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住建局”更名为“城市更新局”,在传递怎样的信号?

凤凰空间文化 2024-07-14 11:42:48

最近,湖北全省17个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住建局”),均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这个消息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大家的关注点在于“建设”二字取消,“更新”二字出现。

“城市更新”一词,在中国被提出已至少有10年的历史,中央也多次出台与城市更新相关的政策。

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废弃厂房更新改造、商业配套更新、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等一系列改善民众生活水平的项目,都属于城市更新的范畴。

(图源:unsplash)

这么多城市纷纷成立“城市更新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此前飞速发展的40年里,我们的城市中迅速耸立起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座座造型夺目的地标建筑。而今天,原来“大拆大建”式的建设方式应该向“小而灵活”的城市更新转变。

“住建局”的更名,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方式从“增量时代”变为了“存量时代”,建设的重点已经转变为对现有城市存量进行高质量改造更新,重新激活空间。

在新一轮的浪潮中,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们能以怎样的角色发挥作用并参与其中呢?

01

重塑城市脉络,将城市的历史变为新的起点

历史建筑的改造,是城市更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盘活、重塑旧有的城市空间,将城市的原点变为新的起点,需要建筑师从专业视角介入。

戴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对上海洛克·外滩源的修缮与开发横跨17年之久,事务所对区域中的11座欧洲租界时期建造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修缮与改造,包括光陆大楼、广学大楼、亚洲文会大楼、中实大楼、圆明园公寓、女青年会大楼等。

洛克·外滩源虎丘路鸟瞰 (图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摄影:田方方)

建筑修复以修旧如旧为基本原则,遵循历史的原真性。奇普菲尔德事务所采用技术手段,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外墙脱离原结构体,通过在墙体内植筋、增设挡土墙及壁柱进行加固,再以“结构换胆”的手法,将残留的历史外墙与新修建筑相融合。

新旧建筑对比(图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摄影:Christian Richters)

美丰大楼的改造工作中,下半部保留了原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清水砖墙建筑立面,上半部则向上延伸11层,从而建成一幢14层办公建筑,成功实现了新与旧的共生。建筑体块交错,形态多样,能够减小行人视角可能产生的压迫感,营造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友好关系。

美丰大楼(图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摄影:田方方)

修缮完成后,奇普菲尔德事务所进一步为街区内的一系列巷道与广场进行了设计与更新,那些原本孤立封闭的区域也成了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比如一系列的阶梯装置,从观看戏剧表演的看台,到朋友间随意畅聊的长凳,自然地成为了各种公众行为发生的场所。

这样具体、丰富的介入方式也为“保留城市记忆、塑造城市文化”提供了参考样本。

洛克·外滩源街区改造(图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摄影:田方方)

由BIAD-ASA筑景工作室负责的天津市意式风貌区城市更新,也是通过对规划、建筑、文保等多个层面的改造与梳理,保留历史街区的文化元素,打造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天津意式风情区(图源:意风区管委会)

百年前诞生于北京永定河与石景山之间的首钢工业园,是中国工业化历程重要的起点之一。进入新世纪,这座北京的老工业区随后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为契机,经过建筑师的改造,蜕变成为以钢铁工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园区,成功实现凤凰涅槃。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道,“北京首钢园区工厂的改建是奇迹,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的范例。”

首钢工业园大跳台(图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首钢工业园更新采用了“都市针灸”的策略,尽力保留遗存风貌,保护、再现重要建筑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并植入新型产业内容。老厂房被改造成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的训练馆,原本的炼钢炉成了博物馆……如今的首钢园区逐步实现从厂区、园区到街区、社区的转变,吸引了众多人流,展现了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繁荣气象。

首钢工业园俯瞰(图源:筑境设计,摄影:王栋)

大连15库建于1929年,为日本建筑师设计,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大连港与大连城市发展兴衰的重要见证。

改造后的15库,“旧”的成分多于“新”的成分,“新”也是设计观念上的新,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视觉上焕然一新的新。

大连15库改造(图源:《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

改造充分体现了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经济性原则,以较少的介入手段取得较大的改造效果。改善保温隔热性能,增加水电管线设备,改造内部空间以满足疏散要求,但没有过多改造外观,因为历史建筑本身就是天然的标志性设计素材。

