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最近,碧桂园的有关消息越来越多了。
譬如
●1月14日晚间,碧桂园终于发布了2023年业绩和2024年中期业绩的公告:
2023年该公司实现总收入约4010亿元,同比减少约6.8%;2023年实现税前亏损约1673亿元。
也终于补齐了两份财报,业内甚感意外。
●1月21日早间,碧桂园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
由于公司无法按上市规则规定于2024年3月31日前公布2023年度业绩,公司的股份已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于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
鉴于董事会认为公司已达成复牌指引所规定的所有要求,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于2025年1月21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公司股份。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从发布两份财报,到股票实现复牌,只有一周的时间。
这两件事短期内接踵而至,说实话,确实让业内是有点意外的。
因为,2024年楼市的寒气依然浓烈,碧桂园能够从这个大趋势的泥潭中拔足上岸,重新复牌,对业内而言,是一个超预期的事件。
毕竟,过去的众多迹象表明,业内普遍判断,碧桂园应该没这么快。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去看跌碧桂园,而是觉得有足够的韧劲。
毕竟,宇宙第一房企的咖位在那里,如今剧情反转,不得不引人深思。
那么,其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其主要的支撑点有三,如下:
◢其一,碧桂园的收入和资产等,比较抗打
据上述财报,碧桂园2024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约为1021亿元,同比减少约54.9%,上半年实现税前亏损约108亿元,亏损幅度较2023年大幅缩窄。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净资产741亿元,净资产仍然保持为正,好于市场预期。
另外,一组数据是:
积极的信号是,大额存货减值的影响已在2024年逐渐减少。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存货减值计提大幅减少为27亿,这基本可以判断,碧桂园已将存货减值大部分出清。
随着大额存货减值的减少,碧桂园的亏损额也在2024年收窄。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28.42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大幅收窄,据碧桂园方面透露,预计2024年全年亏损会同比大幅收窄等。
如上,充分说明2024年,碧桂园的销售和经资产等,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在2024年提升了不少,显现出了足够的韧劲。
廋死骆驼比马大,而且态度比较好,获得了市场的一定加持。
例如,碧桂园在过去三年还努力完成了保交付的工作;过去三年累计交付约170万套房屋,交付量在中指院等机构的第三方榜单中一直位列第一。
因此,碧桂园没有去逃避,而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个区域市场的支持,不然,也不会,在2024年上半年,能够实现1021亿元的总收入。
因为,大家都知道,碧桂园的很多项目都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能够干到1000多亿,说明这些大比例城市的销售,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样惨,而为碧桂园创造了不少的价值。
◢其二,债务重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月9日晚间,碧桂园(2007.HK)终于公告了市场等待已久的公司债务重组最新进展。
碧桂园给了债主们5个选择:
1、现金回购,预计可实现最少90%的本金削减。也就是你可以马上拿到钱,但只能拿到10%,100块给你10块的意思。
2、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实现100%的债转股。把债务转换为股权,把债权人变成股东,以后大家跟着碧桂园吃肉喝汤。
3、债务展期+部分股权化,股权化的最高比例为67%。一部分债务延期,另一部分债转股,转股要到7.5年后。
4、展期+35%的本金削减。债务延期9.5年后,本金还要少35%。
5、只展期不削债的选项。钱全部给你,但要延期到11.5年后。
简析:
这5点综合起来也就两个意思,想早点拿钱,就承担亏损;想多拿点钱,就多等几年,10年、8年、15年随你们选。
综合看下来,于各位碧桂园的债主而言并不是一份很友好的方案。
为什么,碧桂园如此霸气侧漏?
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低迷态势下,上述的各类业绩指标并不太差,有一定的底气,如果债主不同意,那么只能继续干耗着,没什么意义。
经过多年的变化,事实上,很多债主也想的很清楚了,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债务人穷追猛打,最后只能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双方各自退几步,至少还有一定的希望。
并且,碧桂园在保交楼上,还是非常积极的,市场和政府,皆是认可的,不像恒大和许家印那样,在底层基础上足够坚实,因此,未来碧桂园亦还有众多的希望。
故而,对债权人而言,假如彻底撕破脸,最后其结果犹如七伤拳一样,双方都会伤痕累累。
想通了这些问题,上述化债方案,众多的债权人,还是咬牙接受了被碧桂园QJ的模式,也因此,为碧桂园的复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其三,新趋势的需要+政府的合理加持
即使如上述两大方面因素,按碧桂园的巨量债务等情况,想快速在春节前出现这样的大反转,按以前的路径,基本是不可能的。
可是,为何碧桂园能在近日如此高调杀出来呢?
你觉得这只是碧桂园自己的原因吗?
对此,波哥看楼市觉得没这么简单。
波哥个人认为,其背后,必有政府和国家的力量在强力推动。
作为典型民营企业的碧桂园,又神仙新旧趋势转换的大浪潮中,2023年的财务数据,难道碧桂园自己不清楚吗?
为什么不发?
只是数据不好看吗?
绝没有这么简单。
为啥又能在2025年春节前快速发不出来?大家没有什么想法吗?
对这些问题,波哥看楼市独家认为,在扩大内需和急速提振楼市等重磅政策下,有鉴于碧桂园最近几年的良好态度等,其中,考虑到碧桂园很多项目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实际情况,假设把碧桂园斩落马下,必定会加重国内楼市的寒气,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城市的恐慌。
故而,我们觉得,把曾经扎根于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的碧桂园激活,帮助其挺起来,于当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意义。
此类区域的保交楼没问题,碧桂园的努力+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现在,尤其是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其中的价值,大家应该都可以充分理解。
此外,同时叠加上述碧桂园自身的众多支撑,把碧桂园的拉回到一个新的发展轨道等,其中的内涵就非常丰富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想一想,在此,就不多说了。
懂的自然会懂,否则,解释再多,也是枉然。
毕竟,通过碧桂园,可以让众多的三四五线城市的业主,能够吃下一颗定心凡,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碧桂园近期的相关有点“反常”的众多动作,在各类事件之外,其背后都有某些因素在策动和加持,绝非表面上那样的简单。
近日,不少业内朋友都纷纷在作一些分析,在我们看来,曲曲折折之中,很多观点,似乎都在盲人摸象,值得思考。
今天,我们把一些核心问题挑破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至于,你认不认同,那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与我们无关,如此而已。
毕竟:
2025年,是国家扩大内需和提振楼市的关键节点,聚合有效力量,极其重要。
碧桂园把欠我面积不差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