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修剪,退伍军人基地,虹之玉培育,温差要记录
在绿植的世界里,虹之玉可是个有趣的存在。很多朋友喜欢在自家阳台或者办公室养点绿植,像绿萝、吊兰这些常见品种就很受欢迎,但我今天想重点讲讲虹之玉。虹之玉这小家伙,叶子圆润可爱,平常是绿色的,在温差大的时候就会变成漂亮的红色,就像自带滤镜一样。它不像仙人球那么扎手,也不像龟背竹那么占地方,小小一盆放在那儿就很有生机。
我有个朋友在华南地区的广州,他就特别喜欢养绿植。他之前养过玉露,玉露这植物可娇贵了,水一多就烂根。还有生石花,这花看起来像小石头,但是开花的时候特别惊艳,不过养护起来得特别注意光照。他说他一开始养虹之玉的时候,也碰到了不少问题。虹之玉在室内如果光照不足,就会徒长,原本紧凑的叶片变得稀疏,颜色也不好看,整个植株看起来就病恹恹的。
虹之玉其实比较适合在窗台这种有充足光照但又不会被暴晒的地方。在华北地区,像北京的一些阳台上,虹之玉只要养护得当就能长得很好。但有些新手花友不知道该怎么给虹之玉造型修剪。比如说,有的虹之玉长得比较高,枝条也比较散乱,这时候就需要修剪。修剪的时候可不能乱剪,要从健康的节点处剪掉那些徒长或者过密的枝条。
我曾听一个在退伍军人基地工作过的朋友说过,那里有时候也会搞一些绿植种植活动。他们的虹之玉培育就很有讲究。退伍军人做事都很严谨,在虹之玉的培育上也是。他们会严格控制浇水频率,一般7天左右浇一次水,不过这也得根据实际的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调整。而且他们很注重记录温差。在华北的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这对虹之玉变色非常有利。他们每天都会记录下温度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当昼夜温差达到10度以上时,虹之玉的颜色就会变得特别鲜艳。
我们再来说说虹之玉和别的绿植的不同之处。拿多肉植物中的熊童子来说,熊童子的叶片像小爪子,特别可爱,但是它的叶子比较薄,储存的水分没有虹之玉多,所以浇水要更谨慎一些,大概15天左右浇一次水。而虹之玉相对来说比较皮实,只要不是长时间积水,一般都能茁壮成长。还有佛珠吊兰,它是细长的珠子形状的叶子,生长方式是垂吊式的,适合放在花架上。虹之玉则多是单独放在小盆里,当成小型多肉盆栽观赏。
在居家种植虹之玉的时候,选址很重要。我邻居家在华北的一个小县城里,住在二楼,他家的阳台就特别适合虹之玉生长。阳台朝南,每天能有四五个小时的光照,他每天早上起来都会观察虹之玉的状态。他说刚开始养的时候,虹之玉的叶片有点发黄,他就以为是缺肥了,就给施了点薄肥。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叶子更黄了。后来他才意识到可能是浇水太多了,就把浇水频率降低到了10天左右一次,慢慢地叶片又恢复了生机。
对于虹之玉的造型修剪,还得根据它的生长习性来。在一些办公室场景里,大家都希望虹之玉能长得精致一点。有的同事会把虹之玉修剪成球形,看起来特别可爱。这就需要耐心地一点点修剪,从外围开始,把那些不整齐的枝叶剪掉。还有个网友分享他的经验,他说他在上海,住在高楼里,虹之玉放在朝南的窗台。他的虹之玉长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往外伸枝条,他就把伸出来的枝条剪掉一部分,这样可以让虹之玉看起来更紧凑。他还会把剪下来的枝条重新扦插,经过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长出新的虹之玉小植株。
关于虹之玉的培育,浇水是个关键环节。在华南地区,天气比较湿润,可能10 - 15天浇一次水就够了。但是在华北地区,比较干燥,尤其是秋冬季节,可能7 - 10天就要浇一次水。不过这都是大概的频率,还得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来判断。我有个在山东青岛的朋友,他在养虹之玉的时候,就是通过手指插入土壤大概2 - 3厘米来感觉土壤的干湿程度。如果感觉土壤已经比较干了,就给虹之玉浇水。
虹之玉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就像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地区,太阳比较大且时间长,如果直接暴晒,虹之玉很容易被晒伤。所以需要给它适当的遮荫。但是如果在东北地区,像长春这样的城市,光照时间相对较短,为了让虹之玉能有足够的光照,就要把它放在尽量能被阳光照到的地方。我的一位吉林长春的朋友,他会在冬天太阳比较弱的时候,把虹之玉放在朝南的室外小阳台上,让它充分享受阳光,这时候虹之玉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一个月就能看出明显的变化。
在虹之玉的造型修剪方面,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如果你想让虹之玉看起来像一个精致的小喷泉,就可以把底部的叶片逐渐摘掉,然后让中间的枝叶往上生长。有个杭州的花友就是这样做的,他先是把虹之玉底部一些已经发黄或者比较薄的叶片摘掉,过了几天,发现虹之玉的中间部分开始长得更茂盛了。他继续沿着这个思路修剪,大概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打造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喷泉造型的虹之玉。
还有在培育虹之玉的时候,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虹之玉喜欢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在华北地区,有些花友会自己调配土壤,一般会用泥炭土加上蛭石还有珍珠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比如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花友,他用的是泥炭土:蛭石:珍珠岩 = 3:1:1的比例混合土壤来种植虹之玉,这样的土壤能让虹之玉的根系更好地生长。他发现虹之玉在这样的土壤里,一个月左右就能长出很多新的小叶片。