大连15库改造(图源:《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

上海老码头即原来的十六铺,既是码头仓库,又是渔民维持生计的场所。20世纪初,这里变成了上海油脂厂。更新升级后的老码头,正在逐步成为年轻人心中的艺术公园、时尚秀场、复合工作室……

项目的改建方案以装饰、加固为主,局部混凝土构件与结构交杂,配以部分木质构件,构成整个项目的现代基调。大面积的红砖是整个老码头项目的基调,给人一种复古的气息,立面又进一步提取了上海本地“石库门”的意向和比例,提升了场所的记忆性和身份的认同感。

上海老码头改造(图源:《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摄影:吴清山)

建筑师受到“多孔性理论”的影响,将园区更新成了一团具有无限潜力的海绵,拥有边界却包含开口,内部与外部变得更加有机可变,为城市居民的活动创造了无尽的可能。

上海老码头中的“海绵空间”(图源:《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摄影:吴清山)

02

基础设施更新,让城市不再有“隐秘的角落”

除了光鲜亮丽的公共界面,城市中的菜市场、公厕、停车场等常常被忽视的基础设施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更新,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有温度。

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的城市更新项目“北蔡公厕”,将公厕做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产品。

设计师给出了一个可视化、模块化的方式,确定了蓝色和橙红色作为标志性的色彩,让公厕一眼就可以被识别出来。

北蔡公厕(图源:GAMA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厕内根据不同人群的身高规划了洗手台,还配备了母婴设施、无障碍设施等人性化设施。设计师将公厕的空气状况分为A、B、C三等,并且还会针对不同臭味级别的公厕,使用稀释了不同浓度的香氛清除异味,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像“北蔡公厕”一样,可以标准化、快速复制并运用到城市其他地方的设计,对于大量的城市更新来说,非常有意义。

北蔡公厕(图源:GAMA建筑设计事务所)

菜市场也是基础设施更新的重要一环。

比如直造建筑改造的新范菜市场,为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的一个经营了20多年的旧菜场进行改造重建。设计的灵感来自捕捉老菜场中那早已存在的张力,在保留老菜场烟火气的同时,解决了过去卫生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升级了菜市场的外观和使用体验,改变了过去人们对传统菜市场“脏乱差”的印象。

新范菜市场(图源:直造建筑)

2021年,深圳通过《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在全国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理念。无障碍建设,应当是让全民受益的公共基础设施。

上海市杨浦滨江区域的改造,重点升级了无障碍设施,让更多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走近滨江,享受高品质生活。

改造后的上海市杨浦滨江(图源:上海市杨浦区滨江治理联合会)

无障碍的背后是无数的“小细节”以及“毫米级”的较真换来的,传递着人文的温度。如今,无论是乘坐轮椅的老人,还是手推婴儿车的家长,都能经过杨浦滨江的坡道,轻松抵达亲水平台。

上海市杨浦滨江的无障碍坡道(图源:上海市杨浦区滨江治理联合会)

03

重塑新的日常,让住宅、社区更温暖

城市更新应该关注人们具体而现实的日常生活,关心每一个人的真实需求,重塑街巷、住宅、社区,把烟火气带回生活。

很多老旧的小区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焕新绽放。

重庆市九龙坡区红育坡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从2020年正式开启,涉及88栋楼、3476户居民,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投资9800万元。改造采用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方共商共建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居住环境,贴心的改造细节随处可见,生动体现了“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改造成果。

改造后的红育坡片区(图源:公众号“城市设计联盟”)

上海市临汾路380弄社区更新项目,将艺术融入社区,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样本社区之一。社区改造的一个亮点,是完善“全龄社区”的服务,深入挖掘整合利用小区内的闲置房屋,因地制宜增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将废弃幼儿园改建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原废弃垃圾房改建为环保空间等。

改造后的临汾路380弄社区(图源:公众号“城市设计联盟”)

