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思享家|儒人张华飚

笔墨青丹国画 2025-03-21 22:14:44
儒人张华飚

华飚兄有多重身份,诗人、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且每行都做到相当高度,堪称专家学者。用天资聪慧赞赏他,我都觉的不够到位——“书到今生读已迟”,与黄山谷一般,上辈子他应该就是个儒士。

我与华飚交往也有20多年,对他的书法、篆刻艺术也可说知根知底。但每次读到他新作,总能让我心泛波澜,惊诧于他的创造力!华飚兄为人谦和低调,从不恃才傲物,待人接物热情、真诚。鲁钝如我,学习上每有困惑,或电话或微信向他请教,总能诲人不倦,给我满意解答。我自小好武,看了电影《少林寺》,梦想自己也能如侠客一般“执黄卷、负青霜”,游于江湖。与华飚兄交往后,才知道他不仅爱好武术,还是顶级金庸迷!我辈仅是照图“练功”层次,他早已成功升级,将金庸小说画成连环画并出版发行,成为武术爱好者“教科书"。我曾多次当面向他请教如何悟得武功“秘诀”,练成“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等一流武功,如何将其栩栩如生地描绘到画面上。非美术科班出身的他总是风轻云淡地回答“我大概想想就知道这样”,让我等凡夫羡慕不已、叹为天人!

华飚兄文思敏捷,眼力又高。浙江省篆刻创作委员会编著的有关作品集序都请他执笔,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著有散文集《水之湄》、书法类专著《篆刻刀法百讲》、出版有《张华飚篆刻集》等。2021年4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富阳召开,委员们实地走访富阳环山乡诸家坞村,参观当地印学文化特色基地——胡震纪念馆,在举行的胡震篆刻艺术研讨会上,张华飚即兴赋诗:“山岚溶翠入芸窗,印峙钱唐峰影双,云树怀人留寄鹤,清明烟雨富春江。”应时应景,将会议的气氛推上高潮,赢得与会人员一片掌声。

华飚先生在篆刻上取得的成就在业内广受赞誉。青铜礼器被视为“国之重器”,不仅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宗法制度的物化形式。以后人眼光去欣赏商周青铜器,充满神秘色彩。华飚的篆刻作品大家一致认为是将篆书与青铜饕餮纹饰相融汇入印,“古今杂形,异体同势”开创了一种新的篆刻风格。华飚兄的创作理念,在一般篆刻学习者“印宗秦汉”思维定式上,向上推进了一步。商周金文,古穆沉着。因为文字发展早期阶段,字形保留大量图画形态,“如商妇口”、“亚若癸鼎”、“父癸方鼎”铭文,皆可以画赏之,这些铭文虽字数不多,但却给人无限遐思。张华飚厉害之处在于角色转型,以古代工匠思维去营构自己的篆刻园地,时髦的说法就是穿越回商代,以古人心态去经营现代印章艺术。他将这些字数不多的铭文与饕餮纹饰、鸟虫殳文相结合,形成个人面目极强的文字符号。在印章创作上大概念上更契合古代匠者制造思路,与清以后文人篆刻观念有所区别。这和《芴芒之工》何连海的以史前岩画元素为基,又糅入西亚古印意象于印,有些像古代“泥范铸造法”,印面与印钮融合为一体,回归远古之创作理念异曲同工。老一辈篆刻家如陈巨来、吴朴堂之印章墨稿与刻成的印作基本一致,体现了文人治印严谨的学风,当前篆刻教材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教的。我读过华飚的印稿,却大异其趣。不仅是墨稿只是大略的草图,甚至上石的印稿也是笔划重叠,模糊不清。我问他为何会这样处理,他说天地未分之前是一片混沌,我在刻印之前,心中只有个大概的影像,待动刀时,才分阴阳。边刻边改,印面才渐渐清晰起来,有时一方印章完成,与初时构思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创作方式与北京小刀会部分大写意作者有些相似——印面涂黑,以刀代笔直接在印石上创作。好处是常有意外效果,不足处是太过随意,失败率高。张华飚创作过程中,是理性主导下的感性发挥,与道家阴阳理论相契。其根基在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他对卜文、大小篆书及汉金文、楚文字都有过深入学习钻研,再加先天艺术感好,故能收放如意—一沉稳而不迂腐,机敏且不轻狂。华飚的篆刻刀法也有自我特色。我的看法类似传统中医针灸拔障法,不同于吴让之的披削刀法,也不同于齐白石的大冲刀,更注重合符石性,因石就形。从混沌迷雾中“拔”出字来的,铸造感强。是各种运刀方法的综合利用。一个高明的刀客,只要心中有刀,也无所谓冲刀、切刀。

