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居家或者咖啡厅这些场景里,绿植能增添不少生机。月季就是很受欢迎的绿植之一。不过在不同地域种植月季会有差异,像华北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月季可能需要更多水分;而华南地区湿度较大,病虫害防治方面又有不同要点。
月季好看,但是养起来有些头疼。我有个朋友在办公室养了盆月季,没几天就发现叶子发黄,花朵也不精神。其实,这可能是因为光照、浇水或者防虫没做好。很多绿植在室内种植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绿萝,有时候水浇多了根部就烂了;吊兰如果没有合适的光照,也会生长不良。
咱们先说说补光强度对月季的影响。月季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室内光照往往不足。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一般来说,月季每天最好能接受4 - 6小时的光照。要是在办公室这种地方,一天能有2 - 3小时的光照就不错了。有位河北的网友分享,他在公司前台放了盆月季,开始没注意补光,月季长得慢,后来用了补光灯,补光强度调整到合适程度,大概一个月后就有明显变化,新叶长出来了,花朵也开始冒头了。
补光强度不是越强越好,要有个合适的范围。如果光照过强,尤其是在夏天,可能会灼伤月季的叶子。我在华北的一些花友群里了解到,有些花友夏天把月季直接放在朝南的窗台,没有适当遮光,结果叶子被晒伤,出现斑点。正常情况下,在室内补光,根据月季离光源的距离和光源的强度,大概每天补光3 - 5小时,持续一周左右就能看到月季的精神状态有所改善。
再说说月季防虫。月季容易招蚜虫、白粉虱这些害虫。我邻居家阳台种了月季,有一段时间蚜虫特别多。他告诉我,刚开始他没太在意,结果蚜虫越来越多,月季的嫩叶都被蚜虫吸食得不成样子。后来他用了辣椒水喷洒,大概7天后,蚜虫的数量明显减少了。辣椒水制作简单,把干辣椒切碎,加水煮一会儿,然后晾凉就可以用来喷洒月季了。
除了辣椒水,还有大蒜水也能防虫。在华南地区,有花农种植玫瑰(和月季同属蔷薇科,很多防虫方法通用)。他说大蒜水效果很不错,大蒜切碎后浸泡在水里24小时,然后取滤液喷洒在月季的叶子和茎上,每隔3天喷一次,连喷一周,能有效预防害虫。像一些比较冷门的绿植,比如蓝花楹,它的树叶茂密,也有自己的防虫小妙招,不过和月季的防虫方法有些不同,蓝花楹更多靠自身散发的气味驱赶害虫。
在公司前台放月季,不仅要考虑生长问题,还得考虑美观和整体的布置。有个上海的网友,他的公司前台本来只放了盆普通的月季,花朵颜色比较单一。后来他换了一盆双色月季,还搭配了一些小的多肉植物在旁边,看起来就特别精致。这就涉及到月季的品种选择,除了常见的红双喜、粉和平等,还有一些冷门品种,像黄金庆典,花瓣是金黄色的,花朵很大,很适合放在公司前台这种比较显眼的地方;还有欢笑格鲁吉亚,花朵是橙红色,花瓣层层叠叠,非常漂亮。
月季的养护成本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拿浇水来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浇水的频率和量都不一样。在华北的春季,天气比较干燥,月季大概3 - 5天浇一次水;而在华南的冬季,空气湿度大,可能10 - 15天浇一次水就够了。施肥也是一样,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使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也听过一些种植案例,有个河南的种植户,他种植的月季采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方式,一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每隔半个月施一次无机肥,月季长得特别壮实。
从种植的角度看,月季的繁殖也有多种方法。扦插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我见过一些种植爱好者,他们在居家阳台或者办公室的窗台进行月季扦插。把月季的枝条剪成合适的小段,插入湿润的基质中,保持基质湿润和环境通风。大概15 - 20天就能生根。还有播种繁殖,不过播种繁殖相对较慢,适合那些有耐心的人。有位东北的网友就尝试过播种繁殖月季,他从春天开始播种,到夏天才开始长出小苗,整个过程虽然长,但是看着月季一点点成长也很有成就感。
除了日常的养护,月季的季节性养护也很重要。在月季的花期,要及时剪掉残花,这样能让新的花朵开得更好。我在西南地区看到一些种植月季的果园,果农兼种月季。他们会在花期过后对月季进行修剪,把生长过密的枝条、细弱的枝条剪掉,让月季通风透光更好。这样大概一个月后,新的枝条就会长出来,为下一轮的花期做准备。
