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城市,尤其是那些台风频发的地方,种植一些能抵御海风的绿植可是个技术活。像海滨城市的咖啡店,想打造独特的店面环境,种些绿植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普通绿植很难经得住海风的肆虐。
我有个朋友在海滨城市开咖啡店,他之前就为了这个事儿头疼。他想在店外种点绿植点缀,又担心被台风刮倒。这和在办公室种发财树有点类似,好看是好看,但是活不久,而且还容易被风吹倒。办公室的空间相对固定,发财树根系浅,遇到大风就容易东倒西歪。同理,海滨城市的风更大更复杂,普通绿植难以承受。
在华南沿海地区,有位网友分享过他的种植经历。他种过一种叫银叶金合欢的植物,这种植物在普通环境下长势不错,可是一到台风季,就有些扛不住了。它的叶子比较细碎,在海风长时间的吹拂下,枝叶很容易受损。而和它对比的三角梅,虽然也有一定的耐风性,但在特别强劲的台风面前,也会出现枝干折断的情况。
再说说我自己在华北海边小镇看到的情况。有一位种植户老张,他尝试种过木麻黄。这木麻黄是耐盐碱、耐海风的树种,在当地算是比较适合海边种植的。但是老张也遇到了问题,木麻黄在小树苗阶段,长得比较慢,他等待了差不多三个月,才看到它有了一点小模样。而且在种植初期,如果防风措施没做好,比如没有用一些简易的防风支架固定,小树苗很容易就被吹歪了。
在防风这件事儿上,有些绿植品种可是很有优势的。比如龙舌兰,它是一种比较耐旱耐风的植物。在我们当地一个居家小院里,有人种了一株龙舌兰。那小院在马路边上,刮大风的时候并不少。这株龙舌兰呢,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靠着自己粗壮的茎干和紧凑的叶片结构,稳稳地立在那里好多年了。和龙舌兰对比,还有个叫仙人掌果的植物,它也有一定的耐风能力,但是它的茎干相对较细,没有龙舌兰那么强壮。在遭遇连续几天大风的时候,仙人掌果的部分枝条就会出现发黄干枯的情况,而龙舌兰却安然无恙。
对于那些想在海滨城市做绿植养护的人来说,像在咖啡店门口或者街边花坛种一些绿植,就需要特别注意防风。就拿沙漠玫瑰来说,它在南方一些较为温和的沿海地区可以种植。但是在台风季,如果防风没做好,在一个台风过境的三天里,它娇嫩的花朵和部分枝条就可能被打落。而且在种植时,如果选择在阳台上种植,空间的限制会让防风变得更难。像沙漠玫瑰的根系相对较浅,在阳台上种,要是没有合适的防风支撑,遇到一点稍大一点的风,它就可能被连根拔起或者折断枝干。
在华南地区的一些海滨小村,有村民种植鸡蛋花树。鸡蛋花树开的花很美,在普通天气下是很好的观赏植物。但是村民发现,这种树在台风季节很脆弱。有村民分享他种植鸡蛋花树的经验,他说在台风来临前大概一周的时候,就得把一些比较脆弱的枝干用绳子或者专门的园艺支撑物固定起来。如果不这么做,一旦台风来了,鸡蛋花树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变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主干了。而且鸡蛋花树的树皮相对较薄,海风的盐碱侵蚀加上物理的风吹,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会让它的树皮开始出现斑驳的状况。
相比之下,还有一些相对冷门的耐海风品种,比如银桦。银桦在一些海滨城市的植物园里能看到,它比较适合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种植。为什么是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呢?这就和地形地貌有关了。在一个有一定坡度的地方,风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银桦可以利用这种地形优势来减少风的正面冲击。我曾听一位老园艺师说,在南方某海滨城市的一个山坡咖啡园里,种了一些银桦。他在种植的前半个月,特别注意银桦幼苗的防风。他给每一株幼苗都做了简易的防风支架,就像给小孩子拄上了拐杖一样。这个支架是用一些结实的木棍和小铁丝做的,成本不高,但是效果很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看着这些银桦幼苗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海风环境,茁壮成长,老园艺师很是欣慰。
