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数智赋能,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新跃升

掌中石家庄 2025-04-15 14:20:26

精致小巧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往返于工作点位,技术高超的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精准焊接钢板,整齐排列的大型数控机床群马力全开……4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栾城区的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煤机公司”),车间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作业。

石煤机公司的繁忙景象,只是石家庄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1月10日,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在组装智能掘锚一体机。

近年来,石家庄坚持育龙头、促创新、抓项目,多措并举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24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3.1%,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品创新,新能源环卫车连中大单

2025年一季度,石煤机公司环卫车产品订单接踵而至,连续中标多个千万级环卫车采购项目,且大部分为新能源环卫车。

在新能源车辆生产车间,一台蓝白涂装的氢能多功能洗扫车正在调试。“这是我们氢能源专用车系列的首款环卫装备,加氢仅需10到15分钟,就能满足高强度作业需求。”公司环卫装备所所长王可介绍,该车辆采用清洁能源驱动,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特性。

“车辆不仅续航能力强、安全性能高,还自带可视化故障诊断和实时监测等智能化功能。”王可说,这款车是石煤机公司多年技术积累的成果,展现了他们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创新实力。

石煤机公司是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工业企业,近年来加速向“新”、向“绿”、向“智”转型升级,先后研发了三软煤层快速掘进高端装备、氢燃料电池系列专用车等创新产品,不断抢占发展新赛道。

石家庄另一家老牌工业企业——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也在转型升级中闯出新路。今年2月,该公司成功中标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200台45英尺柴电一体冷藏集装箱采购项目,实现2025年产业拓展“开门红”。

该批45英尺柴电一体冷藏集装箱,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国产化制冷机组,采用下出风设计,并配备自动新风系统,依托公司贯穿产业链运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端到端”数智运维平台,能够实现对货物位置、温度、湿度、新风送风等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有效保障货物运输安全。

近年来,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一直奔跑在创新道路上。从铁路货车到空调冷链再到城市交通装备,一项项业务的拓展,无不展示了这家百年企业的创新决心。

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石家庄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优惠政策,推出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截至目前,装备制造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9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51家。

产线更新,3分钟下线一台车

4月2日,记者走进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只见一辆辆刚刚生产出来的“小蚂蚁”“冰淇淋”新能源汽车整齐停放在广场上。

抓取、组装、焊接、输送,一台台机器人闪转腾挪……在焊装零部件车间里,一派繁忙生产景象。

2月25日,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总装车间,员工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调试。

“这条生产线是经过智能化改造升级的,效率比之前提升60%以上。”该公司设备工艺部部长黄文军说,这个车间有20台自动弧焊机器人及3套激光焊接系统,通过自动翻转夹具和电控平台,能实现短流程和柔性化生产。

“不仅仅是焊接,涂装、总装等生产线也已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目前仍在不断完善提升。”黄文军说。

得益于生产线的更新升级,目前该公司平均每3分钟下线一台车。自2023年9月投产至2025年2月,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共生产、销售车辆7万多台,实现营收近38亿元。

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北门向西走一公里左右,就是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在这里,一条高压储氢运输气瓶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中。

这条生产线总投资2.3亿元,是国内同行业首条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先进生产线,能够满足氢能储运设备、国际高端气瓶、纯净电子气储运设备生产需求。

“目前正按计划推进相关工作,即将投入正式生产。”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强说,预计该项目年产值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个。

2024年以来,在一系列惠企政策支持下,石家庄一大批工业企业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技术升级进步,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持续涌现,各种智能装备成为生产线上的“主角”。

产业向新,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4月3日,记者在栾城区的翊飞航空科技(石家庄)有限公司组装车间看到,一款超短距起降无人运输机正进行组装测试。

“这款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4.5吨,航程1200公里,可以实现超短距起降,且运营成本更低。”翊飞航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无人机预计在2027年实现量产,在物流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先后获批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华北地区最大的无人机试飞空域。该园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以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建立上下游企业台账,绘制产业链图谱,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该园区已成功引入河北通飞未来飞行器、航景创新、翊飞航空等低空行业企业40余家。谈及落户栾城的原因,不少企业负责人说,一方面,这里试飞区域广阔,能够满足不同种类无人机试飞需求;另一方面,相对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

据了解,园区管委会已组建低空空域运营管理公司,专门服务企业试验飞行报批。未来,还将继续申请多场景、多地貌、多气候类型飞行区域,搭建平台为试飞活动提供各种服务,为全国各地企业开展试飞、载人载货出行等提供更多保障,积极抢占低空经济市场。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贾东亮/文 史晟全/图

0 阅读:15

掌中石家庄

简介:掌中石家庄官方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