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坎看历史 2024-11-08 00:40:54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原为固原行署所辖六县之一,现属中卫市。东与同心、固原相连,南沿西吉接壤,西邻甘肃省辖靖远、会宁,北接本区中卫市区。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区双拥模范城(县)”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海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菜园文明”。春秋时期,县境为戎人牧区。战国时期,为义渠国属地。秦属北地郡。

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属安定郡安定属国。魏晋时先后受屠各、鲜卑等少数民族控制。

十六国时,先后由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国割据。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属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属原州。

隋大业元年(605年)在海原县境东部置他楼县,隶属平凉郡,为海原最早的县级建置。

唐武德元年(618年),他楼县隶属原州。贞观六年(632年),唐在他楼县置缘州,领突厥降户。神龙元年(705年),唐废他楼县,以其地置萧关县(县治白草军城),属原州。广德元年(763年)陷于吐蕃。大中三年(849年)唐收复萧关;五年(851年),以萧关置武州,领萧关县,属关内采访使。中和四年(884年),武州侨治于潘原,萧关县废。

五代时(907—960年),长期受吐蕃、党项羌族控制。宋夏时期,今海原县称天都,长期属西夏控制。西夏在天都设南牟会(亦名鼐摩会)。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宋夺取天都,次年筑南牟会新城,建西安州,属泾原路;大观二年(1108年),置怀德军于平夏城,县境东部属之;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灭亡,西夏复夺西安州。

金天会八年(1130年),金占领西安州,隶渭州路(治今甘肃平凉)。天眷元年(1138年),金将西安州割隶南宋;三年(1140年),又被金占领,仍隶渭州路。皇统二年(1142年),改隶临洮府路;六年(1146年),金以西安州等地赐西夏。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蒙古占领西安州,属中兴府。元中统二年(1261年),属西夏中兴等路行省(今银川市)。至元七年(1270年),属新设立的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十七年(1281年),西夏中兴等路行省撤销,设立甘肃中书行省,西安州属之。

蒙元初,海原县境东部沿袭金制,属镇戎州;至元七年,属陕西行省巩昌府路镇原州(今甘肃镇原);至元十年(1273年),归开成府路开成县管辖。

明初,海原属陕西布政司平凉府管辖,被分赐楚、沐、韩、肃四藩王为牧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海喇都营。成化五年(1469年)置西安州守御千户所,十二年(1476年)置镇戎守御千户所,均属固原卫管辖。

清初,海原县境归平凉府盐茶厅同知代管。乾隆十四年(1749年)盐茶同知由固原移驻海喇都(简称海城)。同治十三年(1874年)裁厅设县,名海城,属固原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4年),海城县因与辽宁海城县同名,被更名为海原县,隶属甘肃省平凉专区。

1949年8月11日,海原解放,属甘肃定西地区。1950年6月,复归平凉专区辖。1953年12月,改属甘肃西海固回族自治州。1958年,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2004年6月,海原划归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行政区划

海原解放后,在民国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将全县划为6个区公署(简称区),计46乡202行政村417自然村。区辖乡,乡辖行政村,行政村辖自然村。1950年4月至1951年间,增设5乡,计有51乡192行政村400自然村。

1952年10月,区、乡机构调整,增设郑旗、红羊两区、24个乡。同时,将区名按数序排列,乡名以主要村庄命名。全县划为8区75乡192行政村。

1953年4月,增设关桥、曹洼两区;并对原区辖的乡镇、乡名再次作了部分调整,全县共10 区75乡。

1953年9月,甘肃省靖远县盐池乡划归本县西安区(建于该乡的甘盐池种羊场直属甘肃省畜牧厅),全县共10区76乡230行政村609自然村;到1954年,行政村增到254个,自然村增到640个;1955年增设徐套区,改王井乡为直属乡;全县共11区75乡,另有1个直属乡。1956年上半年,合并部分乡;7月,撤销城关区,改设5个直属乡;全县共10区62乡。

1956年8月,撤销曹洼、徐套两区,继续调整合并区划,全县有8区35乡及1个直属乡。

1958年1月,撤销关桥、红羊两区,改直属的城关乡为直属城关镇,改贺堡、杨坊两乡为直属乡。全县划为6区33乡及1个直属镇和两个直属乡(国营甘盐池羊场直属自治区畜牧厅)。

