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天,陕西西安市一家工厂的保卫科,甘肃兰州警察与当地警察一同出现在年近四旬的科长刘学保面前,只见他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睛垂下头低声说道。
“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
当年参与逮捕刘学保的刑警在多年后还对这一幕记忆犹新,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刘学保的家中搜出了成堆的奖章和证书。
多年来,这位被写进教科书中的“文革英雄”,对于自己制造的那份罪恶的光荣始终念念不忘,甚至一度沉溺在那虚幻的壮举中不能自拔。
只不过,真相注定是不会被这样轻易掩盖的,更何况,他享受到的所有鲜花和掌声背后,是一起血淋淋的命案。
图|刘学保只能说,荒唐岁月催生了太多令人怒不可遏的罪恶,可悲的时代裹挟住了太多人的命运,即便如此,刘学保的罪恶依旧不能随着时代远去。
1985年7月,永登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学保死缓,虽说受害人李世白无法复生,可李家人心头的不白之冤终于得以昭雪。
“文革英雄”18年后终于现出原形,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一同了解一下。
一、“支左”战士救桥历险记说起这位刘学保,从陕西参军入伍,他长得浓眉大眼、十分壮实,十年动荡来袭,他不过20岁刚出头的样子,却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早早地锻炼成长起来。
只不过,他的一路成长却充满着邪恶,想要在那黑白颠倒的大氛围下出人头地,他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直到造反精神盛行之下,他生出了不少勇气。
就在听说欧阳海挺身拦惊马、戴碧荣舍命救孩童的英雄事迹后,刘学保不禁计上心头,一场大戏在他心头酝酿,他自然是主角,而那重要的配角恰恰是当时“人人皆可诛之”的“坏分子”李世白。
当年,刘学保身为兰州某部派往永登县连城林场“支左”的副班长,而他之所以想要谋划一出大戏,恰恰是不甘于副班长这个位置,如此妄念偏偏搭上了一条无辜性命。
在林场周围转悠几圈后,刘学保看中了距离林场场部七八里路程的池木哈水泥桥,那里在他眼中成了表演“英雄事迹”的绝佳舞台。
1967年12月17日晚,刘学保以执行任务为名将林场管制对象李世白叫了出来,黄土高原的夜十分寒冷,即便如此,李世白深知自己没有资格询问任何问题。
当年,这位李世白是一位被打倒在地还要被人踏上一脚的“牛鬼蛇神”,绝不允许乱说乱动,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教育”和“改造”。
图|《英雄战士刘学保》连环画那一晚,阴暗冰冷的山道尤为难走,李世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不归路,他也不知道,刘学保身上还背着一个“脸盆大的炸药包”,腰间还掖着一把斧头。
两人来到池木哈水泥桥附近,只见刘学保迅速抽出斧头,如同恶魔般照着闷头往前走的李世白没命地砍去,毫无防范之际,李世白惨叫一声便倒了下去。
紧接着,刘学保开始自导自演那经典的“英雄的一幕”,只见他从怀里掏出炸药包,用右手点燃导火索,冲过大桥30米之际将其脱手,就在那一瞬间,炸药包轰然爆炸,刘学保惨叫一声也昏死过去。
此时,水泥桥附近呈现了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头倒着头部血肉模糊的李世白,另一头倒着左手掌血肉模糊的刘学保,附近群众纷纷闻声赶来。
此时才算是刘学保这场大戏的压轴环节,眼看群众赶来,他强忍疼痛大声呼喊道。
“不要管我,快去,快去抓住那个坏家伙,他是林场反革命分子,要炸大桥,快保护大桥!”
就这样,在革命浪潮中早已提高革命觉悟的群众们纷纷奔向大桥另一头,只为抓住刘学保口中的“炸桥反革命分子”。
此时,他们要抓的反革命分子李世白早已被寒冷和爆炸声唤醒,可他的双眼已经被鲜血糊住,整个人坐在地上乱抓乱摸起来。
可想而知,李世白此刻比任何人都想要搞清楚事情真相,可悲的是,他早已落入刘学保的圈套,两人被送到医院后,李世白因为头部重伤及各种非待,很快便不治身亡了。
至于刘学保,左手受伤惨重,只能转入当地军区医院做切腕手术,以此保住手臂,这对于他而言明显是始料未及的,只不过,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注定他要将这场大戏唱到底。
二、“一等功臣”却疑点丛生反革命分子炸桥、解放军战士舍命救桥,如此案件,在阶级斗争极为紧绷的1967年,自然会作为一件“阶级斗争新动向”的大事件来抓。
最重要的是,那些刚刚夺到公安大权的造反派们,自然也在寻求如此完美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革命热情和干劲。
就在刘学保尚未痊愈出院之际,他的英雄事迹已经开始被大吹特吹,永登县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的头头们带着侥幸留用的公安人员勘察现场。
要说这些专业勘察人员都是十分严谨的,他们对所有人证、物证、案发现场进行逐一勘查,得出的结论也是理性、客观的。
“这起案件疑点重重,还是应该进一步调查,才好给出结论!”
