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坎看历史 2024-11-06 01:54:52

灵武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黄河东岸,为银川市代管的县级市。市境东与盐池县相连,南与吴忠市利通区和红寺堡区接壤,西与永宁县隔河相望,北以明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毗邻。灵武,古称灵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历史悠久、资源富饶、风光秀丽、人民勤劳而赢得“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赞誉。

历史沿革

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灵武县北的横城水洞沟繁衍生息。距今五千年至七千年,灵武县城北部的三道沟、东部的鸳鸯湖等地生活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群。夏、商二代,灵武是土方、羌方的居地。西周时期,灵武境内的部族谓之戎狄。春秋时期,秦国势力逐渐发展到灵武地区。战国时期,灵武为秦国北地郡辖地。

秦始皇统一全国,使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套地,据有宁夏平原河东地区,开始在此戍边。秦推行郡县制,今灵武属北地郡富平县(富平县治在今吴忠市西南)辖地。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灵洲县,这是灵武历史上最早的政区机构。因县在黄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而得名。

三国时期,北方魏国有12州,灵洲县属雍州所辖。东晋十六国时,北方政权更替频繁,灵洲先为前赵、后赵,继为前秦、后秦、大夏之地。大夏时期,赫连勃勃在灵洲筑薄骨律城(今灵武县河中堡),是宁夏平原的军事重镇。

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在北方边地设置军政合一的政区机构“镇”,太延二年(公元436年)改置灵洲为薄骨律镇,系北方军事重镇之一。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北魏分裂后,灵州初属东魏,后属西魏。其间,东魏西魏为争夺灵州展开激战。天平三年(公元536年),东魏迁灵州至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县城关)置侨治灵州。大统六年(公元540年),西魏在原地复筑州城,改灵州为临河郡,下辖回乐县,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恢复灵州。北周取代西魏后,灵州属北周。西魏与北周时期,灵州辖境当为今之宁夏平原。

北周设置总管府,下辖普乐、怀远、临河、历城4郡。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罢府为州,仍为宁夏平原最高政区机构,下辖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丰安6县,今之灵武县境属回乐县。隋末,灵州改为灵武郡,辖今银南地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大部分地域。

唐初,恢复灵州旧名,复置总管府,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都督府,治回乐。辖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保静6县,及管辖安置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羁縻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州县省并,“因山川形便”分全国为十道,灵州属关内道。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灵州又置朔方节度使,统七军府,管理单于都护府和夏、盐等6州及3受降城。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灵州为灵武郡。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赴灵武,于七月十二日在南门楼登基即位,为肃宗;升灵武郡为大都督府,调兵遣将,号令天下,收复失地。因此,灵武在历史上颇有声名。灵州都督府辖小州五十一,府十五,安置党项等部族。

五代十国时期50余年,藩镇割据,灵州设置不变,辖境缩小,但政治、军事地位重要,始终为朔方军节度使驻地。

宋初,政区设置沿袭后周制度,为州县二级制。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废节度使存州,灵州领县一:回乐(州治);管八镇:清远、昌化、保安、保静、临河、怀远、定远、灵武,其辖境约今之宁夏平原。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在夏州兴起的党项首领李继迁攻占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为其王国都城。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立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迁都兴庆府(今银川市)。灵州为西夏第二大城,与兴庆府并称“东西两京”。灵州设置翔庆军司,驻重兵5万。

元朝,仍为灵州,先后属西夏中兴路行省和宁夏府路。

明朝,设置军政合一的卫、所制,灵州改置千户所,为全国最早设置65个千户所之一,属宁夏卫和陕西都指挥使司。下辖屯堡十三,城十。13堡为枣园堡、吴忠堡、惠安堡、汉伯堡、金积堡、中营堡、秦坝关堡、夏家堡、河东关堡、红崖站堡、半个城(今同心县城旧址)、马家园堡、胡家堡等。10城为大沙井城(约为今郭家桥乡沙江村)、石沟驿城(今白土岗乡)、盐池城(今盐池县马儿庄老盐池)、隰宁堡(今盐池县惠安堡乡)、萌城(今盐池县萌城乡)、磁窑寨、清水营、横城、红山堡、红寺堡(今同心县新庄集乡)。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古灵州城西南角为河水浸毁,于故城北十余里处筑城,置灵州河口守御千户所。永乐末,河水又逐逼城下。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又在相距东北五里处筑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增筑新城,即今之灵武城。

清初,政区设置沿袭明制。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废除卫所,改灵州千户所为灵州直隶州,隶属宁夏府,下辖花马池分州(今盐池县)与36堡。大致包括今灵武、同心、盐池三县全部和吴忠市部分地区。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将灵州之南金积堡析出改设宁灵厅,直属宁夏府;将同心堡、红寺堡析出改设平远县,属固原州;将花马池分州改为盐捕厅,灵州辖境缩小。

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灵州为灵武县,属宁夏省,将灵武县东南之萌城、隰宁、惠安、盐积4堡划出并入盐池县,灵武县境进一步缩小。

