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江·哈力克,一位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维吾尔族男子,以他的善行和坚持感动了无数人。他虽生活并不富裕,却以卖烤羊肉串的微薄收入,十年如一日地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被誉为“草根慈善家”。
退役后的坎坷与坚持
1992年,阿里木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因给百姓赊账导致供销社破产,他失去了工作。面对生活的困境,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走南闯北,以卖烤羊肉串为生。他的热情与风趣,让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草根慈善的践行者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继续他的烤羊肉串生涯。尽管收入微薄,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乐善好施的心。他参与扑灭山火后,将政府奖励的300元全部捐给了一个濒临辍学的学生,此后,他陆续为多所学校的学生购买书包、学习用品,并为交不起学杂费的学生捐款。汶川地震、贵州雪灾、玉树地震等灾害发生时,阿里木都踊跃捐款捐物,甚至亲自送物资到灾区。从此与“草根慈善”结缘。他先后捐赠了20多万元,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还设立了助学金,帮助更多孩子实现求学梦想。
阿里木的善举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帮助,他还亲自送慰问品到灾区,如2014年鲁甸地震时,他带着2000个馕从新疆飞到昆明,并在灾区现场做饭给受灾群众吃。他的善行让他获得了“感动中国”的荣誉,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近日,阿里木又前往西藏定日地震灾区,亲手为灾民们发放了2.5万元现金,并在当地购置了数千元物资赠给灾民,给灾民做抓饭送温饱献爱心。由于不能适应西藏的环境,阿里木曾一度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他仍坚持表示,走在为国家为人民的路上,即使死了也感觉值得。阿里木解释说,如果在新疆购买了物资再运送到西藏,需要花费很多运费,而且有时大家捐赠的物资并不是灾民急需的,所以他就想节省下可能被浪费的运费钱,直接给灾民们发放现金,让他们根据需要购置物品。
荣誉与赞誉
阿里木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1年,他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2年更是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并出席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
阿里木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温暖他人。
阿里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关爱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会受到人们的敬重。他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