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是当之无愧的 “国之重器”,作为隧道建设的核心装备,其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制约我国基建发展。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关键突破,研发出适应复杂地质的系列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70%,性能指标国际领先。而在这些已经投入使用的盾构机中,最大直径的盾构机为“京华号”。
据悉,“京华号”是由中铁十四局集团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联合研制,整机长150米,直径达到16米级,总重量超过4000吨,是2025年3月之前我国研制最大直径的盾构机。目前,这个记录已经被刷新: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已经在江苏常熟下线,即将投入使用。
“沧渊号”盾构机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超98%。“沧渊号”盾构机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00吨,其开挖直径达16.66米,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据悉,“沧渊号”盾构机有三个亮点:一是,采用常压换刀功能和梯度分布合金刀具,可在石英砂地层单次掘进2000米不换刀。二是,实现一键启动、自主巡航、能耗监测等全流程自动化控制。三是,可以实时监测主驱动运行状态,确保长距离掘进安全。那么,“沧渊号” 盾构机是用于哪个隧道工程呢?
据悉,“沧渊号” 盾构机是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主要承担左线9327米的掘进任务。根据资料显示,海太长江隧道建设面临多种复杂地质带的挑战,特别是盾构机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沉降需控制在毫米级。按照计划,“沧渊号” 盾构机预计于2025年7月始发掘进。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超级工程,也是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隧道最大埋深超过75米、最高水压超过0.75MPa(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75吨压力)。该工程位于长江入海口,北起江苏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27米,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隧道段)和120公里(其他路段),总投资约357.41亿元,计划2028年建成通车。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程,海太长江隧道建成后将分流苏通大桥30%以上的车流量,使南通至苏州车程缩短至1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