只可惜,如此负责任的初步论断却遭到了委员会头头们的质疑。
“谁说疑点重重?”
“谁说还要调查?”
“谁敢说这些,就是反革命,就是仇视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反攻倒算!”
在那杀人不见血的年代,手握生杀大权的专政委员会头头们脸色铁青地咆哮着,他们不能容忍任何人对“革命战士”的“壮举”有丝毫的怀疑。
就这样,所有疑点被轻轻抹去,刘学保英雄事迹的出现甚至让还没找到典型事迹的兰州领导人们大喜过望。
图|养伤中的刘学保一时间,大英雄刘学保被送上神坛,鲜花、掌声、光环、荣耀纷纷涌来,他的梦想也变得唾手可得,断手之苦却换来了常人用命都换不来的“英雄”、“一等功臣”的称号。
就这样,副营职教导员成了他的新头衔,英雄事迹被印成小册子散发全国,甚至还被编入教科书,就连1969年党的九大代表名单中,也出现了他的名字。
正所谓盛极必衰,当选九大代表后,刘学保变得越发放纵、骄横起来,他注定想不到,自己如此蛮横引来身边人厌恶的同时,也让不少人对他的英雄事迹产生猜疑,这一点对于他的军戎生涯自然是不利的。
1974年,刘学保选择转业回家,也就在此时,他深知自己在军中前途渺茫,还有就是,这出欺瞒全国上下的大戏也该告一段落了。
如此一来,他也就来到陕西一家工厂做起了保卫干部,只不过,坏事做尽的内心又岂能得到长久的安宁。
就在离开甘肃的那一天起,刘学保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在那片土地上犯下的罪恶,总有一天,人民会找他清算的。
事实证明,这一天真的就在不久的将来等着他。
三、“文革公安”终真相大白要说刘学保的命运,就在他亲手炮制命案的那个血腥之夜就已经注定了,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做了一回“弄潮儿”,在那之后,也只能随之沉浮、身不由己了。
十年动荡结束后,中国政治形式开始转向,就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世白的家属终于有机会说出心中多年的疑问和愤怒,源于此,他们开始四处上访、写信,一遍遍向上反映当年案件的可疑问题,以此要求复查此案。
随着事件的日益发酵,兰州市委与兰州军区多次磋商,最终做出决定,于1983年1月成立军地7家党委组织的联合调查组。
就这样,当年有关这起案件的诸多疑点,在联合调查组的手中被一一翻了出来,也牵出了不少于此案有关的人与事。
就比如,当年第一个来到现场做采访的记者,因为出于职业敏感及道德良知,在报道中仗义执言,声称案件还有很多不可思议之处,源于此,当年的他一度被迫远走他乡。
即便案件已经过去16年之久,联合调查组还是顺着一条条线索寻找、追查,甚至因此走过16个县市,访问90多人,提取了79份证明材料。
最终,这起轰动一时的“文革英雄”大案,渐渐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为了证明当年刘学保所言非虚,联合调查组对炸桥一事反复做了10多次实验,最终证明,所谓的“脸盆大的炸药包”根本就是不存在,将刘学保手指炸断的炸弹威力,最多就是一根雷管或是不到10克的炸药,否则,只怕他早已在案发之际丧生。
多次侦查实验、反复调查取证,联合调查组郑重给出结论。
“李世白炸桥是假,刘学保杀人是真。”
如此,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那一幕。
就在审判当天,永登县上下几乎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尤其是李世白的家人,在看到逍遥法外甚至大吃人血馒头的刘学保被绳之以法,一家人泣不成声,更为李世白的如此惨死感到惋惜。
图|刘学保事迹被编入教科书即便如此,那些曾对教科书深信不疑的孩子们,那些曾将刘学保当做理想与偶像的孩子们,面对书上的英雄居然是一位杀人恶魔,才是真的胆战心惊,好似曾经的岁月被彻底颠覆。
结语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要说当年这起“文革英雄”案件的大翻盘,实则依靠的是李世白家人多年的心有不甘与坚持。
说到底,这起案件能够以真相大白的方式收场,同样彰显了无数无辜者在历经磨难后发出的声声呐喊。
荒唐的岁月,最令人发指的地方就在于,对于人心的控制、对于人性的毁灭、对于人道的践踏,如今的我们,总要守护着当下的美好时代,更要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