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在后世,把他们都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曾经同朝为官,但在政见上,却有所相悖。
宋神宗即位后,为挽救当前积贫积弱的大宋,年轻气盛的他宋神宗想到王安石,于是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在他的支持下,王安石先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继而官任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变法。
这次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生产,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希望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只是,王安石的变革计划非常美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大问题。
宋神宗一开始还很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是他的变法触动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王安石。
最后,在群臣的反对下,宋神宗也对变法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变法刚开始的时候,苏轼还在家守孝,等他回朝后发现,自己以前的好友几乎都被外放。
渐渐,苏轼发现他和王安石存在很大的政见不同,经常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其实,苏轼并不是完全不同意变法,他只是认为王安石太过激进,不应该否定现存的所有制度。他认为,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例如,在科举上,王安石主张取消这些华而不实的考试科目,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考生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考核,选拔有真正才能、有理想抱负的人。
但苏轼却认为其中一些传统枯木不应该被取消等。随着两人意见分歧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
只是,虽然两人在政见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但在其他方面,两人却又默契十足。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冤枉入狱,王安石当时已经远离朝政,但仍然为了他上书给皇上,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各方的努力下,才让他能够被从轻发落。
晚年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常常一起吟诗作对。苏轼时常去拜访住于金陵的王安石。
据说,有一次苏轼去找王安石喝酒,下人却说王安石正在午睡,让他去书房稍作等待。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苏轼发现了王安石的半首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当时,苏轼心想,王安石一定是江郎才尽了。菊花怎么可能会满地呢?于是他主动把诗的后半部分补全“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醒来后,王安石又气又好笑,但却没有说什么。
两人相谈甚欢,在送他回黄州时,王安石又想到了之前的诗句,便决定给他一个“小教训”。
路上,王安石忽然想起一副对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他想难住苏轼,让他对不出下联,苏轼果然被难住,一时答不上来。王安石叫他不要着急,可以等他回去,仔细想想再回答。
苏轼在黄州待了很长时间,在第二年的重阳节期间,刮了几天大风后,等到风停后,苏轼到后院赏菊,大吃一惊。
他这才发现,原来南方地区的菊花和北方的不一样,花瓣在地上落了一地,而树枝上却几乎没有留下一朵。
这时的他苏轼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那时候,他还自以为是,对王安石的诗随意改动。
后来,当苏轼回京后,还是没有对上王安石留给他的下联,直到今日,也没有合适的下联。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下联呢?
参考资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