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s|对话SamuelYang:观察细致的非完美主义者

进共达黎 2024-08-13 09:44:42

聚焦为中国及全球创意产业做出贡献的前瞻者

作者|Mos Wu 编辑|吴文卓

“我相信有完美主义者存在,但我不希望我自己变成那个完美主义者。”在中国设计师 Samuel Yang 看来,完美主义者是固执的、易碎的。“就像把自己架空在一个玻璃空间里,(这种状态)是易碎的,并不是一个很坚固、很牢固的东西。”

2015 年,刚从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毕业的 Samuel Yang 正式成立个人品牌 SAMUEL GUÌ YANG。“那个时候在决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位设计师表示自己彼时的初衷非常简单,“想要一个表现的空间,可以满足自己创作的欲望”。

对于 Samuel Yang 而言,成长经历对自己设计风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出生于广东的他,从小的生长环境便与传统节日密不可分,“日常生活就拥抱民俗”。尽管很小就出国留学,但他坦言这些来自家乡的影响已经相当深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做了自己的品牌之后,我会尝试去运用这些(传统民俗)。它们跟生活是不可分离的,就像时尚跟生活也是不可分离的。”

尽管很小就出国留学,但他坦言这些来自家乡的影响已经相当深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SAMUEL GUÌ YANG

目前,这位设计师大部分时间奔波于上海和伦敦两个城市之间,“我的人生根本就已经是一半上海一半伦敦”,“两个城市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他认为,正因如此他才更希望去捕捉细节,从两个城市不断汲取不同的养分。

“我很喜欢观察细节,因为设计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最细微的细节里。”他表示,“大家生活在大都市,可能很容易就忽视掉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细节。所以我在做大的营销或创意内容的时候,会希望它能够呈现出人文视角,呈现出上海与伦敦两个城市之间的交融,例如华人社区。”

SAMUEL GUÌ YANG 品牌向来擅长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进行独特呈现。

图片来源:SAMUEL GUÌ YANG

基于这样的个人经历和品牌背景,SAMUEL GUÌ YANG 品牌向来擅长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进行独特呈现,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品牌名之上。“当时在考虑品牌名字的时候最后选用 SAMUEL GUÌ YANG 是因为它结合了我的英文名和中文名。我的中文名是杨桂东,我把‘东’拿掉,玩了一下东西方名字的顺序倒序。‘桂’字我选择拼音的‘GUÌ’,它是‘桂树’的‘桂’,也有月亮的意象。”他认为这个品牌名“有一种东方和西方的语境的结合”。

从 2016 年开始,品牌的设计中便出现了对旗袍、长衫的改造,将西式立体剪裁融入其中。Samuel Yang 表示这是他们初期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如今他们又开始专门对中国传统色调进行探索,“其实颜色是世界通用的,但每个颜色背后会有一个出现在某个场景的故事,它又跟当时的时代、人情世故是息息相关的。”他认为颜色就像中文汉字一样,有意象和背后故事,“我们也是非常早就去寻找一个新的方式去运用颜色”。

他认为颜色就像中文汉字一样,有意象和背后故事,“我们也是非常早就去寻找一个新的方式去运用颜色”。

图片来源:SAMUEL GUÌ YANG

对于“新中式”这个标签,Samuel Yang 表示它也是近几年因为变为一种潮流趋势才被大众所关注。“其实这种设计元素和理念一直存在于大家的生活当中,只不过怎么把它捕捉起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是对设计师创作能力的考验。”他希望能有一个新的词汇来代表品牌中不断出现的“中国元素”,而他正在探索这个词汇。

在他看来,自己的设计语言和体系理念还在构建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追求的最基本的品牌核心是确定的,那便是永恒的质感。“一件衣物应该不单只是你设计完后的一个单品。它被穿着者拥有后,生命力得以延续;它不会被潮流所影响,会有更精华的东西能永存下去。这种东西是我这么多年钻研下来认为的经得起考验的设计。”

Samuel Yang 坦言,品牌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就像与自己进行非常亲密的自我探讨”。在做品牌的过程中,他的设计角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初创品牌的时候,我赋予了(品牌)很多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背景,用自己的感觉、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去设计。”随着与团队或者相关人员不断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他也学会以更加专业的角度去看待创意行业。“这不单是满足自我的创作抒发,它是一个品牌,也是一门生意。”

对于品牌未来在全球的布局,Samuel Yang 希望可以在后疫情时代回到国际视野。“希望能做出更能代表东方审美的作品,同时也希望不同国家都能够享受这一审美,而不是单单觉得我们的衣服只适合华人。”

0 阅读:0

进共达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