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清宫剧中,可能常常会看到大臣称自己为“奴才”,有的称自己为“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奴才”这两个字直到清朝才成为一个称呼。在清朝以前,这两个字都是用来骂人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即使在清朝,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称自己为奴才。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奴才”通常是家奴在面对主子时候的自称,带有自谦、顺从之意。在当时,只有满族大臣才有资格被称为奴隶,而汉人只能称为臣。
一、清朝“奴才”的来源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后,建立了八旗制度,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八旗子弟自认为是高人一等,自然优越。
努尔哈赤把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亲自领导上三旗,也被称呼为“主子”。对于八旗子弟来说,“奴才”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对旗主乃至皇帝忠诚的象征。
他们称自己的旗主为“主子”,称自己为“奴才”,认为这是最高的荣誉。不过在汉人看来,这个词有贬义,反映了满汉文化的巨大差距。
这种根深蒂固的身份认同感使满族人即使在入关后也保持着这种强烈的优越感。他们视自己为统治者,汉人为征服对象,“奴才”与“臣”的区别就是这种心态的直接反映。
二、“奴才”被赋予新含义
清朝规定,自称为“奴才隶”的满族大臣必须是四等以上,四等以下的必须称为“臣”。
在现存的清代文献中,也能看到许多大臣的奏折中,错误地使用了“奴才”、“臣”等词,结果遭到了皇帝的斥责和提醒。
雍正是清朝最勤奋的皇帝,湖广总督杨宗仁曾给雍正写过一封奏折,最后署名“奴才”。
雍正看了后,用红笔划去了“奴才”两字,还在旁边注明“称臣为宜”。实际上,这是雍正对他一种温和的警告。
乾隆对这个称呼也十分看重。乾隆三十八年时,发生了一起科举作弊案。为了调查清楚这件事,派出了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处理这件事。
不过他们二人在交给乾隆的奏折上写的是“奴才天保、马人龙”。这份奏折让乾隆十分生气,因为他认为身为马人龙没有资格称呼自己为奴才。于是,他看到奏折后,当场就撕掉了,还斥责了两人。
这件事发生后,乾隆颁布了一项新规定,满汉官员写奏章时,必须一律用官,不得用奴才。也就是他宁愿满族官员自降身份称臣,也不愿意给汉族官员抬高身份称奴才。
足以可见,乾隆对这个称呼有多维护,有多在意。
其实,就清代的官员来说,称“奴才”与“臣”的区别在于他们与皇帝的关系如何。
这与“自家人”与“上下级”的类似,称自己为“奴才”可以拉近与皇帝的关系,而称自己为“臣”则过于官僚化,更显得是上下级关系。
这也是许多官员无视朝廷规定,擅自自称“奴才”的根本原因。
乾隆之前,偶尔也有汉臣称呼自己的奴才的境况,要是遇上皇帝心情好,这件事自然也不会过多追究。不过因为乾隆过分介意,到乾隆年间,这两个称呼是严禁混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满族官员自称为奴才,对他们来说一种特殊荣誉,和皇帝关系亲近的表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皇帝也意识到一味强调满汉差异,只会加剧民族矛盾,不利于王朝的稳定,乾隆也曾采取一些其他措施,缓和满汉关系,如简化科举,鼓励汉人入朝为官等。
但他却没意识到,这些往往都是些表面措施,满汉之间的隔阂,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