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在大别山做了什么,惹徐向前终生不原谅,连陈赓也不愿提他

饭团历史啊 2025-01-15 15:30:34

卫立煌在大别山做了什么,惹徐向前终生不原谅,连陈赓也不愿提他

卫立煌:从军史上的传奇之路

1932年的大别山之巅,国共双方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较量。作为国民党"常胜将军"的卫立煌在此役中不惜代价,誓死要与红军决一死战。他率军在笔架山与徐向前、陈赓率领的红军展开激战,双方拼尽全力,以至于最后弹尽粮绝,只能以大刀肉搏。这场战役让红军付出2000余人的伤亡,陈赓腿部负伤,徐向前失去多位挚友。从此以后,徐向前和陈赓对卫立煌始终心怀芥蒂。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这位曾经的"国军战犯"在建国后却安然回国,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主席。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卫立煌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少年从军 建功立业写春秋

1897年的安徽农村,一个注定要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出生了。卫立煌的父亲是清朝的田赋官,家境还算殷实。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19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夺走了父亲的生命。八岁的卫立煌和家人只能依靠大哥卫立炯维持生计。

生活困顿并未阻挡这个少年求学的脚步。在家人的支持下,年少的卫立煌进入邻村私塾读书,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1911年,辛亥革命的号角吹响,革命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在大哥和友人的影响下,年轻的卫立煌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剪去长辫,换上中山装,投身革命洪流。

革命的道路从不平坦。二次革命爆发后,安徽和县宣布独立,却很快被袁世凯镇压,卫立煌不得不随大哥加入群众武装进行抵抗。

1914年,17岁的卫立煌来到武汉,报考了湖北陆军学兵营。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军事知识,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者。

命运的转折在1917年悄然而至。卫立煌被调往广州,成为孙中山警务队的一员,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升任警务队队长。

在一次对抗桂系军阀的战斗中,卫立煌临危不乱,在部队被冲散的危急时刻,迅速集结残部,最终反败为胜。孙中山对这位年轻将领青眼有加,亲赠照片并题字"立煌同志孙文赠"。

北伐战争爆发后,卫立煌在松口与永定会战中屡建奇功。他指挥若定,英勇果敢,战功赫赫,一路从团长升至师长。

1927年3月,在攻打孙传芳的战役中,卫立煌采用了全新的战术,成功光复南京。这一战役让他声名鹊起,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一颗新星。

然而历史的风云变幻总是难以预料。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南京又遭到孙传芳势力的反扑。卫立煌带领部下奋战六天,最终收复龙潭车站,彻底消灭了反扑势力。

这些功绩让卫立煌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他多次参与围剿红军的行动,甚至还有一个县以他的名字命名。

(文章结束)

血战大别山 七里坪上定乾坤

1932年的夏天,硝烟再次在大别山区弥漫开来。此时的红军刚刚在黄安大捷中取得胜利,士气正盛。

张国焘下令红军强攻麻城,并将目光瞄准了武汉。红十二师师长陈赓率部一举攻占黄陂,距离汉口仅五六十里之遥。

蒋介石见状连夜撤离武汉,退守南京。他随即命令卫立煌、陈继承两位大将全力向大别山一带进攻,势要夺回黄安、七里坪。

黄安战事打响时,徐向前正马不停蹄赶往战场。这个后来被称为红安的地方,是红军重要的大后方根据地。

卫立煌率军对陈赓部队发起猛攻,战况激烈。在一次交火中,陈赓右腿负伤,不得不离开战场前往上海养伤。

见黄安难以固守,徐向前做出战略性撤退的决定,将部队转移至七里坪。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建军之地,地形有利,更适合作战。

战事很快转移到七里坪,红军借助地形优势与敌军激战一整天。在随后的追击战中,红军一路追至敌军第二师师长驻守的笔架山。

笔架山战事危急,其他将领望而却步。唯有卫立煌请战,向蒋介石请求死守笔架山的命令。

蒋介石批准了卫立煌的请求,下令死守笔架山与红军决战到底。这一战,打破了以往双方留有退路的惯例。

战斗进行到最后,双方的弹药都已耗尽。战士们拿起大刀,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专职敢死队"队长许世友后来回忆说,七里坪之战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搏命厮杀的身影。

徐向前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趁敌军援军未到之际,带领部队主动撤离。这场战役,红军付出了2000多人伤亡的代价。

