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
相比2023年,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增加了52万人,人口出生率相比上一年提升了0.38个千分点。
此前,网上纷纷猜测:
去年新生人口可能跌破900万,甚至联合国还给出一个882万的预测。
不过统计局的数据出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数据没那么差。
纵观近年来的人口数据,2024年,是2017年人口下滑之后的首次回升,一举打破了连续6年来下降记录,再次回到了2022年的水平,是一个喜人的现象。
那么,一个问题是——
这种势头,能否有效保持和继续逆转呢?
这就关乎一个主要问题了:
为何,去年新出生人口会回升呢?
对此,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业内普遍认为有三大原因,如下:
◢其一,龙年生肖带来的加持
此前有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人对生肖“龙”有特殊偏爱,上一个龙年2012年时就有生育小高峰,综合来看,2024年的生育率有望提升。
这是传统文化的部分,大家对龙年的喜爱也体现在生育上,比如大家都愿意生一个龙宝宝,但是不想生羊宝宝。
◢其二,负面影响因素的消失
之前因为疫情和疫苗的原因,让很多人都搁置了结婚和生育计划,也让新生人口快速跌落到1000万以下。
其中,由于疫情影响,此前部分人将结婚及备孕计划推迟到2023年,而随着疫情的结束,大家也逐渐开始恢复恋爱、结婚和生意,而这也会体现在2024年出生人口数据中。
此外,预计对新生人口的增长还会产生积极作用,
◢其三,鼓励生育政策的刺激
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生育支持增加涵盖了经济补贴的增加,假期延长、托育服务、医疗和居住保障等多个方面,政策支持效果不断显现。
这几天,有个叫天门的地方火了:
据说它成为第一个人口恢复增长的城市。
公开资料显示——
天门市,将鼓励生育作为全市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并基于对全市超过16.5万已婚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优化并扩展了原有的五项政策措施至七条更为具体的意见。
对于生育三个孩子的家庭而言,他们可以享受到诸如基因筛查费用减免、分娩补助、一次性生育奖励、产假补贴、每月育儿津贴、购房奖励等一系列福利。
天门具体的生育补贴包括,基因筛查减免费用1000元,分娩补助300元,一次性生育奖励3000元,产假补助4800元,育儿补贴每月1000元,鼓励生育购房奖励12万元,产业工人购房补贴6万元……育儿补贴发放至3周岁,可以领3.6万元。如果买房,这18万元购房奖励和补贴将派上大用场。
其中,一个三胎家庭可以获得最高可达22.51万元的补贴和优惠;若父母双方均为教师或医务人员,则购房补贴额外增加至12万元,使得总奖励金额上升至28.51万元。
小结:
综合来看,2024年生育率的提高,以及新出生人口增加了52万,这个情况的出现,还是有点意外和惊喜的,因为,此前各界普遍都觉得2024年的人口新增的情况不会太好,甚至觉得会跌破900万的大关。
如今最新统计数据出来,确实有点惊喜。
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新数据的出现,是上述几大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但是,接下来的2025年及以后,能否继续延续这个走势,目前不好说,毕竟上述三个原因中的前两点,有一定的偶然性,而第三点生育政策,在其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支撑性数据,还需要继续观察。
再者,生育补贴的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其差异也非常明显。
例如,在偏远的不发达的地方,培养孩子以前就是多双筷子,可一旦孩子出息了,全家跟着收益,投入少产出靠概率。
这点,从天门的例子也可以看出,补贴生育对偏远地区非常有效,可以大力推广。
几万元补贴对于大城市或许九牛一毛,但对于中小城市相当于不少人一年的收入,因此,生育补贴可能对偏远不发达地区更有效果。
然而,在发达地区,培养孩子的成本很高,所以集中全家的资源去培养一个孩子,加上自己的经验寻求更确定性的道路。比如上海,做好友好生育社会构建,减少职场限制和托育压力,让想生的敢生就可以了。
另外,这个推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放之于全国来适用。
因为,生育和养育等,是一个体系,在当前的住房、就业、生养、托育、医疗、养老等各类压力下,穷人、中产或富人,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现实压力,要么是有时间精力,但没钱;要么是有钱,缺乏时间和精力、要么是两不占等等。
同时,自1986年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财富(每年GDP)分配中的占比不断走低,叠加上述各类压力,充分说明,对老百姓来讲,生娃和养娃的难度实际上实在不断增加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所以,要孩子的欲望也在不断降低。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人口是一切发展、资产和商业的底层逻辑,能不能扭转趋势解除危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同时,人们的一个共识是:
人口不是负担,而是生产力、消费力和创新力。
因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就难以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因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口,不仅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承压,就连房价也无从托底。
所以,刺激生育,关乎的不只是人口结构,更关乎稳定楼市、扩大消费、稳住就业、创新发展的未来。
可喜的是:
2024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正式将催生娃,上升为各地“一把手工程”,已经把生娃作为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来推动了。
故而,我们判断出——2025年及以后,国家在提高生育率上面,必定会推出更多更有力的一系列政策去持续刺激大家去生娃。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