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减负?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讽刺与现实
在医疗这片神圣而又繁忙的土地上,医护人员们日复一日地奔波在生死之间,用双手和智慧书写着生命的篇章。然而,当国家卫健委印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宣称要为医务人员减负时,我们不禁要问:这减负的春风,真的能吹进医护们的心田吗?
11月7日,国家卫健委一纸通知,将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推向了新的改革风口。学分制,这个早已被医护人员熟悉的词汇,如今再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每年不低于25学分(不少于90学时)的要求,看似简单明了,实则暗流涌动。减负?还是加压?这成了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新规一出,专家们纷纷站台,表示新规将更适应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时,却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学分制的改革,无疑是对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的一次全面梳理。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到进修学习,再到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看似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实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学分盛宴”。在这场盛宴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忙碌于临床救治,还要挤出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以获取那象征着职业发展的学分。
讽刺的是,这些活动往往与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脱节。一些所谓的“新技术推广”、“多学科诊疗”,在现实中却成了医护人员手中的“烫手山芋”。参加吧,浪费时间;不参加吧,学分不够。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让医护人员不禁感叹:减负?何时能成?
更为讽刺的是,新规中提到的“有计划的自学”,本应是医护人员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却在现实中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分游戏”。用人单位在审核过程中,往往只看重学习效果等可验证因素,而忽视了医护人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收获和感受。这种“一刀切”的评估方式,不仅无法真正反映医护人员的学习情况,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新规中的一些亮点。比如,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定位和产出途径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同时,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学分登记方式。然而,这些亮点在现实中却往往被那些繁琐的学分要求和复杂的管理流程所掩盖。
减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制度上的改革,更需要的是实际工作中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当社会真正认识到医护人员的工作价值和职业压力时,才能从根本上为他们减负。
在这场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决心和医护人员的期待。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当我们真正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讽刺却又现实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减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对医护人员的一份尊重和关怀。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和谐的医疗环境,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一个医生华医网10分,120元,一年大几亿的收入
学分都是钱啊,都进了谁的腰包[呲牙笑]
想学还得先买个会员,两百多
骗钱的
培养也一个产业链
这年头网上学习资源这么发达,谁还需要继续教育,想学的自来会学,不想学的不用强求吧
吸干医护血。
三十块钱找人学完了
不是一直25学分吗?前几年出不去也要
每年交的那几百块钱去买学分,都不知道是喂了谁!
11月7日?哪年的11月7日?还新规?一年25分山西省至少执行了将近二十年了好吗
都是为了培养另一个产业链,包据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