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之际,我完成了近五年最具决断力的仓位调整。至二月末,权益类持仓已由年初的满仓状态降至50%水位,其中恒生科技指数基金与A股半导体主题基金已全部兑现。这个决策背后的逻辑链条,且容我拆解分明。

一、操作轨迹:量化信号与主观判断的共振
1. 周线级别的技术预警:恒生科技指数自去年十月低点累计反弹逾100%,半导体指数周线MACD连续四周呈现顶背离雏形。当周线钝化遇上月线超买,技术面已发出中级调整的明确信号
2. 估值回归的必然性:恒生科技成分股动态PE攀至35倍历史分位,半导体设备板块市销率突破8倍,均已脱离安全边际
3. 资金面异动:南向资金单周净流出创半年新高,半导体ETF出现机构大宗折价交易
二、交易逻辑的立体建构
如同老猎人辨识兽踪,成熟的投资者应建立多维验证体系。本次操作遵循"三三制"决策框架:
1. 三成依据技术信号(周线顶背离形成概率超70%)
2. 三成参照估值水位(核心持仓估值触及近三年高点)
3. 四成考量组合平衡(降低行业主题基金占比至合理区间)
三、关于卖点的哲学思辨
市场永远存在两种痛苦:卖得太早的懊恼与卖得太晚的悔恨。我选择遵循威科夫理论中的"因果律"——当充足的理由(因)已经出现,相应的操作(果)就当果断执行。正如杰西·利弗莫尔所言:"赚大钱不是靠股价波动,而是靠市场大趋势。"
那些为卖飞10%潜在涨幅而焦虑的投资者,或许尚未参透两个投资本质:
1. 盈亏同源定律:规避风险必然付出机会成本
2. 概率优势原则:用70%的确定性对冲30%的不确定
四、仓位管理的艺术平衡
当前50%的权益仓位(主要是红利类)绝非消极防守,而是为应对两种可能预留的战术空间:
1. 若顶背离确认,可用现金进行金字塔式补仓
2. 若趋势延续,保留的50%红利仓位应该也会有点小小收益。
这种"可进可退,攻守兼备"的仓位结构,恰似围棋中的"三连星"布局,既保持实地又留有外势。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更是心性的修行。当我们建立起"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的纪律闭环,便能在波动中保持冰壶秋月般的从容。正如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警示的:"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不是指导操作的罗盘。"学会与不完美和解,方能在长跑中积累复利奇迹。
==============
本文完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个人操作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观点仅供参考!
祝大家账户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