这一战,不仅让徐向前失去了许多亲密战友和同窗好友。更让陈赓不得不化装成商贩,冒险前往上海疗伤。

在七里坪的较量中,卫立煌展现出了国民党将领少有的战斗意志。这场战役不仅创造了大别山战役中伤亡最惨重的记录,也在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是这样一场惨烈的战役,让卫立煌亲眼目睹了两党内战的残酷。这一战后,他对红军和共产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文章结束)

战后余烬中 一将看透世事浮

七里坪战役的硝烟散去,卫立煌站在战场上久久无法平静。这场战役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见证了太多生命的逝去。

战场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双方将士的鲜血。那些倒下的战士中,有许多都是年轻的面孔,他们本该拥有更长的人生。

卫立煌在战后的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这场战役。他特别提到了红军将士们表现出的顽强战斗意志,以及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依然保持高昂士气的精神。

这种认识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在之前的军旅生涯中,卫立煌一直认为自己是在为国民党的革命理想而战。

但七里坪之战中,当他看到红军战士们宁死不退的气势,看到他们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然奋勇作战的精神,这些都让他开始思考。

从这场战役开始,卫立煌对待红军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把红军单纯地看作敌人,而是开始认识到他们背后所代表的革命力量。

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卫立煌的指挥风格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求成,而是更加注重对战局的全面把握。

这种转变也反映在他对待部下的态度上。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士兵们的生活条件和精神状态,不再一味追求战果。

在军事会议上,卫立煌也开始提出一些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单纯依靠武力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要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这样的观点在当时的国民党高层中并不多见。大多数将领仍然坚持武力镇压的方针,但卫立煌却开始思考其他可能性。

随着时间推移,卫立煌对国民党的革命理念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道路。

在后来的日记中,卫立煌多次提到七里坪战役给他带来的触动。这场战役成为了他军旅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为他后来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埋下了伏笔。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时,他选择了以民族大义为重。

七里坪战役后,卫立煌逐渐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军事指挥官。他开始用更加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再被单一的意识形态所束缚。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卫立煌对红军的看法,也改变了他对革命、对战争、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方向。这些改变为他后来的重大选择奠定了基础。

(文章结束)

国仇家恨前 将帅显赤子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卫立煌接到命令后立即率军北上,准备在保定一带阻击日军。

不料北平陷落的消息传来,卫立煌立即改变战略,率部进入太行山区与日军周旋。当时的华北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日军来势汹汹。

同年10月,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的身份,在忻口集结部队,准备迎战日本板垣第五师团。这场后来被称为"忻口会战"的战役,成为了华北战场上最激烈的战斗之一。

在卫立煌的指挥下,国军将士奋勇抗战,尽管伤亡惨重,却始终没有退缩。这场战役重创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创下了华北战场歼敌最多的记录。

1938年初,在经历了忻口会战后,卫立煌准备在太岳山布防,准备第二次阻击战。这时他得知有一个重要会议需要他去参加。

卫立煌决定借道延安前往会议地点。这个决定让他有机会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

到达延安后,毛主席亲自设宴款待卫立煌。两人促膝长谈,讨论抗日大计。

在延安期间,卫立煌与八路军官兵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他发现八路军虽然物资匮乏,但战士们斗志昂扬。

通过与毛主席的交谈,卫立煌得知八路军不仅缺乏弹药,连基本的医疗物资都十分紧缺。这让他深感不安。

离开延安后,卫立煌立即赶往洛阳。他找到后勤主任杲海澜,要求立即向延安运送子弹和医疗物资。

杲海澜因为担心蒋介石的追责,显得犹豫不决。卫立煌当即拍案而起,强调抗日是双方共同的事业。

不顾杲海澜的迟疑,卫立煌直接下令向延安发送了大量物资,其中包括180箱牛肉。这些物资为八路军的抗日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抗战期间,卫立煌多次私下援助八路军,为国共合作抗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行动体现了一个军人的家国情怀。

战争结束后,卫立煌的选择令many人感到意外。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将领,最终选择留在了新中国。

建国后,他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主席,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这个决定,印证了他在七里坪战役后的思想转变。

从大别山的对手到建国后的国防要员,卫立煌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军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成长与抉择。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缩影。

(文章结束)

0 阅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