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唯一的女大校毛诚:毛人凤曾哀叹戴笠复活也赢不了她

百年机动站 2023-12-20 06:16:01
引言

毛诚(1915-1995),女,原名武文璞,吉林省伊通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毛诚女士做了什么贡献,才可以在1955年被授大校军衔?成为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除女少将李贞外唯一一位“开国女将校”?

毛诚女士在战争时期又是做的什么工作,能让国民党特务头子毛人凤发出“戴笠复活也赢不了她”的感叹?

毛诚女士的传奇一生

学生反日救国会

毛诚从小就有一股不同于其他小孩的伶俐劲儿,想事情快,做事情也快。虽然自己家家境贫寒,但是毛诚的舅舅是个生意人,家境优渥。舅舅不忍心聪明的外甥女天资被埋没,于是就自己出钱资助毛诚读书,希望家里能培养出一个读书人。

毛诚也没有辜负舅舅的期望,自上学之后,次次考试名列前茅,后来更是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

考上中学后的毛诚,开始接触进步思想。通过这些或热血激昂、或悲痛莫名的文字,她了解了正在发生在中华大地、发生在她家乡的屈辱事实。毛诚骨子里的爱国情怀突然觉醒了,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1932年,在中共磐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当时就读于伊通县私立时雨女子中学毛诚女士联合其他几名同学,建立了伊通学生反日救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他们一共发展了18名会员,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由毛诚以及另一位名叫万长胜的同学担任组长。

学生反日救国会成立后,就建立了地下印刷所,夜间刻印抗日救国传单,此日由各位会员分别带出去散发张贴。这些传单的出现,引起日伪统治者的惶恐,但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所以救国会会员需要经常转移住处,避开敌人的锋芒,巧妙地同敌人斗争。

学生救国会的一批批宣传标语像小炸弹一样飞向敌人,轰得他们晕头转向,惊慌失措。使得他们不断暗中派人寻找救国会会员们的行踪。

有一天夜间,一位名叫江滨的同志在去地下印刷所的路上被人跟踪,到门口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情况。江滨进屋后连忙对毛诚他们说:“不好了,有‘尾巴’。”

万长胜就要往外冲,被毛诚制止了。毛诚让屋里的女同志都把裙子解下来,让男同志绑在腰间,然后把头发散开,简单画一下妆。人们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大家迅速收拾了一番,然后便打开门往外走。

刚开门,几个人影便从黑暗中跳了出来,用手枪指着他们大声喊道:“不许动!”毛诚女士飞起一脚,踢飞一名敌人的手枪,随机喝到:“我们要去看戏,你们敢拦路抢劫,看我不找你们队长去。”敌人们见从屋子里出来的人都是女的,又朝屋子里瞄了几眼,然后就溜了。

诸如此类被敌人盯梢、跟踪乃至于被人拿枪顶着脑袋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都被毛诚他们机智地化解了。

秘密交通员

1933年,毛诚来到哈尔滨工作。她明面上的身份是卖野菜和鸡蛋的小贩,实则为中共满洲省委的秘密交通员。这是一个充满了危险的工作,一旦遭遇敌人的搜查,那些藏在菜篮子里面的情报被搜出来,那她必然无法幸免!但是毛诚从未有过退缩和畏惧,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每日,毛诚都挎着沉甸甸的菜篮子穿梭在哈尔滨冰冷的大街小巷,混在周围同样穿着破衣烂衫、或挑担子或挎篮子的小贩当中,毫不起眼。她时刻警觉地观察着周遭的情况,小心掩饰着自己的身份。

在野菜和鸡蛋的买卖过程中,一份份珍贵的情报也传递了出去,为我党在正面战场的优胜局势提供了显著的帮助。

毛诚女士在担任秘密交通员期间表现出的各种品质,比如忠诚、胆大心细、能够随机应变、思维缜密等等,完美符合一个优秀的情报工作者所需的特质。所以,爱惜人才的领导把毛诚排到苏联去深造。

保卫在延安

1934年,毛诚遵照上级领导的安排,来到了苏联的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这里,她如同一块海绵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所需要知识。从情报学、药物学、密码学等理论知识,到枪械、装备、近身格斗等战斗技巧,毛诚都表现出了极佳的天分。

于是,四年后,学成而归的毛诚没有回到东北,而是被安排到了延安负责保卫工作。

初到延安,毛诚便担负起了保卫抗日军政大学的重要职责。“抗大”的学员主要是部队中的红军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他们通过学校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内容,迅速成长为成熟的抗日干部。

