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每个人心中对家的定义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家就是有房有车的富足生活,有的人觉得只要与爱人在一起就是家。而在我看来,家的真正意义在于亲人之间无条件的相互扶持。
我在广州生活了20年,经历了一段教我深刻理解何为家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家人之间情同骨肉的可贵。
俞平和祁梅是我大学的学弟学妹,两人毕业后便步入婚姻的殿堂。俞平家庭小康,祁梅的家人则过着平凡的生活。婚后,俞平在一家外企上班,祁梅则放弃了工作,专心相夫教子。
记得大婚那天,新郎官俞平衣冠楚楚地站在门前迎亲,而新娘祁梅则被红盖头遮住了羞涩的笑脸。两家亲朋好友笑闹声中,他们 成为了一家人。结婚初期,俞平和祁梅过得甜甜蜜蜜。然而好景不长,两家人逐渐产生了隔阂。

一转眼,俞平与祁梅结婚已有5年。一日,俞平的母亲打来电话,哭诉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已被送进ICU。俞平闻讯大惊,立刻请了病假赶去医院。
医生诊断,俞父已经昏迷不醒,需要做紧急手术。手术费用高达30多万,俞平与母亲已是家财路尽。俞平着急地在病房里来回踱步,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这时,他突然想起,祁梅的哥哥正在准备购房结婚,手头应该有余钱。
于是他给祁梅打了个电话,哽咽着请求她向哥哥借点钱。电话那头的祁梅沉默了,她知道这对俞平的父母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挂了电话,祁梅坐在办公室发呆。
她不忍让哥哥推迟买房的计划,毕竟人到中年选择伴侣已是难得。然而她又担心岳父的病情,一时进退维谷。
她给哥哥拨去了电话,哥哥的态度很坚决,他说已经定下房子,再拖就要失约了。祁梅明白哥哥的难处,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她给俞平回拨电话,婉转地拒绝了他的要求。
挂了电话,祁梅看着窗外飘落的花瓣出神。她知道,这对刚步入婚姻殿堂的他们,将会是个大考验。

听完祁梅的回复,俞平默默挂上了电话。母亲在一旁痛哭,她质问祁梅怎能见死不救。俞平也陷入了痛苦的自责,他觉得可能是平日里自己对祁梅不够体贴,导致她对婆家不够上心。
夜深人静时,俞平躺在病房里辗转反侧。他想到刚结婚时,他和祁梅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现在生命危在旦夕之时,他才发现自己对伴侣的不珍惜。他决心要是父亲康复,一定要对祁梅更加细心体贴。
次日,母亲仍在埋怨祁梅无情无义。俞平劝母亲,希望她能谅解祁梅的难处。他坚信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所有困难终会过去。
祁梅拗不过俞平,还是决定先拿出自己的积蓄。她把陪嫁和彩礼凑了4万块,交给了俞平。俞平欣喜万分,立刻投入了手术准备。然而病情危急,4万根本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钱。
俞平再次请求祁梅向父母亲戚借钱,祁梅苦苦哀求,父母终于勉强凑出2万块。但俞平的母亲仍不满足,她认为祁梅应该向更多的亲戚朋友借钱。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祁梅,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
“我已经向父母亲戚借都借了,这已经是我的极限!”祁梅红着眼睛嚷道。她知道,婆婆的不满已将两家的鸿沟撕开一个又一个口子,她和俞平的感情,也随之产生了裂痕。

“你爸妈还活着,我们这一个老人家,就这么任由他死去了?你到底把我们家当成什么了?”婆婆一边说,一边用力甩开了祁梅的衣领,转身就走。
祁梅站在原地,泪水夺眶而出。她知道,婆媳之间的感情,已如今日暮色,黯淡无光。
俞平见状也伤心不已。他走上前轻轻抱住祁梅,轻声安慰她。脑海里,他想起刚恋爱时两人常去的海边咖啡厅,想起两人初见父母时的喜悦与紧张。他相信只要两人团结一致,这个难关也终会过去。
经过千辛万苦,俞平终于凑足了手术费。而此时,俞父已在病榻上躺了一周有余。全家人都在急不可耐地等待手术。
手术当日,全家人在手术室外迫不及待地等待结果。过了两个多小时,手术完成,医生宣布手术成功。俞平和母亲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水交织着喜悦。
俞父成功转进普通病房,生命暂时得救,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然而俞平与祁梅之间,却出现了一道裂痕。俞平时常能感受到祁梅情绪低落,而祁梅也觉得婆婆对自己越来越冷漠。
俞平陪伴祁梅度过了这个难关,但两人的感情已无法复原如初。尽管他想尽办法逗祁梅开心,但每每想起婆婆的话语,祁梅就禁不住红了眼眶。
俞平知道,感情问题不能强求。他决心以真诚待祁梅,给她时间和空间去愈合。路还长,他相信只要两人互相理解包容,总会走过这段荆棘。

丈夫对妻子的爱就是恨不得妻子娘家家破人亡?
丈夫一家人不能道德绑架儿媳,因为娘家要买房结婚,借大钱就婚姻可能完了。
全职主妇哪来的办公室,一派胡言
又是公公又是岳父,注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