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的理解,你怎么看待“钱”?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7 00:53:14

投资就是一场修行,是一场对投资的再认知的过程。路虽远,方向对则可达。咱们今天就聚焦投资,好好唠唠,这几年我在投资上有不少感悟和疑问。

投资是一种贯穿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是对未来某种投资的折算。钱放在哪,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决策。三件越早干越好的事:学会投资、学会处理亲密关系、学会闭环思维。

在 22 年之前,从 08 年到 21 年,这么多年我印象里就一年亏钱,其他年份收益都不错。好在最近一两年我走出来了,又找回自信了。

关于投资我认为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来讲,就是用钱生钱;广义来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像咱们生活里花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这是对身体健康的投资;花时间读书学习,是为抓住未来机会投资;吃饭时克制,不吃太油腻,也是为健康投资。

不过,有些事不能完全用投资思维去考量,比如陪伴孩子。虽说从投资角度,早期多陪伴,亲子关系好,能降低孩子青春期叛逆风险,但陪伴时本身就能让我们获得快乐,不能单纯用投资收益率去衡量。

以前我觉得有些人懂理财会操作很厉害,有些人把钱存银行也挺合适。后来我才意识到,钱放在哪儿本身就是投资决策。把钱存银行拿利息,虽说放弃了高收益机会,但也规避了高风险。

我一直秉持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的理念,要从业务、价值观、文化等多个维度判断公司好坏。以前从 08 年到 21 年,我靠满仓押注好公司,寻找阿尔法收益。但 22 年大亏一场,让我明白在强大环境面前,个人努力有时也无济于事,所以投资还得关注宏观环境。因此我们不光要低头看路,还要抬头看天。泥沙俱下时,别硬冲。

职业选手:涨的时候拿得住,跌的时候(形势不对)割肉很快。

散户:涨的时候蝇营狗苟,跌的时候坚如磐石。被套拿三年,不算厉害。一直涨着拿三年,那是很厉害。

成熟投资者:每一次决策都是以当下时间点为切面。当下这个公司未来可能更好/更坏,当下有没有比这个公司更好/更快/确定性更高的机会。相对置换,机会成本不是成本的概念,永远看的是从今天开始往后的判断,而非被浮盈浮亏绑架。

很多人拿不住十倍股,要么入局太晚,要么涨一点就跑,怎样才能拿住十倍股?

我觉得主要分三步,发现、拿住、赚到。发现十倍股得独具慧眼,拿住过程中要承受股价波动,赚到则是把账面上的富贵变成真金白银。

成熟的投资者做决策时,要以当下为时间切面,判断公司未来是变好还是变差,同时看看有没有比手里股票更好的投资机会。

不少宏大概念容易误导投资决策,像长期主义、慢慢变富,乍一听挺有道理,实际操作起来不一定行得通。对本金少的人来说,一些投资机构鼓吹一年 5% 的收益率,还拿这个建社群安抚大家。但钱是有时间价值的,就像人18 岁开法拉利和 60 岁开法拉利,体验完全不一样。

像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小米,这些都不符合传统消费认知,好多人不理解。实际上,投资得保持开放心态。

我现在买股票,除了看公司本身,还特别关注它是不是 “时代的企业”,也就是符不符合政策导向、社会发展趋势,能不能满足人民需求。就拿茅台来说,现在年轻人对它兴趣越来越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太符合当下的时代需求。

这几年满足精神需求的产品越来越多,像泡泡玛特,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可这种需求很难量化。面对这类产品,做投资决策时该怎么判断呢?

我觉得很多事确实没法量化,不能光用量化思维做投资。投资得关注时代变化的暗流,今年中概资产重估行情,就源于 ChatGPT 带动 AI 领域发展,打破了大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偏见。

现在我重点关注科技、制造、出海、消费这四个方向。

出海企业能打开更大的市场天花板。投资除了要考虑风险回报、周期等因素,我更看重投资的概率和赔率。有些投资大概率能赚钱,但风险低;有些可能会亏钱,但向上的弹性高。

就拿老铺黄金来说,上市时定价低,后来业绩增长,股价也跟着涨,这就是概率和风险都高的投资机会。

AI 出现后,个体投资者和机构的差距在缩小。可以用 AI 工具扩大投研覆盖面,再找行业专家对信息进行双重检验,提升投资决策效率。

另外,我会更关注出海方向。中国企业在海外通杀,中国资产被严重低估。实际上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力特别强,蜜雪冰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关于钱,我认为是更多资源的交换器,把钱当成你拥有这个社会资源的某种度量衡。

钱,是有时间价值的。穷游富游,不如少年游。节省时间,也是在做投资,为未来做准备。很多体验有时间折损价值的,需要审慎节约。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一本是梁宁老师的《真需求》,书里讲的都是商业常识,这些常识短期内不会变,三五年后都还能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投资不只是赚钱的手段,更能让我们换个角度审视生活。咱们得保持乐观,拥抱变化,抓住时代机遇。



文章素材来源三点下班的音频

0 阅读:2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