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防长声称“中国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军所有航母”作出回应,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回应背后,是中美军事力量对比的现实,以及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的一贯套路。
事情缘起于美国防长赫格塞思此前的表态,他称根据美军的推演,中国正在组建一支专门用来摧毁美国的军队,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只需20分钟,就可以摧毁美国现役的11艘航空母舰。与此同时,美军印太总部司令也提到,中方军事实力已能突破“第一岛链”,且中国生产战机和军舰的速度远超美军,未来美军在亚太局势将继续恶化。从军事技术角度来看,中国近年来在反舰导弹等领域确实取得显著进展。这使得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地区活动时不得不保持谨慎,不敢轻易靠近中国沿海。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要说中国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军所有航母,这一说法过于夸张。现代航母战斗群拥有多层防御体系,包括护航舰艇的防空、反潜防御,舰载机的空中巡逻防御,以及预警机提供的早期预警等。以美军航母战斗群为例,通常配备多艘宙斯盾驱逐舰、护卫舰,这些舰艇装备有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如“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可对来袭目标进行多层次拦截。航母自身也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如近防炮系统等。而且,美军航母分布在全球不同海域执行任务,要在短短20分钟内将其全部摧毁,从现实角度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防长之所以抛出如此惊人言论,背后有着深层的政治意图。一方面,这是美国国防部惯用的“要钱套路”。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夸大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以及美军面临的威胁,向国会争取更多的军费预算。近年来,美国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2025年国防预算更是数额巨大。美国防长强调中国对美军航母的威胁,试图让国会相信,只有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军事研发、装备更新和军事力量建设,才能维持美国的军事优势。
特朗普(资料图)
另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制造这种紧张氛围,拉拢盟友,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体系。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极具威胁的对手,迫使盟友更加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进而加强与美国在军事上的合作。例如,美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推动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军事合作,频繁举行联合军演,部署先进武器装备等,都是其强化军事同盟体系的表现。
针对美国防长的言论,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回应,指出美方有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军队,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这正是当前中美两军交往的障碍所在。中方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是中美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也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期待。同时,中方对自身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希望美方不要有受迫害妄想症,总拿别人当借口。
这一回应体现了中国在对待中美军事关系上的理性和成熟。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防建设是出于自卫防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军队的发展是为了确保自身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而不是寻求对外扩张或挑起冲突。与美国在全球各地频繁军事介入、维持庞大军事存在的做法不同,中国军队更多地是专注于守护本国领土和海洋权益,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特朗普(资料图)
从国际舆论反应来看,美国防长的言论也遭到一些理性声音的质疑。许多国际观察人士指出,美国这种过度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也给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中国国防部的回应则得到了不少认可,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自信和担当,以及对和平的坚定追求。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和军事大国,保持理性、克制和对话至关重要。美国不应一味通过制造“中国威胁论”来为自身军事扩张和战略布局寻找借口,而应正视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中国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推动构建稳定、和平的国际秩序。中国也将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