毛诚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毕竟,这里不但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爱国志士,他们在这里学习、训练、成长,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不息。而且当时林彪、刘伯承分别任这所学校的正副校长,毛泽东同志任教务委员会主席。所以,这里不仅有中国抗日革命队伍的未来之光,还有正带领着我们进行抗日革命战争的领导人们。因此,保护好这所学校的安全和稳定,成为了毛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毛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她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密切关注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情况。她还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学员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正是因为有毛诚等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抗日军政大学才能够长期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的抗日队伍持续不断输送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

由于毛诚的出色表现,她之后又陆续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保卫处秘书长、中央社会部秘书长、干部学校秘书长、班主任等职务。在每份工作任职期间,毛诚都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类拔萃的工作能力圆满履行了自身职责。

解放战争期间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诚就离开了延安,回到阔别11年的老家,在哈尔滨担任市委社会部部长的职务。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太久。

1946年6月,国民党统治集团公然撕毁《双十协定》,调遣重兵向中原及其他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奋起自卫。自此,解放战争全面展开。

毛诚因为有着丰富的情报方面的知识和斗争经验,所以兼任了负责与国民党潜伏在哈尔滨的反革命组织的斗争。

战争尚未开始,敌人就在哈尔滨安插了大量的特务分子,其目的一是获取我方情报,以便在正面战场取得优势;二是利用这些的人制造破坏,扰乱民心。

这些人在被启用之初,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他们利用毒药、炸弹,在城区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破坏行动。

毛诚在对敌人的各种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之后,把握住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她利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屡屡可以快敌一步,将敌人的破坏计划和行动消弭于无形,并抓捕了大量的敌特分子,为哈尔滨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当年无论敌我双方都是依靠电台来传递情报。而在哈尔滨,就有一只保密级别很高的敌特行动小组,他们直接受毛人凤的领导,隐藏很深,我方情报人员追查了很久都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有好多次甚至马上就要抓到对方,却每次都慢了片刻,让对方得以逃脱。

毛诚通过长时间对对方电台波段频率等信息的分析,结合每次对方逃走时留下的蛛丝马迹,终于破解了敌方传递信息所使用的加密方式。自此,敌方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我方情报人员眼中,一览无遗。

这导致了敌方在哈尔滨及其周边地区始终没有造成有规模的破坏行动,那支被毛人凤寄予了厚望,“待战时,见奇效”的精锐行动小组也始终毫无作为,暗淡收场。

对此毛人凤都不仅感叹:“就是算戴老板复生,亲自到哈尔滨去指挥领导,恐怕也难以站住跟脚。”

这句从敌人口中说出的评价,称得上是对毛诚工作能力最大的肯定了。

在新中国的任职

1950年,毛诚被任命为总参连络干部学校副校长,之后又担任总参联络部副部长;

1954年,又被任命为中央调查部副秘书长和中央调查部干部学校校长。

她以亲自在一线与敌人战斗多年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情报工作者。而这些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与敌人进行了紧张又危险的斗争。他们默默无闻,可能直到老死也不会公开他们的贡献,这是一群无名的英雄。

因为毛诚的卓越贡献,在1955年授衔大会上,她成为了唯一被授予大校军衔的女性。

虽然在1956-1965年陆续有几位女军官也获得了大校或上校军衔,成为“开国将校”的一员。但是毛诚无疑是其中最够分量的那一位。

之后的岁月里,毛诚调任吉林省,在吉林省省委党校、政协、人大等多个部门担任过职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直至1984年离休。

结语

纵观毛诚女士的一生,她几乎将毕生的时间和经历都奉献给党和祖国。哪里需要她,她就去哪里。

她可以是进步的爱国学生,可以是街头隐蔽的交通员,可以是青年力量和领导人的保卫者,可以是运筹帷幄、谈笑间将敌人灰飞烟灭的女诸葛,也可以是心系天下、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

然而,无论毛诚女士担任什么职务、负责什么工作,她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没有变过,对工作的热爱和负责没有变过。毛诚女士的事迹,是一段充满激情和斗志的革命传奇。她的坚韧和勇气,让她成为我们学习和崇敬的榜样。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也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精神风貌。

以上就是小编对“开国女将校”之毛诚大校的介绍和看法,大家对此有什么想要讨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1.《伊通党建》

2.《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