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没想到,这个年的“AI”味会那么重…而引爆这股“AI”味的,是“名不经传”的DeepSeek(深度求索) 。
DeepSeek最引人瞩目的,是性能基本超过了GPT-4o,媲美OpenAI-o1,但同时显著降低了大模型开发成本,这相当于他们重新“定义”了一小部分游戏规则:
1)算力固然重要,但硬件和模型大小或许不是决定效果的最关键要素;
2)且随着对国外算力依赖度的降低,未来国产芯片或将迎来机遇;同时,对AI产业的投资目光或将从上游算力芯片向AI 端侧、AI Agent 及应用端转移。
我们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中也能窥见一斑。
如AI含量满满的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开盘即大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dac989874c3af330e8c286e27d4380.png)
一、中国AI惊艳全球科技圈
春节期间,DeepSeek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先是引爆硅谷,接着惊艳整个科技圈。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瞅了一眼,DeepSeek在App Store已经在全球149国/地区登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ecba9b43ac43b307f1e0bcaec5d0e4.jpg)
无论是从基础研究角度还是从商业层面上看,在训练和推理方面,对此前美国一些大模型公司的既有模式冲击比较大。图片来源:《人工智能大模型年底发展趋势报告》
从中国用户的角度来看,DeepSeek-R1的出现,我们以后也可以用上不输美国的AI模型和应用;
更重要的是,DeepSeek证明我们中国AI可以探索出另外一条路:开源。
通过开源,中国有机会在全球AI领域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而现在除了DeepSeek,开源模型Qwen也以高性价比著称。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DeepSeek的时候,Qwen也在除夕之夜,他们发了超越DeepSeek V3的模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f7f4ad40fb29f53782521dbc388649.png)
DeepSeek在数学和代码上的创新、豆包在自我合成数据及迭代更新上的突破以及Qwen在多模态上的领先,充分彰显了国产大模型的低成本、高性能优势,这将进一步加速AI行业对资本开支、应用场景等的讨论,推动AI价值链从模型层转移至应用层,进而促进海内外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潜力。
二、AI或是今年投资主线
春节期间热度持续高居不下的AI,大概率会映射到股市的投资机会中。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比较高效的参与方式是借道AI主题指数参与。
但看起来类似的AI指数产品,差别还是不少的,最直观的就是看收益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95091b1d15f44637dc30a10d6ab368.png)
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截至2025/1/28,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上表所示,年度收益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三只指数对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覆盖侧重各有不同。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一定程度上侧重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全方位覆盖,所涉及的行业不仅包含了算力环节相关的电子、通信行业,也有大模型和应用相关的计算机、传媒、汽车等领域。
因为行业覆盖差异性不算太大,所以这两个指数走势高度相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fd117f82c84756ff9878397fe4a298.png)
数据来源:wind
而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简称为科创AI指数)则有一大半权重股都集中在半导体,其次为IT服务等。
所以,这个指数的特殊点在于它高度集中在科创板内的人工智能企业,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整体更偏向科技创新领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1304e098fc2c5563c0531e6e5eb3ee.png)
数据来源:wind
另外,科创AI指数最近两年表现较好,还有几个隐藏的“彩蛋”。
第一是科创 AI 市值更加下沉,整体更偏小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科创 AI 有超36%的权重在流通市值100 亿元以下的个股中。
在2024年9月份那波拉升行情中,大家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市值所带来的价格弹性有多强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06518c46e49475f97b90b92f153d90.png)
数据来源:wind
第二是科创AI指数是由30个科创板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构成,持股比科创50更为集中,更准确反映AI行业的整体表现,当然也代表着锐度更高。
此外,科创AI是季度调仓,科技行业发展特征快且非线性,相对于其他窄基来说,科创AI调仓的调仓频率是更为有利捕捉产业投资机会的。
所以,虽然都是人工智能的主题指数,但实际上,科创AI指数的“AI”味相对来说会更重一些。
这个指数发布于2024年7月25日,年初成立了首批挂钩该指数的ETF,如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也算是弥补了市场对于科创AI这类赛道产品的需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9147e6c0ebf33c7a8c66fddb8fe39e.png)
数据来源:wind
当然有人会问,DeepSeek的出现是否会颠覆算力?
其实DeepSeek并不是想颠覆算力,而是让算力变得更为有效。
算力是AI发展的基础,DeepSeek只是让大家明白AI发展路径并不能过度依赖算力,而忽视了算法的创新。
未来AI发展,算法和算力两条腿走路是大方向。
我觉得DeepSeek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国内AI产业更多算法创新,从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AI发展道路。
当下AI军备竞赛已进入深水期,在AI领域的投资上,中国投资额排在第二位,预期未来在AI领域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bac445724c6fe890b19d34979a56f7.png)
图片来源:《人工智能大模型年底发展趋势报告》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科创AI历史股价波动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如果你风险偏好较低,那么在选择标的的时候,请一定不要仅看收益,而忘记考虑波动。
如果你是对中国科技充满信心、不惧高波动的投资者,那么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或是一个比较好用的工具。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