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技能交流“火热”!粤港澳三地技能健儿共同备战世赛|技能粤军逐梦里昂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4-09-01 14:40:34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即将在法国里昂拉开帷幕。中国组团参加全部59个项目的比拼,广东27名选手将参与23个项目的角逐,参赛项目数量和选手人数约占全国40%,均居全国第一。 世界技能大赛又称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为世界各国的青年技能精英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技能舞台”。在位于广东省的多个世赛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广东选手们全情投入努力备战,更有来自香港、澳门的选手一起训练共同提升。世赛再次点燃了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的热情,将粤港澳三地技能交流和融合推向新的高潮。

广东集训基地发挥“标杆作用”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制冷与空调项目国家集训基地里,内地选手阮康戴上护目镜和手套,稳稳地拿起焊接枪点焊连接铜管。 在同一片训练场地,来自香港机电工程署的见习二级技术员钟子洋也争分夺秒进行备战,他将代表中国香港参加本届世赛。“衷心感谢内地技术指导专家为我量身定制的训练课题,让我的技能水平大幅提升,为出战世赛做好充分准备。”钟子洋说。 世赛制冷与空调项目香港专家、香港机电工程署空气调节高级督察林秉升介绍,香港和内地开展联合训练,借助内地的参赛经验,能很好地提高香港参赛选手水平。 这是大湾区技能人才交流的一个生动实践案例。广东各个集训基地发挥“标杆作用”,赋能粤港澳技能发展。三地选手共同进步、一起提升,目标都是攀登世界技能领域的“最高峰”。 香港建造学院导师俞伟国对此深有同感。今年6月,他带领两名参加世赛油漆与装饰项目的香港选手来到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进行赛前训练,训练项目除了美术技术之外,还特别针对选手的心理素质及专注度进行专项加强,俞伟国表示“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香港建造学院导师俞伟国带领参加世赛油漆与装饰项目的选手吴云帆到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训练。

世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澳门选手杜加威与黎健恒,则选择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开展训练。杜加威告诉记者,澳门的参赛选手不多、实战经验也较少。“在广州的集训,可以通过与教练和同学加强交流,帮助自己打开解题思路,熟悉赛事特点,受益很多。”他说。

世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澳门代表队选手杜加威(右)与黎健恒(左),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开展训练。

三地技能交流融合走深走实

粤港澳大湾区世赛选手交流同训,如今已不是新鲜事。实际上,粤港澳三地技能人才的交流远不止于竞赛培养,而是迈上全方位宽领域的务实合作。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近150家大湾区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入盟,积极开展学习调研、打造智库、项目培育、产教对接等活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广东也积极推进粤港澳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合作。目前,粤港澳三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评价规范,不断拓展“一试三证”合作范围及培养层次,共同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内地和澳门选手共同训练。

【世赛探营】

广东选手:在世界最高技能赛场上为国争光

里昂世赛的脚步临近。连日来,记者走访位于广东的多个世赛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实地探营广东选手的备赛情况。选手们纷纷表示,他们都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在世界最高技能赛场上为国争光。

新赛项力争突破:有选手每天练十余小时

每天早上8点左右,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学生蓝宇航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数字建造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开始一天的训练。除了休息和吃饭外,他每天固定训练十余个小时。“我的目标是争取为国家拿一块金牌回来!”蓝宇航坚定地说。 数字建造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世赛项目,2019年首次以“建筑信息建模”的名称出现在第45届喀山世赛的“未来技能”板块中。数字建造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教师古娟妮介绍,这个项目考核的是选手的综合能力,包括软件操作能力、图纸识读能力,及对建筑相关信息的处理、赋予及提取能力。 在近一年的集训时间里,古娟妮指导蓝宇航将该项目拆分为11个比赛模块,逐个进行击破。近段时间,他们正在对模块内容进行全方位复盘,梳理知识结构及技能操作点。 “在技术文件的基础上,比赛的题目会怎么拓展都无法确定,所以我们的备赛需要全面考虑。”在集训基地里,四处可见全英文的教材和画满思维导图的笔记本……蓝宇航介绍,在备赛过程中,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仅要巩固建筑专业的知识,还要掌握英语、编程等必备技能。 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也是近年来世赛新增项目,将在本届世赛首次进行比赛。该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李瑞峰介绍,中国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准备和训练,虽然缺乏大赛经验,但是选手们勇于接受挑战,力争在本次大赛上取得佳绩。

传统强项训练严苛:一个针位都要反复练习

“这个位置的处理,要在追求美感和得分之间要取得平衡。”“这里有多余针,要扣分了。”……在位于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的时装技术项目国家集训基地,该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宁和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校长助理江少容细致地查看周芹妃制作的立体剪裁版型,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时装技术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已经取得世赛“三连冠”的好成绩。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学生周芹妃将代表中国出征本届世赛。 世赛时装技术项目考核选手综合运用时装材料、搭配、时尚和色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要求完成时装裁剪、缝制和装饰等工序,对审美及动手能力要求极高。 “这届世赛充满挑战,此前打版和排料板块的比赛时间是三个小时,今年缩减到了两个半小时,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周芹妃的教练温彩云是该项目的世赛金牌获得者,她和教练团队最近正在帮助周芹妃查漏补缺,加强稳定性和操作速度的训练。 “每天训练超过12小时的时候都挺过来了。小到定位珠针的穿插位置、大到衣服的设计及面料选择,都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演练。”临近比赛,周芹妃认为自己的心态已经调整好,对里昂的技能之旅充满期待。 同样对大赛充满渴望的,还有数控铣项目选手、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龙伟杰。他的晋级之路,略有一些“坎坷”。在2023年9月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龙伟杰获得数控铣项目银牌,入围国家集训队。 龙伟杰虽然在国赛中没有取得最理想的成绩,但是他发奋图强,经过7轮考核之后,如愿以偿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正选名额,代表国家出征本届赛事。世赛数控铣项目金牌已经连续四届被中国收入囊中,而且都是由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培养的选手获得。龙伟杰表示,自己将努力备战,调整好状态,发挥自己的实力,“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合作项目考验配合:比赛要求源于生产实际

本届世赛,广东选手将参与多个多人项目,包括三人项目制造团队挑战赛,双人项目机器人系统集成、网络安全、自主移动机器人和园艺。这些项目除了考核选手的技能水平,还有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选手之间的配合。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拥有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机电一体化项目的三个国家集训基地,今年6月,该校组织了一场友谊赛,来自韩国、巴西、南非等10个国家及地区的40余名专家、教练和选手齐聚广州,进行一次世赛前的技能演练。选手们通过展示技能、交流学习,快速进入大赛氛围。 前段时间,记者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国家集训基地中见到了参赛选手吴龙辉和刘富强。两人互相配合,吴龙辉坐在电脑前进行机械设计,刘富强站在工作台前搭建机器人的模块,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赛前训练。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制造业的智能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广东以制造业当家,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对这类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李瑞峰介绍,世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源于工厂的生产实际,要求选手通过设计、编程、安装等步骤,让机器人实现如搬运、装配、堆垛、焊接、涂胶等功能。 “我对他们很有信心。”李瑞峰说,广东两位选手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非常好,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参赛准备。

来源丨南方+客户端

编辑丨颜珺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