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又对中国套路?今年给中国大飞机发适航证,其实中国不急

谈谈武器 2025-02-21 15:39:33

欧盟此前和美国同样的态度,尽量拖延对中国的国产飞机发放适航证,现在竟然改了口风,来对中国套路?声称今年考虑给中国的大飞机发适航证,其实中国并不着急,这是为什么?

中国能国产C919大飞机,让西方非常忌惮,生怕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分走民航客机的市场蛋糕。因此在美国和欧盟的默契下,竭力阻挠中国拿到适航证,以此拖延和影响中国的国产飞机,参与国际航线,一旦不能拿到适航证,国际上很多航空公司,会有执飞顾虑,因此也无形阻碍了中国产的大飞机,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

我国已经不是首次提出适航证的审批流程,欧盟给出的观点竟然非常可笑,说中国的C919飞机,在他们看来,都是崭新的,让他们认为看清楚很难。

言外之意是,不能判断中国的飞机是否设计建造方面,欧盟不能给背书。

网友听到这么离谱的话,都要气笑了,难道欧盟和美国,颁发适航证的时候,都是用眼睛看一下,然后凭心情发的吗?难道不是按照标准的流程,根据具体的参数,进行检测,通过验收标准,有一整套国际标准的检测方式吗?

任何能符合执飞标准的飞行器,都有整套的标准化的检测方式,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即便是欧盟继续拖延,估计也是搪塞不了太久,毕竟国际社会心理都是明镜一样。

欧盟的态度其实还是推诿,主要是看美国的脸色,不好直接表达,只能找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说出来故意让人去解读。

其实欧盟也是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对美国得罪不起,真是不敢惹,对中国欧盟想要合作的话,也要考虑美国的压力是否顶得住,于是适航证这个事情,就变成一个烫手山芋,欧盟捧着自己也心里知道这么做说不过去,但是实在是感觉为难。

但是近期欧盟的态度有所转变,竟然表示,很可能今年就考虑给C919发放适航证,这是真的吗,还是说在继续套路我们?做出表态的是欧盟的监管机构,国际上都通过这样的公开消息获知了欧盟的态度,接下来就等着看,是否能兑现。

中国建造出国产大飞机,西方为何非常惊讶,独立设计建造一架飞机,要完成至少几十万个标准的零部件,航空工业和上下游至少有几千家的厂家会扩容增产,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因此会蓬勃飞跃,拉动经济和就业,是显而易见。

我国具有综合实力,同时也考虑很周到,有容人之量,给西方的企业预留了合作空间,面的让其一下子接受不了,中国能百分百国产大飞机,这样的消息估计让西方太震撼了,总要留出一个接受的过程。

同时我国也能节约很多时间,让西方的飞机制造公司,承揽定制零件的供给订单,我国进口采购,通过对方的现成生产线,加工出我国需要的零部件,其实是双赢互利的好事。

通过飞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能提高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航空工业是一个集群产业,涉及多个供给领域,发散到多达千家万家工厂,都可能通过良性竞争,参与供给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这也意味着拉动内需,稳定地提升经济增长的总额,虽然飞机建造的产能增量,有一个过程,但是现在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我国的民航市场也有巨大的发展规模,国产飞机能供给,供需在国内就能解决。

为何欧盟提到适航证的事情,我国反而不着急?我国现在正在为稳定量产国产大飞机,做出更好的调整和准备,目前C919接到的一千三百多架订单中,有绝大多数都是国内航空公司的订单,这一部分就足够我国忙碌一阵子了。

欧盟如果想要通过适航证,和我国交换一些外贸合作的条件,估计可能算盘落空的可能大些,我国并不急于拓展国外的市场,反而是国外的公司,将会着急和中国合作。

我国现在正在稳定的逐步替换进口的零部件,一旦实现全部国产化,到那时西方又该跳脚了,因为打着主意想要给中国施加压力,结果会发现,一旦丢掉和中国的合作,这些西方企业反而压力增大,利润减少,自然就要跳脚抱怨欧盟和美国,更何况其中还有美国企业,占据出口零部件的很大比例呢。最后我国不着急,西方都要急的坐不住了。

不得不承认,国家在应对这些事情时,运筹帷幄考虑得非常长远和全面。

0 阅读:16

谈谈武器

简介:告诉你国内外武器设备发展的第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