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客人,你惹老和尚生气了!禅堂里的老和尚缘何生气训人?

五台山便有美景 2025-03-12 05:23:52

禅堂是真正现出一个人修行真面目的地方,因此被誉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如果心没有空,那便融入不了,有些居士虽然身处禅堂,却仍然被尘世的纷扰所牵绊,到了寺院还放不下世间的俗事,看别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也不爽,那也不爽。

小编在寺院当义工的时候,也遇到很多这样的人和事,而对于这样的人,且看当阳玉泉寺的老和尚如何说。

文/知藏法师

禅堂里的老和尚(当阳玉泉寺禅堂首座和尚悲应法师)平时少言寡语的,我经常让他给大家讲讲修行上的事情,他都很谦虚地说,让方丈讲,你讲。

可是有一天晚上,大家坐禅结束了,刚要出禅堂门,老和尚叫住大家,要给大家讲几句。

然后我才知道,傍晚的时候,有位来打禅七的居士找老和尚,提了很多意见。

老和尚不乐意了,晚上就留下大家讲了一些话。

我觉得这些话应该记下来,非常有价值也有意义。能让很多人少走弯路。

老和尚说,到禅堂里来打禅七,要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是来求道的,是要明心见性的,不是来这里发现别人的问题。

每个庙有每个庙的因缘,不可能一样,也不可能按照个别人的想法来,禅堂里的班首师父们讲的话,你能听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就耳边风,不要往心里去,千万不要想着人家要按照你的想法讲,要讲的对你的脾气,禅堂讲法是为了启发人,不是讲道理。

对寺院的风格有看法有意见,不要到处随便讲,要跟方丈讲,他怎么改是他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来寺院是干什么的,是来打禅七的,还是来提合理化建议的。

打一个禅七,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就是要给大家一个集中时间、精力办道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不要空过,最好是有个消息,这才不辜负大家的付出,不能本末倒置,来了,对境生心,起了一大堆妄想念头,烦恼意见,然后就跟着它们跑了,忘了自己是来干吗的。这就可惜了。

老和尚讲话的语气,很认真,我觉得讲的非常慈悲,非常的有必要,也非常的精辟。

0 阅读:0

五台山便有美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