船舶、面板、存储、汽车、手机、网络等几大产业,它们需求的再也不是普通劳动力,而是高学历、高技术的高收入人群,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一大批曾经依靠普通工业生产生活的劳苦大众失去工作的机会,再加房地产经济的崩盘,又让一大批人涌入滴滴、外卖等临时就业领域。而其一旦涌入后,就造成了这些领域用工饱和。
久而久之,就是越来越困难的就业,越来越困难的生活。
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难道就不再让产业升级了?
不,产业升级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为了普通大众的工作岗位,我们应该趁着美国减息这一风潮,继续发展自己全球供应商的这一身份。
但这终归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我们应该不断增强就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同时发展不同的产业,如此才能让大家都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