南京小西湖街区改造项目,则是传统街区更新的一个典范。

小西湖街区是南京为数不多的比较完整保留明清风貌特征的历史社区之一,经过时代更迭,它的价值逐渐淹没于激增的人口和衰败的环境之中。设计师明确提出要使用“小尺度、渐进式”的改造方法,以产权地块为单位,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给出了有超强灵活度的设计解决方案,创造出了一个普惠多赢并具有可持续内生能量的活力与和谐社区。

小西湖街区(图源:东大院 城市建筑工作室,摄影:侯博文)

小西湖街区在保留了传统老城空间格局和肌理的同时,实现了“共生院落”,居住空间和商业文创空间共存,不仅解决了原居民房屋年久失修、公共配套设施缺乏、违章搭建侵占等困扰多年的问题,还为片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小西湖街区(图源:东大院 城市建筑工作室,摄影:侯博文)

广州番禺市桥先锋社区内,集中了不同年代特色的建筑,从明清时代的镬耳房、青砖房,到1950、1960年代的红砖墙、蚝壳墙……除了改造老旧小区居住空间外,还完成了针对历史文化与建筑空间的有机更新,让社区成为一个“活态的街区博物馆”。

设计师还建立了“社区规划师”的服务制度,如果社区居民想要自己提升居所的质量,可以通过街道向设计师咨询。这一制度,能让社区保持持续更新。

改造后的广州番禺市桥先锋社区(图源:广州市竖梁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摄影:杨毅衡)

许多微小的改变也深入到社区的更新。

比如北京大栅栏社区,实施了“梦想花园计划”,为胡同内的居民量“院”定制院落花园微更新改造方案,并进行落地改造。

改造后的笤帚胡同19号院落花园(图源:《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

深圳市南山区城中村,则为一栋6层楼公寓的屋顶创造了一个45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还创建了出租农场,定时举办公共活动,活化了社区空间。

深圳市南山区城中村公寓屋顶花园(图源:一十一建筑,摄影:吴嗣鸣)

结语

(图源:pixabay)

“设计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

——简·雅克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和生》

一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记忆,一面是改造升级的必须,学会与“旧”相处,是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

城市更新从来不是单一力量能够推动的,它既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课题,又是商业、文化、环境、教育等各方面的课题。

我们期待着更多元、更便捷、真正服务于人的城市出现。

参考资料

《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乔旭编,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多地住建局更名,有何深意?》(《中国新闻周刊》,作者:解雪薇)

《住建部第一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经验总结》(公众号“城市设计联盟”)

《我居然在这个公共厕所待了三个小时》(公众号“真叫卢俊”)

好书推荐

《城市再生 城市更新行动实践》

中国房地产增量时代过去后,存量时代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空间和运营价值,这应该成为创新中国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要关注城市空间的再生,也要关注城市产业和城市生活的升级,这需要城市设计师的创造力、公共艺术家的想象力、区域管理者的运营力多方面共同推动,催生新的城市价值体系的形成。

在当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中,中国已经涌现出许多成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案例,本书将这些成功的经验汇编成册,分享给更多的设计师和管理者,作为进行城市更新运营管理的参考依据。

《城市更新景观改造》

本书案例遍及世界各地,既有现代景观设计史上的经典项目,也有富有时代感的项目。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借鉴国内外实践成果及图文并茂的分析方法,向读者展示出如何创造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景观。书中内容分为8大部分,分别是小微空间(口袋公园)改造,社区花园改造,城市街区改造,菜市场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桥底空间、架空层改造,旧厂房、仓库改造和滨水区、港口改造。

《致力于九项机制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本书聚焦于老旧小区的更新机制,并系统地提出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改造项目生成机制、资金来源机制、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机制、金融机构以可持续方式支持机制、动员群众共建机制、改造项目生成机制、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机制、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并加以案例说明和众家观点,对指导各地实践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隐藏的秩序》

日本城市初看之下无序,实则充满活力与柔软性,其中隐藏着什么奥秘呢?《隐藏的秩序》以建筑师的独特视角和亲身体验,对西欧、日本、中国部分城市的建筑内外空间关系和城市整体空间秩序进行分析,探讨和揭示隐藏在空间内部的美学秩序和美学原则。

0 阅读:0

凤凰空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