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真得不如南京吗?

小龙闲谈 2025-02-20 11:24:00

苏州的GDP比南京高,苏州的经济规模比南京大,苏州的综合竞争力比南京强,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但如果说苏州的科技产业比南京厉害,许多人都会站出来反对,他们认为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在科教资源方面占据无可比拟的优势,放在全国那也是响当当的存在,远非一个小小的苏州地级市所能挑战。不可否认,苏州在科教领域的确差南京许多,但在涉及到科技创新的产业化方面,尤其是企业这一块,苏州早就把南京甩出一大截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座号称全国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总量,其在经济质量上也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相比之下,南京则表现得异常惨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多少存在感。

说起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是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真实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之一。苏州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的城市,各行各业内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非常旺盛,辖内各个区县都集聚着成百上千家AI相关企业,其中不乏一批优秀的本土公司。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苏州共有3家上榜,在全国仅次于北上深广四大一线城市,比杭州这座第五城都要多。瞧,这家位于工业园区的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绝对是苏州的AI明星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智慧办公以及政企智能化等领域提供了成熟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十分迅猛。同样来自于工业园区的苏州镁伽科技有限公司,则一直致力于细胞基因编辑、高通量药物筛选等领域,其有效地将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传统生物学深度融合,在算法的数据收集、基因-通路的数据库关联上颇有成就,形成了具有高度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极大地缩减了创新药物的研发时间,同时也吸引了药明康德、德国博世、经纬中国等众多知名机构的数轮投融资。嗯,还有另一家坐落于吴中区的天瞳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出的L2+至L4级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领航、自动泊车、智慧座舱、未来出行等方面实现了便捷的一体化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还有,无人公交、无人物流货车也是该公司精心打造的拳头产品,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再看看南京,竟然没有一家企业入选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小编着实想不通哎,论科教资源,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好歹也能排到全国前几名,论产业基础,南京的T3出行更是国内首家基于车联网的出行平台,还联手中国电信共同打造出国内出行行业首个生态大模型,即便如此,南京还是出其不意地名落孙山,让广大国人大跌眼镜。

先进制造赛道上,苏州依然保持着绝对领先地位,把南京远远甩在了身后。目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均是苏州产值超万亿元的庞然大物,十多个细分产业纷纷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数量是南京的好几倍。质量上更是没话说,这从榜单上的排名位次以及政府机构颁布的各种奖项荣誉就能看得出端倪。就拿新材料产业来说吧,去年下半年由国内权威机构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2024,亨通海洋、博萃循环、星波动力、众为光电、科润共5家苏州本土企业入围新材料板块,相比之下,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居然无一上榜。不仅如此,清洁能源板块上苏州也入围了好几家企业,而南京仍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南京在集成电路板块上表现可圈可点,有数十家企业上榜,不过苏州入选的相关企业则更多,至少是南京的翻一番,呵呵。。。说到这里,那些支持南京的铁粉们或许会不服气,他们一定要说南京是机器人产业的高地,其境内的埃斯顿是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霸主,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市场占有率,放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这点苏州比不了。没错,苏州的确没有全国范围内顶尖的工业机器人品牌,但其综合实力以及发展潜力都领先于南京一大截,相关产业链的营业收入更是数倍于南京,总体规模比南京大得多。在这份独角兽名单上,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的法奥意威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和吴中区的捷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均跻身机器人板块上,苏州再一次以2比0击败了南京。此外,创新医疗器械行业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榜单上苏州的企业比比皆是,而南京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是勉强入围了一家,而且名次相当靠后。去年年底由工信部发布的2024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苏州仅次于深圳夺得全国亚军,南京却直接掉到了第十位,差距可谓是惊心动魄。

好了,就说这么多,南京和苏州在科技创新的产业化方面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0 阅读:72
评论列表
  • 2025-02-20 21:56

    闲的没事,比来比去

小龙闲谈

简介:闲聊社会风,评点天下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