虹之玉和别的绿植对比起来,它的繁殖也比较容易。像文竹,繁殖起来就比较麻烦,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而虹之玉只要一片健康的叶子就可以进行扦插繁殖。在华南的深圳地区,气温比较高,湿度也比较大,虹之玉扦插繁殖的成功率就比较高。有个深圳的花友做过实验,他从虹之玉植株上剪下一片健康的叶子,插入湿润的土壤里,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叶子的基部就长出了新的根系,再过一个月就长成了一个新的虹之玉小植株。
在办公室或者咖啡厅这种室内环境里,虹之玉也能很好地生长。不过要注意保持通风,不然容易滋生细菌。在华东地区的一些城市,像南京,有些咖啡厅会把虹之玉放在窗边的小几案上,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给室内增添生机。但是咖啡厅里人多,空气质量有时候不太好,而且空调的温度调节可能会影响虹之玉的生长。所以要时不时地把虹之玉搬到室外通通风,这样能让它更好地生长。
虹之玉的造型修剪还得根据季节来进行。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虹之玉生长比较旺盛,这时候可以进行比较大幅度的修剪,可以调整它的形状,让它长得更美观。而在夏天,虹之玉生长缓慢,这个时候修剪就要轻一点,避免过多的伤口感染。冬天的时候,虹之玉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一般不建议修剪。
我对虹之玉的温差记录也很感兴趣。就像在华北的张家口地区,温差比较大。有个种植虹之玉的老农(退伍军人基地也有类似传统种植经验的老人),他每天都会记录虹之玉周围的温度。他发现当夜晚温度降到很低,而白天温度又能升起来的时候,虹之玉的颜色变化特别明显。他从10月中旬开始记录,大概每3天记录一次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总结出了一套虹之玉在不同温差下的生长和颜色变化规律。
虹之玉和很多多肉植物一样,容易得一些病虫害。比如说黑腐病,这在虹之玉身上也是比较常见的。在华南地区的广州,有花友的虹之玉就得了黑腐病。他说开始的时候只是看到叶片有点发黑,没太在意,后来整棵植株都烂掉了。后来他看了很多资料才知道,是因为浇水太多加上通风不好才会这样。所以在种植虹之玉的时候,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注意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虹之玉在室内摆放的时候,还可以和其他绿植搭配组合。比如和仙人掌搭配,仙人掌是带刺的,虹之玉是可爱的圆润叶片,两者放在一起,会形成一种很有意思的对比。在东北的哈尔滨,冬天室内的温度比较低,如果只养虹之玉的话,可能需要额外的保暖措施。但是如果和仙人掌搭配种植在一个比较厚的花盆里,仙人掌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这样虹之玉就能更好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虹之玉的浇水时间也有讲究。在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比如太原,上午或者下午浇水比较合适,避免中午温度高的时候浇水。因为中午温度高,浇水后土壤温度突然降低,虹之玉的根系可能会受不了。我有个朋友之前就犯过这个错误,他在中午给虹之玉浇水,结果没过多久,虹之玉就出现了叶子发耷拉的情况。后来他调整了浇水时间,就把虹之玉养得很好了。
虹之玉的造型修剪还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比如小剪刀或者镊子。在西南地区的成都,有些花友特别喜欢用小镊子来拔掉虹之玉不需要的叶片。这样既方便又精准。而且镊子还可以用来整理那些新长出来的比较杂乱的根系,对虹之玉的生长非常有帮助。
虹之玉在不同的地域,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还是有差别的。像在华中地区的一些城市,如武汉,夏季的光照强度比较大,虽然虹之玉比较耐旱耐热,但在这个时候也需要适当的遮荫。而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如西安,虹之玉在同样的季节可能就不需要太多的遮荫,因为光照时间和强度都比较适合它生长。
虹之玉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颜色变化是一个很有趣的看点。在华北的保定地区,很多花友都喜欢观察虹之玉颜色的变化。他们会根据不同的颜色来判断虹之玉的生长状态。比如当虹之玉的颜色变成深红色时,说明它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养分,这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施肥。
虹之玉和其他绿植相比,它的生长速度比较适中。不像薄荷生长速度那么快,也不像一些沙漠玫瑰生长速度那么慢。在华南的南宁地区,虹之玉大概一个月能长1 - 2厘米左右的高度。如果养护得好,还能长出不少新的分枝。
虹之玉的造型修剪也和它的容器有关。如果虹之玉种在一个比较小的容器里,它的生长空间有限,所以造型更要精致一点。在华东的扬州地区,有些虹之玉是种在那种小巧的陶瓷花盆里的,这些虹之玉就会被修剪成比较小巧玲珑的造型,看起来非常精致。
虹之玉在室内养护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灰尘的积累。在华北的沧州地区,灰尘比较多,有花友发现虹之玉的叶片上如果积了太多灰尘,会影响它的光合作用。所以他会定期用湿布轻轻擦拭虹之玉的叶片,这样就能让虹之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得也更健康。
虹之玉的培育和养护涉及到很多方面,从造型修剪到温差记录,从土壤选择到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下,虹之玉的养护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那么问题来了,你在虹之玉的养护过程中,哪一步是你觉得最困难或者最有心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