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很多人甚至觉得咱们跟美国已经站在同一个量级上了。
但说实话,真要跟美国干起来,咱们还有几个硬伤没解决,这“三大短板”不补齐的话,一旦开战,后果可能很严重,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
若我国将这三大短板补齐之后,将不怕任何人。
先说第一个短板,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在这方面是真牛,全球几百个军事基地,像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甚至中东和非洲,哪儿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些基地不光是给部队休息的地方,更是补给、维修、情报收集的“大本营”,让美国能随时把兵力扔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
反过来看咱们中国,目前就一个正式的海外军事基地——吉布提保障基地,2017年才开始用,主要支持海军在亚丁湾护航,帮联合国维和部队跑跑腿。
这基地虽然是个突破,但跟美国那密密麻麻的全球布局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具体点说,美国有超过750个海外军事设施,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兵力常年保持在20万左右。
而咱们吉布提基地加上一些非正式的合作点,加起来也没几个。这差距不是数量上的小打小闹,是战略上的天壤之别。
这短板带来的问题很直接——咱们的军事投送能力被卡得死死的。
啥叫投送能力?就是把部队、装备送到战场上的本事。美国靠着全球基地网,航母编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空军想炸谁就飞过去。
而咱们的海军和空军活动范围基本被框在“第一岛链”里,南海、西太平洋还行,再远点,比如印度洋、东太平洋,就够呛了。
真要跟美国开战,咱们只能在自己家门口硬扛,美国却能从全球调兵,长途奔袭打咱们本土,这仗怎么打都不好受。
再往大了说,海外基地不光是打仗用的,还是国家影响力的放大器。
美国在日本韩国驻军,既能控制军事主动权,还能绑住这些国家的政治立场,经济上也能插一脚。
咱们缺了这个“抓手”,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就弱一些,很多时候只能靠经济合作去弥补,但军事上的硬实力不够,终究是个心病。
好在咱们也没闲着,这几年开始下力气补这个短板。吉布提基地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动作。比如跟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合作,这地方位置好得很,靠近印度洋,能给海军当个落脚点。
还有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缅甸的皎漂港、柬埔寨的云壤海军基地,这些地方虽然现在主要是经济项目,但谁都知道,将来稍微改改就能给军舰用。
我国这是在一步步织自己的海外网,虽然速度不算快,但方向是对的。
再比如,咱们跟一些非洲和南美国家关系不错,未来很可能在这些地方弄点补给站或者合作基地。
海军的远洋护航任务越来越多,这些落脚点慢慢建起来,就能让咱们的军舰跑得更远,待得更久。
等这张网织得差不多,海外军事基地这个短板就不那么扎眼了。
第二个短板是海军后勤类军舰,这就是海军的“送饭员”,负责给作战舰艇送油、送弹药、送吃的,没它们,航母、驱逐舰跑不了几天就得回家。
美国海军在这块是真舍得下本钱,后勤舰队总吨位大概150万吨,光是补给舰就有几十艘。
比如他们的刘易斯·克拉克级干货弹药船有14艘,约翰·刘易斯级油料补给舰有6艘,每艘都能装几万吨物资,航母编队跑全球都不带喘气的。
我国海军的后勤舰到2024年算下来也就十来艘,主力是901型综合补给舰3艘,903A型7艘,903型2艘,还有老旧的905型1艘,904系列岛礁补给舰3艘,总吨位加起来也就43万吨左右。
跟美国比,数量不到人家的三分之一,吨位差距更大。
这就像一个是大胃王,吃饱了满世界跑,一个是小伙子,刚攒点家底,还得精打细算。
后勤舰少,直接后果就是海军的腿不够长,续航差。
现代海战不是打一天两天的事儿,美国航母编队能在海上漂几个月,靠的就是后勤舰源源不断送物资。
咱们的舰队跑个远洋训练都得算着油走,真打起来,补给跟不上,军舰跑一半没油了,那不等于送人头吗?
