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饭”成风潮,锅圈注重“产品力”

IT老友记 2022-11-16 17:06:34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发明者约翰·阿塔那索夫曾说:“我太懒了,不喜欢花时间运算,所以就发明了电脑。”

“懒”或许只是一句调侃,但“懒”所代表的便捷性需求,一直以来都是用户对产品、对消费场景、对服务的核心要求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平台对用户便利性需求的满足,更是催生了不同趋势与行业。

经常在锅圈食汇下单预制菜和一些火锅食材的胡晓明(化名)表示,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自己经常会买半成品,“下班接孩子回家就已经天黑了,预制菜的确省了不少事,吃完还要赶紧操心孩子写作业”。

由于疫情后宅家需求的增长,以及Z世代的消费力崛起,居家场景中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风潮,尤其是购买预制菜或半成品“在家吃饭”,正受到大量消费者追捧。

零售企业同样感知到消费趋势的变化,大力押注“在家吃饭”赛道,以多样化的产品吸引消费者。

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预制菜等产品,消费者能按照什么标准来选择?零售企业在“在家吃饭”的场景下,致胜的关键又是什么?

从“有的吃”到“吃得好”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的消费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家吃饭、居家娱乐等形式开始流行起来,这也让“宅经济”“懒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知萌咨询发布的《2022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有27.6%的人认为“懒人经济”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还有27.4%的人认为“懒人经济”是现代人更好地利用和分配时间的体现。

人们越来越“懒”、越来越喜欢宅家不出门,这也让生鲜电商、游戏、视频会议、外卖等多个行业在疫情发生后迅猛增长。

尤其是餐饮、食品行业,“在家吃饭”逐渐成为趋势,各垂直赛道也充满商机。

就比如速食产品领域,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研究指出,从2020年到2021年,国内方便速食行业的线上渠道增长率高达70%以上。

再比如“一人食”,2020年国内“一人食”相关的新增企业注册数量同比增长43.6%;2021年餐饮业“一人食”产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围绕“一人食”的场景,部分企业也针对性地推出各类产品,比如火锅烧烤食材超市“锅圈食汇”,其针对不同人数的用餐场景,推出了不同规格的虾滑产品,重量最小的120克虾滑就适合“一人食”火锅。

不难理解,由于疫情后“宅经济”成为风潮,一人食、速食产品等垂直品类也走上发展快车道;而具体到不同品类,用户对“在家吃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尼尔森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方便面的整体销量同比下滑4%,销售额同比减少2.7%。

过去,人们一提到方便速食,首先想到的就是方便面、速冻饺子,但如今的方便速食产品已经十分多元化,有各类的自热米饭、即食火锅、意面等;再高级一些,还有锅圈等零售企业推出的预制菜产品。

方便面销售业绩的背后,正突显出相关商品多元化之下,用户对“在家吃饭”的需求已经发生巨大转变。

据某零售平台的数据显示,如今更多消费者更愿意为品质和健康去买单,这部分用户的比例从16%提升到了26%。

另外,在餐饮零售领域,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健康、囤货、解压、小确幸”等细分概念,比如更多顾客会关注“少添加、少工艺”的有机食品;疫情后消费者对大包装商品的囤货需求有所增长。

“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事物,在物质供给和销售渠道都极大丰富的环境下,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消费需求也必然产生分化。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层的消费人群所关注的商品核心需求各有不同。

从过去“有的吃”,到现在要求“吃得好”,餐饮零售企业应该即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在产品结构、服务等方面打出差异化“长板”。

锅圈就是一家积极求变的企业。

从2017年初入火锅食材赛道以来,锅圈近些年相继拓展烧烤食材、预制菜、自热速食等产品线,SKU总数超过700个,其中90%的产品都是由锅圈自主研发。

在“宅经济”走俏的趋势下,不同年龄层的用户都开始在锅圈选购食材,雪花肥牛、鸭血、豆香妙铃卷等都是受消费者追捧的热门产品。

小红书用户评价

中银国际证券日前还指出,天气转冷冬季即将来临,火锅等暖经济需求值得关注。

显然,随着新冠疫情发生后“宅经济”的崛起,“在家吃饭”已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当然,即便是“在家吃饭”,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分化,用户对口味、对健康、对产品服务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户需求嬗变,“在家吃饭”成风潮,餐饮零售企业更要做出好产品。

“产品力”成胜负手

剧作家萧伯纳曾说,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

如前所述,对于选择“在家吃饭”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对食材产品的要求更高、更多元化,这实际上倒逼零售企业去主动深耕“产品力”。

零售企业提升“产品力”的关键何在?笔者认为还是要做好产品品质和数字化标准。

在国内,食品供应链体系中大量上游企业都具备差异化的产品能力,但一方面缺乏品牌力,另一方面在冗长的经销、分销体系之下,上游食品企业和零售终端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

其实,性价比更好、质量过硬的大量上游食材产品,由于渠道拓展能力不足、品牌心智不深入等问题,往往很能被消费者得见。

锅圈等零售企业正致力于改变食材产业链的现状。

在供应链端,锅圈采取“反向供应链”的模式,自建产品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打造品牌自有工厂和食品产业园等,由专业的食品厂商制造产品,锅圈提供品牌和商品研发及运营支持

与此同时,锅圈通过来自全球的200多名专业买手直连食品产地,选购优质食材。

直连食材产地与消费者,锅圈通过提高供销环节的流通效率,让优质食材以最合适的价格和服务触达消费者,锅圈也因此打造出肥牛、小龙虾、竹笋和大板羊肉等一系列热销产品。

不仅如此,锅圈食汇还在推进食材供应链及产品的标准化。

前述的自热速食、预制菜等产品,实际上在国内市场已经是“百家争鸣”的状态,但这其中不乏大量鱼龙混杂、缺乏标准的商品及品牌,为消费者的选择造成健康隐患。

近期,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强调要把好“标准关”,倡导从食品安全、产品详情、规范标识、保障商品运输条件、细分菜品品种类别、多方共治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预制菜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建议企业要把好标准与检测双关。

锅圈食汇同样在改造餐饮食材的非标化环节,锅圈董事长杨明超一直强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直达工厂和产地,将大量的数字化接入,是锅圈数字化重构传统食品供应链的关键。

在供应链环节中,锅圈也努力把好品质关,对于供应商在合作期间出现产品掺假掺杂、卫生条件差等安全隐患,无法通过风险评估,锅圈食汇将永不与其合作。

对产品标准的严苛,正是企业对消费者负责。

可见,无论是直连食材产地,还是把好品质标准,锅圈食汇都在沿着深耕产品力的路径向前发展,这也因此成为锅圈食汇的核心竞争力。

自2016年盒马诞生以来,国内的零售新业态层出不穷,即时零售、会员仓储店等模式在不同方面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业态五花八门,消费需求快速分化,唯一不变的就是产品力。

零售企业只有做好产品力,让自家产品不断实现差异化、极致性价比等属性,形成产品力的竞争壁垒,才能在零售业态持续更新的环境下走得更长远。

因此,纵使“宅经济”乘风而起,产品力依然是零售企业发展的核心。

0 阅读:5

IT老友记

简介:互联网靠谱资讯提供商