对于公司前台摆放月季来说,除了养护,还要考虑和周围环境的搭配。如果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办公室,选择造型比较简洁、花朵颜色淡雅的月季品种会更合适;如果是古典风格的环境,可能那种花朵大而艳丽的月季会更搭。而且,月季的摆放位置也要考虑光线和通风情况。有个东部的网友,他的公司前台有一扇小窗户,他把月季放在窗户旁边,每天能接收到一定的侧光,通风也不错,月季长得就很好。
不同的场景下月季的养护也有差别。在居家环境下,月季可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人们对它的美观性要求更高。而在咖啡厅里,月季既要美观又要和整体的氛围相协调。咖啡厅一般光线相对较暗,这时候可能需要更强的补光措施。我认识的一个咖啡厅老板,在他的店里放了几盆月季,开始没太注意灯光问题,后来发现月季的生长状态不好,调整了灯光强度和角度,大概一周后,月季就开始恢复生机了。
在月季的养护过程中,土壤的选择也很关键。月季适合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有的地方土壤比较黏重,这时候就需要改良土壤。我听说河北的一个园艺爱好者,他当地的土壤比较黏,他就把腐叶土、泥炭土和珍珠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来种植月季,效果很好。不同的绿植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一样,像多肉植物就需要更透气、排水性更好的颗粒土,而像龟背竹这种绿植适合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我们再看回头来说月季防虫。除了前面提到的物理防虫方法,还有一些生物防虫的方法。比如在花园里种植一些驱虫的植物,像薄荷、迷迭香等,这些植物散发的气味能驱赶月季的害虫。有个南方花友的花园里种植了月季和薄荷,他发现月季很少有蚜虫等问题,可能就是薄荷的气味起到了驱虫的作用。而且薄荷本身也有很好的观赏和食用价值,在同一场景中多种用途。
从成本节省的角度看,如果选择自己繁殖月季,相比于购买成品苗能节省不少成本。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验,我买了一盆月季苗要几十元,后来我自己扦插了几株,花费很少就得到了一盆新的月季。而且在日常养护中,如果合理利用资源,比如用淘米水浇花,既能减少买肥料的钱,又能给月季提供养分。
在华北地区,由于气候相对干燥和寒冷,冬季对月季的养护要特别注意防寒。有些花友会把月季的枝条埋在土里,上面再覆盖一些干草,这样能起到一定的防寒作用。而在华南地区,冬季相对温暖,月季可能不需要太多的防寒措施,但是也要注意避免积水,防止根部腐烂。
对于公司前台摆放的月季,还要考虑美观的持久性。如果月季长时间不开花或者花朵很快凋谢,会影响整体的美观。这就需要合理地控制浇水、施肥、光照等因素。我见过一些公司前台摆放的月季,因为长期处于室内环境,光照不足,花朵开得小而且花期短。后来调整了摆放位置,加强了补光,花朵的质量就有了明显提升。
不同的绿植和月季搭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和绣球花搭配,绣球花颜色丰富,和月季放在一起,在色彩上能相互映衬。在我见过的几个花友的花园里,月季和绣球花搭配种植,形成了一片美丽的花海。而且在养护上,它们有些养护方法是可以通用的,比如都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浇水施肥。
在公司环境中,月季的养护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能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我有个武汉的网友,在办公室摆放了几盆月季,他发现自从摆放月季后,办公室里的空气感觉更清新了。这也是在办公场所种植月季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月季的养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和见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从基本的浇水施肥,到防虫防病,再到环境搭配,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景下,月季的养护方法也要灵活调整。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无论是北方的干燥气候还是南方的湿润气候,无论是公司前台还是居家阳台,只要掌握了合适的养护方法,都能让月季茁壮成长。那大家有没有自己养月季的独特经验呢?在特殊的地域或者场景下有没有遇到一些特别的问题?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