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为何要用“朕”自称?把“朕”字拆开,你就明白了

趣史談过去 2024-08-13 12:00:40

在我国的历史上,古代皇帝总是称自己为“朕”,但是你知道吗?这个称号实际上是从秦始皇统治时期才开始使用的。

秦始皇为什么称自己为“朕”呢?其中包含了什么特殊含义吗?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朕”这个字拆分开,就能理解为何了。

在古代时期,使用各种各样的词自称,而且每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潜在的含义。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自称一直备受争议,那就是秦始皇创造的“朕”。在秦始皇之前,君主们称自己为“寡人”、“孤”等。这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秦始皇以前,君主们称自己为“寡人”,以表达自谦,意思是“那些在道德上做得有所不够的人”。

“孤”是远离尘世凡俗,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一般来说,诸侯王会用这些字词来嘲笑自己“孤家寡人”,甚至在汉末的皇帝也会用它来表达他们的傲然和孤独。

不过,“朕”和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秦始皇认为自己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成为天下之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他希望有一个独特的自我身份来展示他的权威和权力。他觉得“寡人”和“孤”都不能彰显他独特和尊贵的地位。

所以他想要寻找一个新的字词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于是,秦始皇命令李斯,翻遍古书,为自己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

李斯翻阅古书,最后建议秦始皇使用“朕”字。这个字不是李斯发明的,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这个字。

我们可以从古书中发现,这个词最开始也并不是皇室特有的,任何一个平民都可以使用它。

在先秦时期,任何成年男性都可以用这个词来称呼自己,如屈原的《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曾经用过这个字。

“朕”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可以找到,历史悠久。如果把它拆分开,就会得到“月”和“关”两个字,很多人不理解这两个字为什么会与权力,和皇上扯上关系。

其实,从仓颉造字之后开始,汉字的写法在这之后的几千年里,经历了无数变化。

“月”最开始应该是“舟”字,而右半边也不是“关”字,而是“灷”(zhuàn)字。“灷”的意思为火种。所以“朕”最开始的意思应该是船上熊熊燃烧的火种。

船,顾名思义,就是船的意思。当然,船能够移动,只有水才能让舟移动。古代最重要的河流是黄河。

黄河可以说是中原地区一切文明的起源。咸阳是秦朝的都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咸阳,给整个王朝的都城带来了活力。

咸阳人依河而建,靠水而居,因此船自然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物品。人们乘船旅行、捕鱼和交易,船是财富的象征。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船对古人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想要跨越黄河,想要越过江河,舟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火,由于古代没有电,火对人类来说就是光明的象征。火象征着希望,所以拥有火的人就是拥有权力,拥有力量的人。

不过也有人提出,根本没有这么深层次的原因,他们只是用了最直观、最表面的观点来看待这个词,即“嬴政”的同音词。“朕”和“政”的读音存在相似性。

秦始皇使用这个称号只是他自己名字的双关语。然而,目前大家更倾向于前一种说法,因为后面历代皇帝都自称“朕”。

如果仅仅因为同音字,可能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成为另一个皇帝的“继承者”。而且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褒贬不一,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把自己置于这样的角色中。

1 阅读: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