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报道,菲律宾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在前总统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后,现任总统马科斯的支持率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菲军方小动作不断,4月20日,菲律宾36号护卫艇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组织兵力依法跟踪监视、警告驱离。这一系列事件背后,菲律宾政坛局势和南海局势的走向备受关注。
菲民调机构“亚洲脉动”研究公司数据显示,马科斯今年2月支持率为42%,但3月大幅下降至25%。民众对他的不信任度从32%升至5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特尔特的女儿、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支持率则从52%升至59%,不支持率从26%降至16% 。这种支持率的两极变化,主要源于杜特尔特被捕事件。
马科斯(资料图)
杜特尔特在菲律宾民间声望极高,在其卸任时支持率仍超60%。3月11日,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马尼拉后被警方逮捕,随后被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而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已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这一事件引发民众对马科斯政府的强烈不满。菲律宾东方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托雷斯分析称,杜特尔特被捕事件改变了政治叙事,为与前总统关系密切的候选人注入了新活力 。莎拉凭借杜特尔特的影响力,以及自身的政治能力,成功抓住机会,使得支持率大幅提升。
如今,菲律宾即将在5月12日迎来中期选举。此次选举涉及众议院全部316个席位,和参议院24个席位的一半。对于马科斯而言,支持率暴跌对其执政极为不利,如果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对国会的控制,未来执政将面临巨大阻碍,甚至可能被弹劾。而莎拉若能保持当前态势,不仅能解决自身弹劾危机,还将在菲律宾政坛获得更大话语权,为2028年总统大选奠定基础 。
马科斯(资料图)
在支持率暴跌、中期选举临近的压力下,马科斯政府在南海方向动作不断。4月20日,菲律宾36号护卫艇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海,这一行为性质恶劣。以往菲律宾前往黄岩岛海域的多为海警船,而此次派出的护卫艇是一艘炮舰,其挑衅力度明显升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迅速组织兵力依法跟踪监视、警告驱离 。
马科斯政府此举目的或许有两个。一是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和矛盾。国内支持率的暴跌让马科斯政府急需找到突破口,通过在南海制造事端,煽动民族情绪,试图展现对华强硬姿态,以获取国内部分民众支持 。二是为即将到来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做铺垫。美菲将于4月21日至5月9日举行一场大型军演,目前已有19个国家派出观察员。菲律宾在此时制造黄岩岛事端,向民众传递其对中国的强硬姿态,妄图在军演前营造紧张氛围 。
然而,马科斯政府的这种做法注定难以达到目的。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对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坚决回击。此次解放军迅速驱离菲律宾护卫艇,让马科斯政府的挑衅沦为笑柄。而且,菲律宾民众也逐渐认识到马科斯政府这种利用外部矛盾转移国内视线的手段,未必会因此增加对马科斯的支持。
马科斯(资料图)
至于即将举行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虽然规模较大,参演兵力众多,包括9000名美军、5000名菲军以及少量澳军,还有日本、波兰以及捷克等国以“观察国”身份参与,但这更多是一种表面威慑。美国虽利用军演向中国施压,却并不愿真正因菲律宾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此前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导系统”,但从部署至今都未进行过实弹测试,足以表明美国在涉及与中国直接对抗时的谨慎态度 。菲律宾若想借美国之力在南海获取利益,无疑是异想天开。
菲律宾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马科斯政府在南海的挑衅行为,都使得菲律宾面临诸多挑战。对于马科斯政府而言,与其在南海制造事端,不如切实解决国内民生问题,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修复与杜特尔特家族等政治势力的关系,以稳定国内政治局势。而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应摒弃错误做法,回到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的正轨上来,避免被外部势力利用,损害自身国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