新中国成立之初,灵武县属宁夏省,政区分为1市(吴忠市)6区。1950年,吴忠市析出。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设河东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属之。1955年,又将郭家桥乡金银滩划属吴忠市。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属自治区管辖。1972年,成立银南地区,灵武县为所辖7县市之一。1996年5月,撤销灵武县,设立灵武市,仍属银南地区管辖。1998年9月,撤销银南地区,新设地级吴忠市,灵武市由地级吴忠市代管,至2002年10月变更为银川市代管。

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之初,灵武县境东至宝塔,西至黄河,南至沙泉子,北至明长城北。废除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建制,全县划为1市、6区、24乡。1市为吴忠,6区24乡为:一区(区政府设县城)辖乡:一乡(城镇)、二乡(东门)、三乡(东一)、四乡(中北)。二区(区政府设崇兴)辖乡:一乡(崇兴)、二乡(台子)、三乡(海子)、四乡(冯渠)、五乡(郝桥)。三区(区政府设郭桥)辖乡:一乡(胡汉堡)、二乡(胡家堡)、三乡(沈家湖)、四乡(郭家桥)、五乡(沟靠渠)、六乡(杨家堡子)。四区(区政府设新接堡)辖乡:一乡(徐家滩)、二乡(余家桥)、三乡(新接堡)、四乡(苏家湾子)、五乡(北寺滩)。五区(区政府设磁窑堡)辖乡:一乡(横山堡)、二乡(磁窑堡)。六区(区政府设石沟驿)辖乡:一乡(石沟驿)、二乡(马家滩)。

1950年11月,在灵武县城西部河滩上划出60余平方公里土地,建立宁夏省灵武县机械农场,属省政府。1951年元月,改名为国营灵武农场。

1953年,国营灵武农场与灵武县梧桐树乡合并,称为“农场乡”,属灵武县管辖。农场乡下辖4个行政村。不久,又将梧桐树乡恢复,国营灵武农场仍属省。

1955年9月,全县分为2个山区,18个乡。撤区并乡后,川区的4个区合并为10个乡,即新华桥乡、新龙滩乡、农场乡、城镇乡、崇兴乡、台子乡、胡家堡乡、郝家桥乡、郭家桥乡、杜木桥乡,山区2区未变,区下辖乡,乡增至8个。五区(磁窑堡)辖:磁窑堡、清水营、沙沟、横山4乡。六区(石沟驿)辖:石沟驿、海子井、马家滩、杨家堡4乡。

1956年,初级社合并为高级社,完成农业合作化。取代村建制,乡辖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全县人民公社化后,撤销乡、镇等行政建制,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划为3个人民公社:跃进人民公社,包括崇兴之南、之东广大地区。星火人民公社,包括县城、城东各园艺大队、城西至黄河边的广大地区。燎原人民公社,包括东部、北部山区。

1959年4月,3个公社之下分设若干个管理区。跃进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崇兴)下设5个管理区:

崇兴寨管理区,辖崇一、崇二、台子大队。

郝家桥管理区,辖郝家桥、沈家湖、吴家湖大队。

胡家堡管理区,辖崔一、崔二、胡一、胡二大队。

郭家桥管理区,辖沟靠渠、刘家湾、苏家滩、杨家岔、吴家桥、山水沟大队。

杜木桥管理区,辖杜木桥一、二、三、四大队。

星火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城镇)下设4个管理区:城

关管理区,辖园艺、果园、安家湖、东塔、黎明一、黎明二大队。

城镇管理区,设2个居民委员会,东门、南门2个大队。

新华桥管理区,辖华一、华二、华三、龙一、龙二、龙三、河忠大队。

梧桐树管理区,辖梧桐树、史家壕、京建、杨洪桥一、二大队。

燎原人民公社(管委会设磁窑堡)下设4个管理区:

横山管理区,辖临河、横山、沙沟、甜水河大队。

磁窑堡管理区,辖磁窑堡、东湾、永利、马跑泉大队。

马家墙框子管理区,辖马家墙框子、马家滩、杨家窑、大羊其、周家圈、张寿窑大队。

石沟驿管理区,辖石沟驿、海子井、沙窝井、白塔水、长流水大队。

1961年9月,根据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将全县3个公社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56个生产大队。原跃进人民公社划分为崇兴、杜木桥、郝家桥、郭家桥4个公社。原星火人民公社划分为城关、新华桥、梧桐树、城镇4个公社。原燎原人民公社划分为:磁窑堡、马家滩、横山、石沟驿4个公社。

1975年5月,城关公社更名为东塔公社。1979年11月,将梧桐树大队分为梧桐树大队与陶家圈大队,东风大队划分为史家壕大队与李家圈大队。1980年11月21日,磁窑堡公社东湾大队划分为东湾大队与回民巷大队。1980年,横山公社迁往临河改名为临河公社,石沟驿公社迁往白土岗改名为白土岗公社。

1981年,将马家滩与白土岗2公社之南梁、五里坡、西沟沿、枣刺梁、东滩等生产队划出成立五里坡公社,辖5个生产大队,24个生产小队。

1983年6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全县设1镇12个乡,城镇、东塔乡、梧桐树乡、新华桥乡、崇兴乡、杜木桥乡、郝家桥乡、郭家桥乡、临河乡、磁窑堡乡、马家滩乡、白土岗乡、五里坡乡。1983年9月,增设大泉乡。