更别说跟美国在太平洋上拼持久战了,人家能耗到你弹尽粮绝。
还有个问题,后勤能力弱,咱们的远洋实战经验也攒得慢。
现在海军虽然有航母、有055大驱,但没足够的后勤船撑着,出远门的机会就少,练不出那种全球作战的底气。真到战时,这短板能把咱们憋死。
这几年,海军后勤舰队的建设明显提速了。
901型综合补给舰是咱们的明星,满载排水量4.8万吨,能给航母编队当好“奶妈”,目前已经有3艘服役。903A型也在批量下水,这型号吨位2万多吨,性价比高,很实用。
加上一些小型补给舰,咱们的后勤舰队规模在稳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造船速度上来了。我国造船工业全球第一,造军舰跟下饺子似的,后勤舰的产能完全不是问题。
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出更大吨位的新型号,专门给航母编队配齐后勤保障。到时候,海军跑远洋就不用老掐着油箱看了,打起仗来后劲也能足一些。
第三个短板是空中加油机,这东西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续航神器”。
美国在这块又是遥遥领先,2024年数据看,他们有600多架加油机,主力是KC-135、KC-10,还有新锐的KC-46,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去几百架给战机续命。
咱们中国空军现在就十来架,主要是老掉牙的轰油-6,运油-20刚开始服役,数量也没上去,总共加起来也就美国的一个零头。
具体点说,美国的加油机能同时支援上百架战机,作战半径轻松覆盖几千公里。
咱们的轰油-6也就给歼-8、歼-10加个油,运油-20虽然先进,但数量太少,撑不起大场面。这差距不是小问题,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空中加油机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就短。
咱们的歼-20、歼-16这些主力战机,性能没得说,但没加油机帮忙,飞个一千多公里就得回头。
反过来,美国的B-2、B-21轰炸机,配上加油机,能从本土飞过来炸咱们,然后再飞回去,半路上都不带落地的。
真要跟美国开战,西太平洋肯定是主战场,咱们的战机没加油机撑腰,只能守着本土打防御战,美国却能主动出击,炸咱们的基地、雷达、港口。
主动权全在人家手里,这仗还没打就输了一半。
更别说海军的舰载机了,歼-15没加油机续航,航母的作战范围也被卡死,等于废了一半武功。
好消息是,咱们已经开始发力了。运油-20是基于运-20运输机改的,性能不赖,能给歼-20、歼-16、舰载机加油,2022年亮相后已经开始量产。
虽然现在数量还不多,但运-20的生产线很成熟,年产几十架没问题,改成加油机也就是时间问题。加上轰油-6还能凑合用,未来几年,加油机数量肯定会翻几番。
再往远了看,可能还会有新型号,比如基于运-30或者更大平台的加油机。
等数量上去了,歼-20带上加油机,就能从本土飞到关岛扔炸弹再回来,海军的舰载机也能飞得更远,航母编队的威胁范围直接翻倍。
到那时候,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腿长了,打起仗来就不用老憋在家里了。
补齐短板后,咱们底气有多足?
这“三大短板”要是补齐了,我国的军事力量真会迎来一次大飞跃,底气也会蹭蹭往上涨。
先看海外军事基地,等咱们在印度洋、太平洋、非洲这些地方有了自己的落脚点,海军和空军就能随便跑,不用老窝在“第一岛链”里。
军舰、飞机走到哪儿都能补给、修整,全球投送能力上来后,美国再想随便堵咱们的门,就得掂量掂量了。影响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国际上说话更有分量。
补给舰多了,航母编队就能跑远洋打持久战。别说护航、演习了,真打起来,咱也能耗得起,跟美国在海上拼个高下。海军的后勤短板补上,远洋作战的底气就有了,国家利益走到哪儿,军舰就能护到哪儿。
最后是空中加油机,数量一上来,歼-20、歼-16这些猛将就能满世界飞。
关岛、澳大利亚,甚至美国本土西海岸,都能纳入打击范围。海军的舰载机也能飞得更远,航母的作战半径翻倍,空战主动权就攥在咱手里了。
当然了,咱发展军力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守住和平。我国还是那句话,走和平发展路,跟大家一起过好日子才是正道。
今后大国之间的较量在太空,太空是主战场。
海军的发展愿景就是走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