还有个冷门品种是竹节树。在海滨地区的一些村子里,有农户尝试种植竹节树。竹节树的生长速度不算快,但是它的木质比较坚硬,有一定的韧性。在华南沿海的一个海边村庄里,一位农户种了几棵竹节树在自家院子的海边一侧。最初种下的时候,在七天左右的时间里,他每天都会去查看树苗的状态。因为他担心那几天可能会有一股小的台风来袭。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他发现竹节树的叶子虽然也会被风吹得有些晃动,但整体植株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而和它同院子种的榕树,由于榕树的枝叶比较茂盛,在大风天就容易被吹断一些细小的树枝。
在种植这些海滨耐风绿植的时候,有一个关键的点就是预埋防风支架法。这方法在台风季来临前对保护绿植可太有用了。就像种在海岸边的棕榈树,很多海边城市的一些大型建筑或者酒店门口都会种棕榈树来美化环境。可是棕榈树也怕台风,如果没有做好防风措施,一个台风天过后,棕榈树的叶片可能就像被剪过一样,七零八落的。正确的做法是在种植棕榈树的时候,就预埋好防风支架。在棕榈树种下的当天,就可以在它周围的固定位置深埋一些金属或者木质的支架,支架和棕榈树的树干要用柔软的布条或者特制的绑带轻轻绑好。这样在接下来的一周左右的适应期里,棕榈树遇到小风小浪就不会被轻易吹倒。随着时间推移,大概一个月后,棕榈树的根系逐渐稳固,这时防风支架的作用依然存在,它就像一个保险,在遇到大风的时候可以给棕榈树提供额外的支撑。
再说说咖啡店场景下海滨绿植的养护。咖啡店一般都希望在店外营造一个舒适惬意的氛围,种上一些绿植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咖啡店周围的人流量比较大,而且店外的空间有限,不能像在院子里或者公园里那样大面积地种植和养护。像在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的商业街咖啡店,店主想在门口种点小巧又不占地方的绿植。他一开始种了小型的散尾葵,结果发现散尾葵虽然美观,但是在海风的影响下,它的叶子很容易发黄干枯。后来店主改种了一些耐海的虎尾兰,虎尾兰的叶片比较厚实,而且它的抗风能力相对较强。在台风季来临前三天,店主只需要简单地检查一下虎尾兰的根部是否固定好,有没有被周围的风吹来的杂物影响到就好。而且虎尾兰在阳台上或者店外的花盆里种植,不会占据太多的空间,还能给咖啡店增添一份独特的绿意。
还有一些在滨海地区比较少见的耐风植物,比如金雀花。金雀花开花的时候像一群蝴蝶落在枝头,特别美。但是在海边种植金雀花,需要特别注意它的小环境。在海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花农在自己的花田边缘种了金雀花。花田旁边有一条小路,风从海面吹来的时候,会先经过这条小路再吹到花田。花农在种植金雀花的时候,在它种植后的半个月内,就发现金雀花的花枝有些发软。原来是因为花田旁边的小路让风形成了一个小漩涡,加剧了风对金雀花的吹拂力度。于是花农就用一些小的防风网围在金雀花的周围,就像给金雀花做了一个小保护罩。经过这样的处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金雀花再也没有出现过被风吹坏的情况。
对于海滨城市的绿化工程来说,防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比如在沿海城市的一些大型广场或者滨海大道的绿化带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耐海风植物。在这些植物的种植初期,园林工人们就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做好防风措施。拿木榄来说,它是红树林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海滨的环境。但是在城市的绿化带上单独种植木榄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防风工作,在台风来袭的前三天,它的枝叶就可能被吹得七零八落。园林工人们会在种植木榄的时候,在它的周围埋上一些粗壮的木桩,并且用绳子把木榄的枝干和木桩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防风方法,在经过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后,木榄就能在这个固定位置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那么问题来了,在海滨城市种植这些耐海风绿植的时候,你是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木麻黄,还是比较冷门的银桦呢?或者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种植和防风小窍门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