华飚兄这次四个题材的作品,选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诗句,各刻一组,每组25方。从他发我的部分印稿看,形式多样。作者巧妙借用钟鼎、瓦当、镜铭等元素,写自我胸襟。如其仿汉铜镜“游龙戏海,飞鳳临天”文字安排随势赋形,且不违篆理,堪称巧工。“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一印,以金文大篆字法入印,稍以纹式修饰,“人长”二字作合文,解决了章法上的难点,可谓巧思。拟汉瓦当“云从龙”一印,粗看为龙形肖形印,细察是以龙图形烘托“云、从”字,整方印凝聚力强,民俗气息浓郁。“一夜鱼龙舞”一印弱化印边,突出文艺字的整体向心力,“夜”字人部紧缩,让位于“鱼”字,“鱼”字向左倾斜,与上部之“龙”字呼应,极具动感,生动有趣。因印材为成品各式印钮,只能在特定形制内完成创作,为丰富作品形式,部分印作在设计上过于图案化,有损文质。

作为70年代篆刻作者代表,张华飚没有停止过在篆刻艺术领域上探索,在创作上一直走在时代前沿。今年,他的篆刻作品再次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展,也印证了他在篆刻艺术上的不凡造诣。印友胡少石兄在闲聊张华飚篆刻时,提及他能在书法篆刻上取得不俗成就,是因具有以下四方面因素:第一是华飚少年时期在台州长大求学,“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台州、临海一带的读书人大都秉承“宁折不屈”方孝孺的精神,华飚的性格中遗传有台州人的质朴——“强其骨”、硬气刚毅性格。第二是华飚诗书画印能够打通,综合修养好。第三是他能拿的起,放的下。他主动辞去医生这一金饭碗,靠艺术谋生,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魄力,在艺术上有责任、有担当。第四是他很早就关注篆刻作品个人风格的塑造,这个过程中有师友的肯定、也有批评,艺术讲究风格、多元,执着方面他做到了,多元方面他也身体力行。所以张华飚能在艺术上取得现在的成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对此,我深表赞同。

邬浙雷于观斋

2024.5

(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联委员、舟山市文史研究员、舟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华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进开明画院书法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首批文艺名家成员。书画篆刻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各项大展中获奖及展出,入编数十种作品集,在各类文学及书画报刊中发表约二十余万字的散文、论文。著有散文集《水之湄》,艺术文集《篆刻刀法百讲》《吴昌硕篆刻100例赏析》,作品集《张华飚篆刻集》,以及电子工具书《掌上金石大字典》等。

张华飚篆刻作品选

篆文释义:一夜鱼龙舞

篆文释义:奇宕潇洒时出新致

篆文释义:凤朝阳

篆文释义:云从龙

篆文释义:此心平安

篆文释义:既寿永昌

篆文释义:比雅颂之述作

篆文释义: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

篆文释义:游龙戏海 飞凤临天

篆文释义:无穷出清新

篆文释义: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篆文释义:花常好,月长圆,人长寿

篆文释义:永受嘉福

篆文释义:圆辉属面觉照览心

篆文释义:驱云作彩喝月成吟

篆文释义:风韵清远神气冲和

(本文经艺术家授权发表)

编辑:舟山硬协秘书处

责任编辑:丹青潮

0 阅读:6

笔墨青丹国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