1985年12月,改崇兴、新华桥、马家滩、磁窑堡4乡为镇。

1990年,全县划5镇9乡,90个村,569个村民小组(生产队),4个县属农林牧场。其所辖概况分别为:城镇设一居民委员会,下辖14个居民小组;城一、城二2个行政村,各辖6个村民小组。崇兴镇辖崇兴、韩渠、中渠、中北、台子5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新华桥镇辖河忠堡、龙徐滩、新华桥、党家河湾、新接堡、白寺滩、新架桥、华新村8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磁窑堡镇辖东湾、回民巷、清水营、永利、马跑泉5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马家滩镇辖马家滩、周家沟、杨家圈湾子、马家墙框子、大羊其、张寿窑6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东塔乡辖东塔、园艺、果园、新园、黎明、宋桥、安家湖7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梧桐树乡辖杨洪桥、沙坝头、梧桐树、陶家圈、史家壕、李家圈、北滩7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杜木桥乡辖海子、榆木桥、杜木桥、杜家滩、郭家碱滩5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郝家桥乡辖王家嘴、崔渠口、西渠、胡家堡、郝家桥、关渠、吴家湖、沈家湖8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郭家桥乡辖杨家岔、吴家桥、郭家桥、刘家湾、山水沟、清水沟、苏家滩、马家大湾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大泉乡辖大泉、十里墩、沙江、上滩、下滩、东滩6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临河乡辖红柳湾、下桥、二道沟、临河、石坝、横城、甜水河、横山、张家窑、上桥10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五里坡乡辖南梁、枣刺梁、西沟沿、五里坡、新建5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白土岗乡辖火城子、枣岗子、新火、新红、新立、长流水、海子井、白塔水8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县属农林牧场:白芨芨滩林场、北沙窝林场、大泉种畜场、良种繁殖场。自治区属农林场:国营灵武农场、灵武园艺试验场、新华桥种苗场。

1996年5月,国务院批准灵武撤县设市。6月,增设羊泉墩乡,辖5个村委会。9月,举行撤县设市挂牌仪式。10月,全市辖6镇9乡,95个村委会,584个村民小组(生产队)。

1999年12月22日,狼皮子梁盐池县吊庄正式移交灵武市。

2000年9月,在羊泉墩乡基础上正式成立狼皮子梁乡,辖狼皮子梁、团结、新民、兴旺、永清、漫水塘6个行政村。同时,撤销临河乡,成立临河镇。是年,全市有6镇9乡,95个村,10个国营农林场。

2002年10月25日,灵武市改由银川市代管,市辖15个乡镇,96个村,9个国营农林场。

2003年5月,将灵武市郭家桥乡和新华桥镇龙一、龙二、华二、华三4个村整建制及大泉乡沙江村的双亭子自然村划归吴忠市利通区管辖。全市乡镇减少到14个,村委会减少到84个。7月,将6镇8乡调整为6镇2乡,即:撤销城镇、新华桥镇、东塔乡、郝家桥乡、大泉乡、狼皮子梁乡;保留崇兴镇,将原新华桥镇的龙三村、华一村和杜木桥乡并入;保留梧桐树乡,将原新华桥镇的河忠堡村(河忠村)并入;保留白土岗乡,将五里坡乡并入;设立郝家桥镇,由原郝家桥乡、狼皮子梁乡、大泉乡组成;设立东塔镇,由原城镇和东塔乡组成;临河镇、磁窑堡镇、马家滩镇行政区划不变。调整后,6镇2乡辖11个居委会、84个村委会。2004年7月,将临河镇横城村划归银川市兴庆区。全市居委会调整为15个,村委会减少到76个。2005年,全市辖6镇2乡,15个居委会,76个行政村,549个村民小组(生产队),白芨滩防沙林场、北沙窝林场、大泉林场、良种示范繁殖农场共4个市属农林场,国营灵武农场、宁夏园艺试验场、宁夏新华桥种苗场、宁夏灵州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粮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劳教所机砖厂、长庆乳品厂共7个中央直属和自治区属厂(场)矿企事业单位,白芨滩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单位。全市总面积4639.1平方公里。

2010年6月,灵武市白土岗乡白塔水村整村建制划归红寺堡,灵武市白土岗乡西沟沿、南梁、五里坡、海子井四个村划归利通区。

2021年,各乡镇(街道)共辖15个居民委员会、70个村民委员会。

2022年灵武市下辖1个街道:城区街道、6个镇:东塔镇、郝家桥镇、崇兴镇、宁东镇、马家滩镇、临河镇、2个乡:梧桐树乡、白土岗乡、1个农场:灵武农场, 共辖15个居民委员会、70个村民委员会。市政府驻城区街道灵州大道北侧鼓楼东。

现在灵武市下辖两乡五镇一街道,“两乡”即白土岗乡、梧桐树乡;“五镇”东塔镇、崇兴镇、郝家桥镇、马家滩镇、临河镇;“一街道”即城区街道办事处。

大美宁夏欢迎您!

0 阅读:1

大坎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