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生科技指数上演"过山车"行情,单日涨幅超5%与日内振幅超4%交替出现。面对这种量价齐升的狂欢,投资者既怕错失趋势又恐高位站岗。笔者以为,当前需以"战术谨慎、战略乐观"的视角审视市场。

一、量能密码:狂欢与隐忧并存
1. 踏空资金回补的狂欢
南向资金春节后日均成交额较1月激增66%,单日净流入峰值达80亿港元。这印证了"场外观望资金被迫入场"的典型特征——当指数突破5500点关键阻力位时,右侧交易者开始恐慌性追涨。
2. 筹码交换的警示信号
但需注意,2月13日单日成交额突破1550亿港元创三年新高,却伴随长上影线。历史数据显示,当换手率超过3%且出现"阳线放量滞涨",往往预示短期筹码松动。此刻的巨量,更像是多空双方的激烈博弈而非单纯资金涌入。

二、AI叙事下的估值重构
1. 技术平权的机遇
DeepSeek-R1大模型以1/3成本实现GPT-4的90%性能,这解释了为何阿里健康等应用端个股月内涨幅超29%。AI不再是概念炒作,医疗影像、智能驾驶等场景已进入商业化临界点。
2. 估值修复的边界
尽管指数PE(17.4倍)仍低于五年均值,但部分个股已透支预期:金山云动态市销率达8.7倍,较行业均值溢价120%。当资金开始从算力基建向应用端扩散时,往往意味着第一波主升浪进入尾声。

三、震荡市生存法则
1. 仓位管理的艺术
"拉开距离减仓"是明智选择。可参照"532"策略:现价减持30%锁定利润,若回撤5%再减20%,保留50%底仓应对趋势延续。既避免"倒金字塔加仓"的风险,又不错失突破6000点的可能。
2. 结构比方向更重要
与其猜测顶部,不如聚焦AI+医疗(影像诊断)、AI+制造(智能质检)等有业绩兑现的细分领域。这些方向的PEG普遍低于1.5,在震荡市中更具防御性。
结语
牛市中的急跌往往比熊市中的阴跌更危险。当市场开始用"这次不一样"来解释估值泡沫时,投资者更需牢记:树不会长到天上,但优质标的能穿越周期。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方是长期制胜之道。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本文完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个人操作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观点仅供参考!
祝大家账户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