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只要韩国人一申遗,总会在第一时间冲上我们的热搜榜,只因为他们的申遗项目几乎都带着中国文化的影子,比如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端午祭,还有形似榫卯的大木匠,以及新儒学书院等等,让网友们感到不解和无奈。
那么,为什么韩国人总是想擦边中国呢?他们又为何如此热衷于申遗呢?
实际上,韩国申遗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从韩国的这几十年的神操作就可以看出,他们其实就是想将自身文化萌发的时间往前推,给韩国的历史多加一两千年。
可问题是,韩国的历史很空虚,也不够独立,其大部分的历史本身还得从中国的史书古籍中查证。
在中国古代汉文资料和朝鲜早期的历史文献中,都不否认箕子入朝鲜这一事实,并认为箕子王朝是朝鲜半岛的第一个王朝。而这个箕子,正是帝辛的叔父。
周武王灭商后,箕子因其道不得行,其志不得遂,于是“衰殷之运,走之朝鲜”,东渡朝鲜建立了箕子王朝。
相传,箕子一行人到了黄海边,又乘木筏向东漂流。几天之后,登上了一座岛,因此地山明水秀,一派明丽之景,于是便将个地方称作朝鲜,从此,箕子和五千余人在此定居,其都城就在今平壤一带。
到了战国时期,箕子王朝曾和真番一同归于燕国,直到燕国被秦所灭。在西汉时期,这个王朝又被燕国人卫满消灭,之后卫满驱逐箕准,在朝鲜半岛自立为王,建成卫氏朝鲜。
汉武帝时期,汉军灭掉卫氏朝鲜,并在其旧国土上设郡统治。从那以后,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了晋朝。
晋朝之后,朝鲜半岛虽然处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但它始终都在遭受外部的入侵和威胁。
通过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朝鲜半岛从一开始就深受中国的影响,不管是自身的文化,还是统治方式,大部分都源自于中国。
更重要的是,朝鲜半岛的版图小,又不像日本那样孤悬海外,所以其本身就不存在建立强大文化的条件,只能一直沿袭着中国文化。
这种历史的匮乏,也让韩国站在国际大舞台的时候,有一种由内到外的自卑感。在这种背景下,韩国如果一直不建立自身的民族认同,那么它的国民势必会受到外界文化的浸染,从而不认同自己的祖国。
所以到了韩国军政府时期,不论是朴正熙还是全斗焕,他们都在尝试为韩国树立独属于自己的民族认同感。
那么,面对着这空洞且平平无奇的历史,韩国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答案就是扒中国文化。因为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高度相似,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所以从六七十年代起,他们就在致力于向全世界“证明”,那些优秀的东亚文化都是源自于韩国的,是从韩国流入中国的。
这样一来,韩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自身的历史延长几百年,从一个客人摇身一变成为主人。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便开启了疯狂的申遗之旅。
那么问题又来了,中国为何不抢先一步申遗呢?
因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多了。就目前来看,我国每年申请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就多达几百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考虑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轻重缓急”,优先让重要的、正在流失的文化遗产先上。
现在,国内已有包括太极、24节气等10多个申请项目在排队,即便如此,中国仍有一大批急需保护的项目还未申上去。所以说,不是我们没有申遗,而是东西太多了,忙不过来。
就比如说韩国的那个暖炕项目,它属于建筑技术中的冷门小众领域,中国同样可以申请,但完全没必要。
说实话,从全球非遗保护的层面来讲,暖炕的重要性都太低了,所以说,韩国此举更像是一种炒作,或者说韩国能申遗成功的东西就只有这些。
但是通过韩国这些年的疯狂申遗,我们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申遗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不是为了申遗而申遗,更没有必要跟某个虚荣心爆棚的小国争。
在近些年,国内各地都掀起了申遗热潮,但大多数都是冲着经济和政绩去的,而国内急需保护的文化遗产实在太多,不可能每个都拿去申遗,也不能说申遗了才去保护。
根据调查,我国各大博物馆馆藏的文物腐蚀率超过了50%,然而每年用于维护文物的经费却只占了博物馆总经费的5%左右,这样对待文物,申遗成功后又能证明什么呢?
申遗不像申请专利,不是申请成功就有归属权,韩国把一个暖炕拿去申遗,可能证明这样东西对他们很重要,中国没有申遗,并不等于我们忽视了技术和文化。
总之就一句话,如果是为了保护遗产,就不必太计较申不申遗,也不用为韩国申遗成功感到失落。
正所谓“越缺什么就越想补什么”,韩国这些贪婪的举动,恰好证明了韩国的历史是空虚的,韩国的文化是不自信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