1958年10月,撤销区、乡机构,成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简称公社)。公社辖生产大队,生产大队辖生产小队。全县划为24个公社(镇)即城关镇和西安、盐池、树台、兴仁、蒿川、徐套、关桥、红柳、杨坊、高崖、黄谷、李旺、罗川、马营、曹洼、贾塘、西沿、郑旗、李俊、九彩、杨明、关庄、石塘公社,119个生产大队,590个生产队。1个地方国营马场即南华山马场。

1959年5月,撤销城关镇及部分公社,全县调整为西安、兴仁、蒿川、贾塘、郑旗、李俊、城关、红羊、徐套、关桥、杨坊、高崖、李旺13个公社、121个大队、490个生产队。

1960年5月,从兴仁公社析置县办王团集体农场,全县有13个公社、115个大队、488个生产队及1个马场、1个农场。

1961年8月,恢复树台、罗川、杨明、盐池4个公社,甘盐池羊场改由县属,全县为17个公社、153个大队、857个生产队及马场、农场、羊场各1个。

1962年底,改城关、关桥、杨坊为县直属公社,恢复关庄公社,新设兴隆公社。恢复李旺、李俊两个区公所,李旺区辖李旺、高崖、兴隆、罗川公社;李俊区辖李俊、杨明、红羊、关庄公社。全县有两区19个公社151个大队及马场、农场、羊场各1个。

1963年5月撤销城关、杨坊、关桥3个直属公社。全县仍为19个人民公社。

1969年6月,撤销李旺、李俊两区。70年代,全县行政区划未变。1974年甘盐池羊场上交区畜牧局管辖。

1981年5月,增设九彩公社。全县共有20个公社、164个大队、1543个生产队及农、马、羊(区属)场各1个。

1984年1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乡辖村民委员会(简称村),村辖村民小组(简称组)。同年6月,撤销杨坊乡,成立史店、双河、罗山3乡。1985年12月,成立高台寺、曹洼两乡,撤销城关乡,改设海城镇。1989撤销县属王团农场。至1990年底,全县共计24个乡(镇)、165个居民委员会、1100个村民小组、1个牧场、1个羊场(区属)。

1990年开始勘定宁甘两省(区)行政区域界线:海原与靖远段58.5公里,海原与平川区段69公里,海原与会宁段26公里;界桩37个。

2008年02月,将海原县兴仁镇、蒿川乡划归中卫市沙坡头区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地域面积220.6平方千米)划归海原县管辖(2月18日正式移交)。

2008年04月,将海原县的徐套乡划归中宁县管辖(9月11日正式移交),将兴隆乡划归同心县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七营镇、甘城乡划归海原县管辖。

2008年06月,海原县政府驻地由海城镇迁至黑城镇。海原县新址驻地黑城镇更名为三河镇。(注:海原县实行一县两城,县政府仍驻海城镇)

2008年09月,海原县徐套乡正式移交中宁县管辖。

2009年06月,海原县实行一县两城,县政府仍驻地海城镇。

2015年01月,固原市实施“一核五极,组团发展”的空间策略,以固原市原州区为核心,以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为四个发展极,整合三营镇、海兴开发区,形成新的发展组团。

2017年年底,海原县行政区划总面积为6427.2千米2。海原县下辖海城、西安、李旺、七营、三河5个镇,树台、关庄、红羊、李俊、九彩、高崖、关桥、史店、贾塘、郑旗、曹洼、甘城12个乡,甘盐池、老城区2个管委会及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村委会168个、居委会8个。

2019年年底,全县行政区划总面积为6427.2平方千米。海原县下辖海城、西安、李旺、七营、三河5个镇,树台、关庄、红羊、李俊、九彩、高崖、关桥、史店、贾塘、郑旗、曹洼、甘城12个乡,甘盐池、老城区2个管委会及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村委会168个、居委会8个。

2021年海原县辖5个镇12个乡,161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辖区包括海城镇、李旺镇、西安镇、三河镇、七营镇、史店乡、树台乡、关桥乡、高崖乡、郑旗乡、贾塘乡、曹洼乡、九彩乡、李俊乡、红羊乡、关庄乡、甘城乡。

现在全县国土面积4989.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自然保护区及甘盐池种羊场,148个行政村、11个社区,户籍人口45.5万人,常住人口33.7万人。

大美宁夏欢迎您!

0 阅读:0

大坎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